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青亭,一代族群的历史丰碑

 古郡书斋 2020-10-13

   残阳絮语

  粤西知青文化园是由湛江市人民政府批准、由湛江市知青文化研究会主办、由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的粤西知识青年6000多人为主,共捐款180多万元兴建的、以知识青年文化生活为内涵的主题公园,于2017年5月4日奠基,2018年5月4日竣工。

  庚子年国庆、中秋双节之际,10月6日下午,湛江市知青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向东、常务副会长钟真池等再次走进粤西知青文化园,寻找远去的青春岁月。

  为增加该园的文化、历史内涵,湛江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特邀原在湛江农垦工作过的粤东老知青蔡东士同志为园内知青亭题字,并撰写知青亭志。蔡东士离开湛江后,曾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政协副主席。

  东士同志一直关心着广东的知青活动,他为粤西知青文化园知青亭所作的《知青亭志》一文发表后。广受好评,在老知青中广为流传。大家说:蔡书记的志文起点高,立意深,铭记感悟历史,展示寄望未来,是知青文化中不可多得、将能传世的好文。

  与粤西知青文化园的建设、宣传密不可分的还有湛江老知青钟真池所写的《登知青亭赋》一文。钟真池1970年在湛江一中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到原广东农垦海南垦区福报农场。回城后经过打拼,担任了企业领导工作,及兼职多项社会工作。担任湛江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领导后,为知青文化的传播做了许多工作,参与编辑了粤西知青文集ㄍ山野上那些木棉花》上下集等。

  今年十月金秋,钟真池满怀无比激情,再次登上知青亭,撰写了《知青亭赋》一文,情真意切,值得细品。

  10月6日,湛江市知青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向东(右)、钟真池(左)在文化园游览。

  本平台现特将蔡东士的《知青亭志》与钟真池的《登知青亭赋》一并刊出,以飨朋友。

知 青 亭 志

蔡 东 士


  知青,吾一代知识青年,受苦难千锤百炼,经火与泪锻淬而成的族群名字,时代印记。

  当年书生,今日廉颇。烈士暮年,情结愈重。沉思往事,哪堪为虚度年华而悔恨;闲观今朝,何须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为让历史告诉未来,特集心血铸知青亭:族群灵塔,历史丰碑。

  愿知青亭为历史见证亭。以亭为鉴,可知兴替。琼州海峡两岸,昔日流放之地。戊申年后,十几万人。稚气犹存,壮怀激烈。远离父母,屯垦戍边。野岭扎寨,咸菜送饭。开荒栽麻,植蔗割胶。扛枪拉犁,养猪种菜。战台风,扑野火,抗山洪,炸顽石。劳筋骨,苦心志,饿体肤,饱风霜。用丹心血汗,甚至英魂,引胶水长流,瓜果飘香。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才人辈出,各领风骚。农友惜别,天各一方。未脱困者,有谁知之?

  愿知青亭为后人反思亭。忘记过去,意味背叛。知青运动,波澜壮阔。顺者昌,逆者衰。荒学业,徒悲伤。青春愤,回天力。人归城,难未已。沦落中奋起,激进后迷惘。牵动亿万人家,震撼庙堂江湖。悲欢离合,情愁怨恨。是非成败,青春涅槃。个中曲直毁誉,何时秉笔直书?千秋功罪,谁与评说?历史磨难知青,知青无愧历史。是苦是甘,何怨何悔。来此亭者,仔细思量。

  愿知青亭为时代风雨亭。动乱年代,国家有难,社会无序,知青受苦。海南暴雨,雷州狂风。凄风苦雨,何处可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求得家国广厦安稳,方有天下寒士欢颜。知青亭下许个愿,历史悲剧不重演。后辈知识青年,免遭风摧雨袭。

  愿知青亭为长征励志亭。续万里之行,又始于足下。民族复兴,未有穷期。当代志士,仍须努力。温故知新,明耻教战。居安思危,矢志兴邦。承前启后,青胜于蓝。踏知青肩作登攀梯,以歇脚处为发奋点。莫辜负盛世重托,高扬起梦想风帆。向着科学,向着民主,向着九州大同求索奋斗。

