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记一则(散文)

 新用户7019teQl 2020-10-13

        现在没有多少人喜欢写日记吧!我青年时阅读了艾芜写的《文学手册》,就爱上了写日记。

       打开结婚那年买的一本精致日记本,翻到1982年春写的一篇日记,我就热泪纵横。

       我1977年底从新铺供销社返回大队小学教书,1978年2月校长安排我教初二年级语文。到了5月民师整顿小组通知我被精减,只能留校当一名代课教师。原因是我的任教时间最短。

      我不是任教迟啊!1974年9月我就被大队推荐到了小学任教的,怪只怪新公社1975年6月抽调我和其华叔到公社工作,他分到公社办公室,我分到供销社办公室,那时我俩都感到很意外呢!

       代课老师是“小媳妇”待遇,没有国家补助,没有考民师班机会,没有评选先进资格。我咬紧牙关干了3年半,到1982年春才和黄晓云老师一起转为正式民办教师。黄老师不久辞职经商去了,我仍然待在小学当老师。

        喜讯是从天上飞来的。我在一篇日记里写到——

                 1982年3月8日   星期一  晴

       好不容易我才盼来了这一天——新铺公社文教组已经批准我为正式的小学民办教师。

       这对我来说,在政治上是一个大丰收,在精神上是一个大安慰,在工作上是一个大鞭策!

       今天中午,我家第一次宴请辅导员程尚文、校长魏祥禄、魏宝清三人来家里作客,我应感谢他们对我的关怀。母亲和妻子准备了一桌子菜,母亲笑容满面地说:“草清以前憋屈,心里常有怨气,这次你们看中他,是他的福气。我们没有好酒好菜招待你们,只是略表一点心意,谢谢你们对他的信任!”

       今天是我命运转折的纪念日,也是厄运消失的一天。就让“永星”这个笔名作纪念吧!

        那一年我只有26岁。这篇日记伴随我已经有足足38年。

       个人日记记录着自己的人生,记录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我是从读高中写日记的,但不是每天写,记得就写一篇,忘了就没有写。自从1981年元旦我成家以后,我是每天必须记记日记的。

       日记可以准确反映个人的思想动态,感情走向,理想状态。

       1982年地方是没有一家万元户的。可是现在家家成了万元户,是不是我们的生活水平上天了?不是。实事求是地说,每个家庭收入提高了,住房改变了,家具换代了,生活质量升级了,男女寿命延长了,村里的大学生比比皆是。

        富裕的环境,人心该很慈善吧!不是。相反,勾心斗角的人变多了,互相仇视的人也不少,金钱排到了首位,思想好像不存在了。迷信活动无人管了,搓麻将、抹牌成了娱乐。没有大集体存在,我们愿意为国分忧吗?没有大公无私的干部,我们能佩服干部吗?

        往事如烟。想不通的事不去想,实现不了的梦不去做。我让一本本“心灵鸡汤”温补足了,经常自己给自己作揖。告诫自己: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官大官小一个样,钱多钱少一个样。看淡一切,吃饭和睡觉总是香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