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完美关系》被怼,98%职场虚构外仍有2%真实立意

 烧脑广告 2020-10-13

创意

文案

案例

深度

吐槽

终于有一天,“公关”也收获了国内影视圈青睐。近期,一部聚焦养成系公关专家的职场爽剧——《完美关系》开播。可惜,它依旧没能摆脱高开低走的国剧厄运。一连几天,微博上吐槽它的评论就像复工后北京三环上的私家车一样,看似猝不及防,实则是意料之中的越来越多;豆瓣评分,也一降再降。

截止3月1日,豆瓣评分4.1,近40%观众打1星

众星云集,演员完美;超强班底,制片完美;黄金时段,平台完美……但因脱离现实,反遭公关人疯狂diss,成为史上“最不完美”的《完美关系》。

核心表现,开篇第一场戏,当男主卫哲以自述回忆的口吻,器宇轩昂地说出“独立公关人”5个字时,现实中的大部分公关从业者瞬间坐不住了。

毕竟,天天对着电脑加班到脱发,梦想200万的竞标案最终被无情砍到20万仍须保持微笑,要会写通稿会P图,会拍片会策划,把自己训练成PPT钻石玩家之余还要腾出时间和甲方、媒体、团队伙伴打成一片……披星戴月赚钱养家的各位同仁,绝对与剧中单靠一个助理及自身十级嘴炮,轻松赚取千万大钞的独立公关人截然不同。

更何况,从咨询、策划到传播、执行,环环相扣的工作流程需适配默契度极高的团队作业,又怎能允许真实世界里存在卫哲这样的独行侠呢?

如果主角人设必须自带“光环”;那么,剧情推进至20集,以下有关行业的误解,着实过分突兀。

不是所有公关,都是危机公关



名嘴耿跃出轨、纽菲斯员工杨墨过劳死、董小鹏肇事逃逸、铃铛网裁员、小力士奶粉,该剧已向大家呈现出5个独立案件。

每一个,都是危机公关。小力士奶粉未完待续,起因于比稿为甲方做品宣,无奈进度条已朝DL传播自行解决业务危机的方向狂奔。虽不知后续如何,依现有篇幅看,编剧已将公关完全等同于“危机公关”,美其名曰:解决问题、化险为夷是这群人工作的全部。

实际上,公关不是专职洗白的万能药。公关人也不是等“灾难”降临后,随即发布一篇官方声明,召开一场记者见面会就收工。在公关这门深奥学科里,危机公关只是最为外人常见的一个环节;更多不为外人所知的常规工作,还包括日常活动策划、舆情监测、媒体关系及客户管理等。

比如,不久前,雷军线上开启的那场看似孤独的小米10新品发布会,实属品牌公关范畴。它通过一场筹划已久的活动,向大众传递出品牌态度、新品卖点……高效促成买卖双方平等对话。如此正向的“输出”,才是大多数真实情况下,公关存在的“意义”。

做全职高手,也不必时刻登台



管理学家德鲁克说:“公共关系工作应该给公司高层和各部门管理者提供信息,这些信息要能反映大众所持的态度、信仰及其背后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解读,尤其乙方公关人,在必要时刻的确会和客户公司的高管、领导者距离很近。

但哪怕零距离出谋划策,也并不意味着需全权代替对方走到台前,和对手面对面“谈判”。剧中铃铛网裁员一案,男女主与被裁员工一同坐在会议室里商讨离职补偿,很多人对此的第一反应是:天价聘请的公关顾问怎么兼职干起了人事的活?

业内公认:公关第一,广告第二。从二者关系判定可知:公关不必(更无需)像广告那样“张扬”。大量的公关工作是“不可见”的。越厉害的公关人,越会把自己蜷缩在聚光灯之外,成为游戏背后的操控者,而非在前台抛头露面耍大,自然也不是坐上谈判桌的第一人选。

探案,永远都不是公关人的必杀技



最后,我们肯定公关是幕后者们共同的智慧耕耘,但绝不承认公关是另一种变相探案。

(以上评论来源于微博)

剧播前10集,不少网友发出灵魂拷问:公关到底是做什么的?要和私家侦探一样,从破案开始吗?查案、搜证、比对录像、还原“案发”现场……这些本质上全是警方工作职责。公关隶属传播分支,即使独立公关人再“独立”,也应信任人民警察的专业度,无权插手。

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律师、记者、作者……越来越多精英职场剧,为追求戏剧效果,融合悬疑元素。显然这次,编剧也将其运用到“公关”场景下。我们不能一味指责编剧毫无逻辑,因为“追求事实真相”确实是这些职业的客观共性。

公关,也不例外。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是应选择男主卫哲那一套“唯客户至上”论,还是选择学习女主“讲求事实对错”的唯物方法论——这是《完美关系》从始至终讨论的核心立意;于现实公关而言,同样拥有探讨价值。因为我们都曾目睹过肇事逃逸、互联网裁员、普通员工过劳死等事件的真实发生;对涉事主人翁究竟应该如何公关更科学,迄今为止,也没有一本教科书给出完美解决方案。

所以,《完美关系》在烧脑君眼里仍有可取之处。你觉得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