  是为歌,为泣,为碑,为志

 (丙申之春撰)  

  粤西知青文化园内

 蔡东士同志《知青亭志》碑文

登知青亭赋

钟 真 池

  深秋湛江,天高日丽,云淡风轻。怀揣激动之情,喜登南国知青亭。手抚亭栏,极目远眺。山河壮锦,风景如画。追昔抚今,感慨万千……

  近观繁华海港,千帆竞渡,铁塔林立; 南疆通衢, 车水马龙,碧海蓝天。远望海那边,宝钢铁水流成河,中科石化奏凯歌,晨鸣纸业佳信传。遥看粤琼山野,稻浪翻滾蔗海涌,胶林欲滴剑麻壮,木棉挺拔漫山翠。

  穿越时光风云,見证历史变迁。曾经的懵懂少年,立志改天换地,奔赴海岛山村,筚路蓝缕,躬耕山野,披风沥雨,挥斥方遒。从此乡野渐见新颜。乳胶飘香,蔗糖溢甜,物阜年丰,人杰地灵,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流年似水,青春已逝。如今两鬓染霜,身心俱疲,然初心未改,山野不忘,携手守护,砥砺向前。

  往事并非如烟,岁月岂能无情。悠悠五十载,弹指一挥间。尘虑萦心,疏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细看百炼铜像。知青半百风霜路,历尽沧桑不了情。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生命之烛越燃越短,韶华之舟仍复前进。沧桑半辈子,但留下永恒之灵魂和不灭之光焰。

  知者精神也,青者年华也。年华可逝,但家国情怀仍存;岁月可去,但自强精神不息。昔日知青今安在?园亭玉立見衷情!少年、青年、老年,笑傲风雨雷电;自立、自勉、自省,撰写生命诗篇。

  仰望苍天,云卷云舒,思绪没有在记忆中搁浅,再会面时可能已地转天旋。握手聚旧,淡看人生百态,“何分有悔无悔”;赋诗抒怀,笑对地老天荒,乐得体健心宽。青山长在,情义永存?春华秋实,天道酬勤。蓦然回首,栉风沐雨的山野红棉,蓄芳待发,来年必定又会红艳染蓝天……

( 庚子秋于湛江)    

粤西知青文化园简介

  粤西知青文化园是由湛江市人民政府批准、由湛江市知青文化研究会主办、由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的粤西知识青年6000多人为主,共捐款180多万元兴建的、以知识青年文化生活为内涵的主题公园。由湛江市城建设计院进行设计,广泛征求知青意见,几易其稿,形成方案后,于2017年5月4日奠基,2018年5月4日竣工。

  全国人大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湛江知青白志健为文化园题写园名。

  

  白志健同志题诗

  粤西知青文化园占地18亩,位于湛江市南国热带花园北侧,成为南国花园的一部分并与南国花园融成一体。整个园区由入口广场、知青广场和两个小广场等组成,里面分别布列一座双层知青亭、一座留芳廊、一座风雨廊、一樽石书(志)、一座怀想碑、以及割胶、大开荒、农具等雕塑小品,由一条知青路贯穿其中,串连成片,形成一步一景之效果。外围还有种植橡胶林、松树、木棉、剑麻等热带亚热带植物的园林区。温馨秀丽,绿树如茵,是广大知青文化娱乐的好场所,也是广大市民和游客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整个园区充满着生活感和时代感。各个雕塑都以知青生活等为题材,每个景点都是一个故事,让参观者仿佛随着时光倒流的节拍,追忆坎坷的历程,缅怀峥嵘的岁月,激发深厚的情怀;为增强抗风能力和使用年限,知青亭、两座诗廊和碑刻将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大理石花岗岩饰面、琉璃瓦屋顶,寓意广大知青当年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对国家社会的担当;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知青白志健同志为该园题写园名,广东省委原副书记、知青蔡东士同志撰写亭志,以及不少有关人士留下诗词歌赋,都对该园的文化意涵和历史底蕴作了充分准确的诠释和由衷热情的赞誉,对不忘初心,启迪后人、凝聚合力、携手共进有着鲜明的意义。

  知青亭亭名为蔡东士同志所题

───────────

注:本帖照片均为宁庆兵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