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信(散文)

 新用户7019teQl 2020-10-13

        现在不到20岁的青年,你知道书信吗?

        我是19岁写书信的,当时有好同学和平、楚波参军去了部队,还有表兄文威、表弟国平、堂弟群桥是现役军人。写信互致问候,祝福进步,那是人们感情交流的一种好方式。

        写信的格式要注意称呼,正文,署名、日期。

        我第一次给老同学写信,心情非常激动。先要写草稿,然后修改,再抄写一遍。投递到地方邮箱,需要贴好一张8分钱的普通邮票。若为了保险,可以贴0,20元的挂号信邮票,邮局有记录,信件到了目的地收信人必须签字。

        第一次接触女友,我也是用书信表达心愿,那时把这类书信列为情书。不过分手时,这类书信全部销毁了,真可惜!

        叶老师于1974年秋调到武汉建设路高中任教,我与她保持了几年的通信。这些信成了老古董,也是我人生精神的一笔财富。后来没考上大学,心里不愉快,就停止了与老师通信。

        我的学生魏光星1985年考上湖南国防科技大学,他给我写过一封信,感谢我对他的教育和影响。1990年秋我的学生郑志林在汉阳打工,与我通信一年多。1993年我的学生汤秀兰在读高中,与我写信,我也是回信鼓励她要努力学习。我对于亲朋好友的来信,每封必复,自留底稿。

        1999年秋,大女儿去武汉铁路运输学校读书,通信频繁,这为家书吧!那时有公用电话,少数人开始用手机了。后来家里安了一部电话,与孩子联系就十分方便了。我于2002年使用手机,但与孩子们还是常写信。这期间与老师、同学的通信几乎没有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两个弟弟在东北洪河农场打工十几年,我与他们通信十几年。

         我喜欢写信。时隔20年,30年,乃至40年,我写下的书信就像发表的文章一样,被我珍藏着。写信没有虚情假意,没有华丽的辞藻,完全是真情实感的文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书信就像土灶一样,它已经退出生活舞台,这是老一辈人的生活故事。

       我看过鲁迅写给许广平的书信《两地书》,我还看过许多名人的爱情书信。书信这种文体,以前广为使用,现在几乎没有市场了。当智能手机问世后,亲友之间的联系非常快捷,远远比从前写信往来方便得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