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勤红崖山水库的那些事

 桃花江春水流 2020-10-13

说到红崖山水库在民勤绝对是炙手可热的明星,当仁不让的弄潮儿。在民勤没有什么比水更珍贵,没有什么比民更勤劳。而一个若大的水库在沙乡人民眼中无异于神一般圣神。

红崖山水库始建于三年自然灾害之初的五八年,之后几经加固扩建,是民勤唯一调蓄水利工程,也是关键的救命稻草。这个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地处石羊河下游,背靠祁连山,三面人工筑坝的蓄水工程,不仅实用价值显赫,更是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沙乡文化。


每当倾听父辈们说起红崖山水库工程建设,总有言不尽的特殊情怀。在那个机械化十分落后的年代,在那个缺衣少吃的年代,仅仅凭借一种叫做革命的热情,完成了这个几乎不能完成的使命。当然在建设工地上不光是苦难,开心的事儿也不少。那时候管去水库建设工地叫上水库,上水库不仅工分高,而且能够吃的饱,所以还是有人愿意去。在工作时能够捞几条鱼,碰到一窝野鸭蛋,中午就可以加餐,香喷喷的鱼汤,诱人的炒鸭蛋,甭提多开心了。晚上围坐在一起,吼一段秦腔,听能人说一段评书,或者打牌填坑打平伙,其乐融融,对于他们来讲受点苦不算什么,能为家里多挣一点工分,能为老婆孩子多挣一点口粮比什么都强。

小时候我们没有见过红崖山水库是什么样子,它只是一个遥远的传说,而关于红崖山水库对于我们最深刻的记忆莫过于开闸浇水。浇冬水,我们可以在田野的冰面上溜冰,赶陀螺。浇春水,我们可以在独木桥上呈英雄,捞水浪柴渣子。浇夏水,我们可以在水坑里嬉戏,摸鱼。总之,只要水渠里流淌着红崖山水库的河水,就像一曲欢歌带着我们的笑语播撒着幸福。在那个干渴的荒漠里,一弯流水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希望,还有萌动的心。

在民勤一中读书时,五一放假,我们一帮农村孩子也学着城里孩子玩了一把春游踏青。三十公里的路程,坐大巴需要五块钱确实太贵,借几辆自行车,结伴出发,沿着民武公路直至红崖山水库。一路欢声笑语,尽情释放。讨论着水库的历史,猜测着水库的模样,争论着水库的意义。当看到远处赤红的祁连山隐约闪现,越来越清晰时,一种略带湿气的清风扑面时,我们就知道水库快到了。一堵扇形大坝瞬间遮挡住你的视线,有一叶障目的感觉,我们迫不及待的登上大坝。站在大坝上,水波粼粼,碧波万顷,游鱼浅翔,众鸟栖戏,大漠环绿水,青山映碧波,瀚海明珠令人心旷神怡。这时你有一种错觉,仿佛身临江南,完全忘了你置身沙漠之乡。看到以前只能在书本的插图里才能看到渔船,看到以前只能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芦苇荡,兴奋得忘乎所以了。蹲在大坝上,用手撩一撩水,找一个石子切着水面扔过去(我们叫玩吃水,也叫玩水漂),注视着那一个个圆晕,泛起的微微涟漪,心中荡漾着波浪。大坝下的沙枣正红,一个个笑脸频频向我们点头。一窝窝胡杨叶子正黄,一条条枝叶在风中摇曳。一轮夕阳挂于山顶,山脚下的黄蓬草无节凑的摇摆,水面的野鸭胡乱的游荡,整个水库笼罩在暗黄的余晖之中,这时才恍然感觉这就是沙漠的颜色,我们就在沙漠之中,只是我们眼前有一哇不同寻常的水潭而已。

新世纪之初,红崖山水库进行了进一步扩容和引黄河水工程,使得其功能性更加全面,尤其大力开发了以水库为中心的旅游项目大受欢迎,吸引了各方宾客。登上有库区制高点的山头极目四望:雪峰插天的祁连山,碧波荡漾的湖面,绿树成荫的绿化带,沙丘连绵的无边大漠,与沙抗争的人工植被,炊烟袅袅的边塞人家……还有那民勤特味黄焖羊肉,重兴麻辣鱼,沙米凉粉,青辣子碱面……香气四溢,醉人心肺。

“绝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合理科学的利用好红崖山水库,就是这项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在赏悦红崖山水库美景时,千万不能忘了它的历史,不能忘了它的现实意义。不光要珍惜水库的水,更要珍惜每一滴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