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埔烈士19万(杂谈)

 新用户7019teQl 2020-10-13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在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创办了一所军校。

         开始校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后改名: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

        校门两侧书写有孙中山亲笔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蒋介石任校长,李济深、邓演达任教练部主任,戴季陶、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总教官:何应钦。

         这所学校,是国、共两党共同培育英才的摇篮。

         从这里毕业的学生,积极上战场,英勇杀敌人,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为4万万中国人民铺平前行的道路。

         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国军87师长朱耀章在葛隆镇战斗中,身中七弹壮烈殉国。1935年初,日军进攻哈尔滨,抗日联军第二团政委赵一曼,是军校一期唯一的女学生之一,她被日军俘虏,遭受酷刑拷打,坚贞不屈,31岁就义在敌人的屠刀下。

         抗日时期,淞沪大战中国投入80万兵力,多数来自黄埔军校。宝山之战,600名战士全部壮烈殉国。1938年长沙会战、南京会战,牺牲战士几万人。八年抗战,黄埔军校走出了3053名将领。其中共产党军官有:左权、陈赓、周逸群、萧克、徐向前、林彪、程子华、赵一曼(女)、许光达、李之龙等。国民党军官有杜垏明、胡宗南、张灵甫、郑洞国、宋希濂、毛人凤等。

        不怕死不为钱权,爱国家成革命,19万人的慷慨赴死,显示了我国真正的军人气魄。他们只为护国征战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他们是中国革命的脊梁!

       缅怀黄埔英烈,英雄千古!山河无恙,国家安宁,先烈们,在地下安息吧!

       当外敌入侵我国的岁月,多少中华儿女不顾个人安危,参军参战,与敌人作不屈不饶的斗争。这种爱国情怀,是永远值得我们子子孙孙继承发扬光大的。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哪有我们现在的和平盛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