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笔生花

 桃下成蹊读书会 2020-10-13

   梦笔生花是一则典故,来源于诗仙李太白。

  典故内容是: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意思是诗仙李白,年轻时有一次梦见自己时常所用之笔笔头开出鲜花。至此之后,李白诗如泉涌,才华纵横,丰富横溢,逸飘天下。

后人以此演化成妙笔生花一词,表示人的才华横溢,汪洋恣肆。

殊不知,妙笔生花的前提,甚至说前史,其实是一段铁杵磨成针的付出、艰辛和努力。

典故原意是:相传李白(李白家世其实还可以,用现在话来讲,李波也算一个小富二代,但这却丝毫抵挡不了他在诗歌史上的作为、造诣和光彩。)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有一天,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这个铁棒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一根铁棒用人的双手在石头之上,那得磨多久才能将它磨成一根针),就回去继续读书,矢志完成学业。也正因此,才有了一代,甚至可以说是华夏文明的诗仙李白。

杜甫也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确实如此,一个人的胸中丘壑,没有读破万卷之努力、坚持与领悟,就没办法使楚神来之笔。试看多少人,写出文章,挤牙膏一般,硬邦邦,无生气、无思悟、无灵魂。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故诚如曾文正公所言:吃的天下第一等苦,方能成天下第一等人。厚积薄发,方能联合志同道合者,开创与集大成于如今。(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民国有散文,却没看到21世纪,中国当代有什么好的文学体裁出现,其责其任在吾等乎?)我辈其努力!

鄙陋之至,聊以牢骚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