点击加载图片 前几天,一个经常向我探讨孩子学习的家长突然跟我说“我终于找到孩子一直学习不好的根源了,因为我和他爸学历太低!”家长毫无征兆地冒出来这么一句话,着实令我意外。坦白地讲,这个孩子的家长很重视孩子的学习,虽然本身夫妻俩的学历不高,但依旧坚持学习,以达到辅导孩子的目的。他们的孩子是个男孩,就是玩心比较大,坐不住。家长不经意的一句话,让我忍不住去思考:究竟哪种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优等生?孩子学习的好坏到底跟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有没有关系?今天就跟大家简单地谈一谈,希望能为重视孩子学习的家长们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父母是学霸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学霸孩子。 教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请,也不是将孩子完全交给学校就万事大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要想孩子成为一个学霸,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而这些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父母是学霸的家庭显然就满足了这一点。他们可以将自己宝贵的学习经验和学习习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的孩子。 另外,学霸父母有更高的文化水平和更高的智商,本身有着更优质的基因,那么,这种基因遗传到孩子身上的概率更高,这样就使孩子在学习上具备了先天优势。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课程有的孩子学起来很轻松,而有的孩子学起来却很吃力的原因所在了。 二、要求严格、不溺爱孩子、父母非常自律的家庭 孩子学习成绩是否好,不仅取决于智商,更取决于孩子的学习态度、注意力集中程度、学习方法。有这样一类父母,他们虽然没有太高的学历和智商,但是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不溺爱孩子,这会让孩子在小时候就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品质。 点击加载图片 父母非常自律的家庭,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会慢慢变得自律。比如每天必须先完成作业才能玩、每天必须看半小时课外书、每天必须背诵几个英语单词、书写一定要工整、尽量少玩电子产品等。自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而是父母长期的严格要求、从小有意识的培养才能形成的。没有哪一个孩子从小就热爱学习、不爱玩耍,父母的正确引导和严格要求恰恰能为孩子开启学习的大门并能为之保驾护航。 另外,溺爱孩子尤不可取,自古以来,慈母多败儿,惯子如杀子。家长不仅在学习方面不能溺爱孩子,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不能溺爱孩子,一定给孩子树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 三、家里藏书多,有阅读习惯,学习氛围浓厚的家庭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而中国古人也曾经说过“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读书的重要性。 有的家庭很不重视阅读,甚至于家里无书,或只有少得可怜的几本书,这种情况下,孩子如何阅读?家长不重视读书的后果是,连学校和老师要求的必读书目都不给孩子购买,有的家庭甚至只给孩子买几本作文书,这样的家庭我见过太多。还有的家庭埋怨老师发的必读书目太多,说自己家孩子一本书都还没读完,怎么又让买书?对于上述家长,我只能遗憾地说,孩子的前途和学习的热情都是被他们亲手毁掉的,试想,一个连书都不想给孩子买的家庭,一个连书都不会给孩子选的家庭,一个只会给孩子读作文书的家庭,又怎能让孩子爱上读书?爱上学习? 当然,这三点并不能概括所有的学霸家庭,但只要你认真去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学霸家庭基本都具备上述三点中的一两点,所以,家长们,想想自家缺少的是哪一点,赶紧补上,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