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彩礼(散文)

 新用户7019teQl 2020-10-13

      贵阳的朋友告诉我,贫穷的贵阳山区,姑娘出嫁要男方给彩礼20万元。

      我们孝感出嫁的姑娘,一般也向男方索要彩礼10万元左右。

      这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社会风气。据说青年男女出现了男性多,女性少,姑娘身价直线上涨。

      种田看土壤,娶媳妇看家庭。为何如今娶儿媳需要给女方一笔彩礼呢?这就应了一句老话“物以稀为贵”。

      40年前适龄男子娶媳妇不兴给女方什么彩礼,那时需要扯布料20套,结婚前送端午节的粽子、红糖,中秋节的腌鸭蛋、红糖,结婚时的半边猪肉,20斤散装白酒,红糖10斤,喜饼50个左右。眼前流行男方给现金购姑娘首饰,照一组结婚照片,买几套换洗的时装。结婚时还要买一套新房子,一辆新车子,给女方一笔彩礼钱。

      日子富裕了,青年人成家喜欢攀比,向往富贵。有人说,娶个儿媳你准备100万吧!辛苦的农民伯伯,每年收入不足5万元,准备20年,不吃不喝,才能凑齐儿子的结婚钱。可见,多么艰难啊!

      让有钱人家娶儿媳,让穷苦人家的儿子打光棍。这样好么?

      穷困年代,没有多少男儿为成家发愁,到了小康时代,许多男子却碰上了娶媳妇难的社会问题。怎么办?

      女孩子资源紧缺,必定造成部分人不能成家。女孩子走俏的年代,生女孩子的孕妇再不懊恼了,生姑娘比生儿子少操心,这是一个新的社会风气。

      黑暗的封建社会让广大妇女受政权、神权、族权、夫权的压迫有两千多年,走入新中国,提倡男女都一样,经过60年的洗礼,女性终于走上了家庭舞台,走上了社会舞台。女性再不是受人歧视的群体,再不是没人看不起的人。

       新社会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新社会让女性与男子一样,上学读书,参加社会工作,女性翻身了,这是东风压倒西风的景色。

       传统农业淘汰,女性的家务事逐渐减少。如纺线织布,纳鞋底、做鞋子,砍烧柴,洗衣服,喂鸡喂猪等几乎不用人去做了,生活用具电器化让女性劳动强度减弱,只是管教孩子、经营爱情的责任变重了。

       现代女性有读书的重任,没有文化的女性为教育孩子犯愁。读了书的女性也为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发愁。为了养家,妻子必须走出家庭,走进工厂或干个体户,帮助丈夫挣钱,供养孩子读书、成家。

       没有钱的年代,农民夫妇挣工分过日子,还能养3、5个子女,现在工人夫妻挣钱过日子,还怕抚养两个子女。为什么?养孩子的成本大大增加了,儿子成家费用出乎人的意料之外。钱挣多了会赢得儿女孝顺吗?会赢得精神幸福吗?

       姑娘出嫁要彩礼,男儿成家要外援。这就是彩礼之风演出的一台新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