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拉车人(散文)

 新用户7019teQl 2020-10-13

       老舍写过《骆驼祥子》,反映了旧北京时期人力车夫的生活情境。祥子一生没有儿女,靠拉车挣钱,中年时与虎妞成家后,日子过得较体面。哪知虎妞难产,丢了两条性命,从此祥子痛苦不堪,生不如死。

       眼下我没有看见人拉车,但时刻感觉到男人就像一个人力车夫,拉着一个家庭的小车,埋头前进,不知哪一天有个清闲时刻?

       我是26岁套上家庭绳索的,至今有38年,咬着牙拉车有25年的光景。家里为难,接受过亲友帮助,有人硬说我做人没有志气。怪不得现在的青年人宁可单身,也不愿意当家庭车夫啊!

       温饱问题是解决了,思想问题明显突出。富裕人揶揄穷苦人,聪明人笑话愚蠢人,健全人瞧不起残疾人,脸蛋美丽的人呵斥长相丑陋的人,学历高的讥讽读书少的人,这就是我们的人性写照。

       我辛苦抚养3个孩子,既遭到政府处罚,又受到陌生人嘲笑。他们认为我接受富裕大户堂弟的2万元帮助,我现在应该还清当初的那份人情。我接受自己会挣钱的三弟帮助,应该还清他的无私帮助。我接受父亲母亲的呵护,应该感恩父母的天恩。好像我奋斗了几十年,没有一点成绩,没有一丝给予社会的奉献。

      居住农村的人,像我这样的人很多。为了听父母之言,不按自己意愿匆忙成家,不量个人能力大小多养子女,到头来苦了夫妻,还苦了孩子。这样为人不是聪明,而是愚蠢。

      改革开放提出允许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提倡富裕者帮助贫穷者富裕起来,最后大家达到共同富裕的规划,至今好像没有变为现实。大家富裕有可能吗?我觉得那是理想,很难变为现实。不提倡能力强的帮助能力差的,不提倡本事大的多给社会作奉献,本事小的根本无人去关心他们,他们的生存是一个突出问题。

      灾难致贫,疾病致贫,读书致贫的人很需要社会的帮助,没有人帮助这些人,社会不能稳定,风气不能美好。

      我的孩子来到人间,集体没给一分土地,完全靠我们父母劳动抚养。推行义务教育政策,我的孩子读初中了。高中、中专、大学的投资费让我举步维艰。我是一个人养了3个家庭的孩子,担子多么重啊!妻子只能种田,收入只能养活自己。我是教书的,工资偏低,哪怕自己教毕业班,十几年拿补课费、中考奖,还要帮家里种田,还是不够子女们完成学业的开销。若我狠心让其中一个孩子念完初中就去打工,也不会让自己亚历山大。我在想不供养子女上大学的父母多么轻松!不让子女成家的父母心里多么轻松!

       多养子女的人,简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我常想:大集体时期父母种地,还能养活5个、6个孩子,他们的孩子没有哪一个期望父母给一份遗产,没有哪个孩子不听父母的安排。苦环境抚养的子女有孝心,不抱怨父母无能,懂得感恩。富裕环境抚养的子女知道享乐,很自私,对父母依赖性很大,奋斗精神十分缺乏。现在愿意养两个孩子的父母多吗?不啃父母的青年人是很少见的。

       当拉车人,我四季流汗水,起早贪黑忙工作、忙家事,一个目标,让全家人有吃有穿,让孩子们读完喜爱的书再去挣钱。劳累无言表达,受罪自己承受,还要受到家境好的人讥笑。这个人做得太没有档次了!

        谁承认多养孩子的父母吃的苦多呢?没有。《少年闰土》里的闰土,身居农村,养了几个孩子,没有城里的迅哥生活幸福。多子多祸是旧社会的写照,就不是新社会的写照么?多子多福用在有权势的人身上,有家产的人身上合适呢吗?我看适合。

       父母手里有钱,子女对你不会马虎,不会冷淡。父母手里无钱,又有疾病缠身,子女一定心里嫌弃,谈不上给予慰藉的言语和祥和的笑脸。

       拉车人是家长,拉车的日子很辛苦。为人就是养子女得吃苦、吃亏。

(富裕之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