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事:书生游过月宫后,仙女为他生儿子,这人的结局不一般

 正经说文史 2020-10-14

(重温聊斋系列296篇《白于玉》)

话说有个叫吴筠的书生,享有盛名,葛太史看了他的文章,很是欣赏,就把他叫来交谈,认为他必定会出人头地。于是,葛太史带熟人托话给吴筠,只要吴筠取得功名,就把女儿许配给他。

葛太史的女儿很有姿色,吴筠得到消息,大喜过望,刻苦读书。哪知道第一次参加乡试,居然榜上无名。吴筠托人带话给葛太史,再等他三年,假如仍然榜上无名,就让他把女儿另嫁。于是,吴筠读书更加刻苦。

故事:书生游过月宫后,仙女为他生儿子,这人的结局不一般

一天晚上,忽然一名秀才来拜访吴筠。秀才自称姓白名于玉,长得脸皮白净,细腰纤手,很是秀气。交谈之下,吴筠发现白于玉心胸开阔,谈吐不凡,很是赏识他,约他常来叙谈。白于玉见吴筠很是热情,就提出借住他家,吴筠同意了。

几天后,一个老仆先送来炊具和其它用具,紧跟着白于玉骑着高头大马来了。吴筠忙吩咐仆人打扫房间,安顿好白于玉。白于玉让跟来的仆人,牵着白马回去了。

从此后,两人朝夕相伴,一起读书。吴筠发现白于玉都是读的练气之类的书,问他为何读这种书?白于玉说他无意于功名。白于玉送给吴筠一本书,吴筠发现是练气之类的书,就放在旁边不读。白于玉说这是《黄庭经》,羽化登仙的入门教材,好多人觅而不得,问他为何不读?吴筠笑说无意于修炼,心无杂念斩断情缘这些事,他做不到。

故事:书生游过月宫后,仙女为他生儿子,这人的结局不一般

白于玉问他为何做不到?吴筠说是为了传宗接代。白于玉问他为何还不娶妻?吴筠就把与葛太史女儿的约定讲了。白于玉说道:“这女子未必真的美。”吴筠笑着说:“女子的美丽,远近闻名,并非我瞎说。”白于玉笑笑,不再言语。

过了几天,白于玉整理行装,说要告辞。吴筠不忍分别,白于玉笑着说:“我本来想点化你,无奈你执迷不悟,只得走了。不过,你要是想我了,就扫一扫我睡的床,躺在上面,就能相见。”这时,飞进来一只青蝉落在桌子上,白于玉说道:“我的坐骑来了,我得走了。”转眼间,白于玉缩得只有指头大小,骑在青蝉背上飞走了。吴筠这才知道,白于玉不是平常人。

故事:书生游过月宫后,仙女为他生儿子,这人的结局不一般

过了一段时间,吴筠思念白于玉,就打扫了他的睡处,睡在上面。刚一闭眼,就见一名童子来请。走了没几步,童子伸手捉住一只飞鸟,让吴筠骑上去。吴筠惊讶地说:“这么小的鸟,如何能骑?”童子说试试就知道了。吴筠翻身骑上去,童子也骑上一只小鸟,两人向天上飞去。

不一会,到了一座红门,门前站着两只大老虎,童子说这是天门。接着到了一座宫殿,童子说是广寒宫。地上都是水晶台阶,就像走在镜子上面,两棵大桂花树,花香诱人。不时有仙女进出,吴筠叹为绝色,人间难得一见。童子笑着说:“这算什么?王母宫里,仙女更漂亮。”

故事:书生游过月宫后,仙女为他生儿子,这人的结局不一般

出了广寒宫,走了不久,就见白于玉站在门口迎接。吴筠进去后,只见雕栏玉砌,云雾环绕,怀疑是月宫。香茶过后,摆上酒宴,四位美女侍立两边。吴筠刚觉得背上有点痒,就有美女伸手进衣服里为他挠痒,不由得心神俱醉。

喝了一会酒,吴筠不觉有些醉意。白于玉便命侍女以歌劝酒。先是红衣女子载歌载舞,上前敬酒,接着绿衣女子载歌载舞,上前敬酒。紫衣女子和白衣女子相互推诿,嗤嗤笑着,不肯上前。白于玉命二人一人唱歌,一人敬酒。

故事:书生游过月宫后,仙女为他生儿子,这人的结局不一般

紫衣女子敬酒时,吴筠忍不住用手指挠女子的手腕。女子失手打碎酒盏,低声说道:“冷如鬼手馨,强来捉人臂。”白于玉大笑,又让白衣女子敬酒,吴筠推脱酒醉不喝,白衣女子面露不快,吴筠只得喝了。吴筠醉醺醺地对白于玉说:“你这里美女如云,不如赏赐我一个吧。”白于玉笑道:“你不是在人间有了意中人吗?还看得上仙女?”吴筠惭愧地说:“今日才知见识短浅。”

白于玉便命紫衣女子陪寝,两人情深意浓。童子忽然来催行,说是白于玉上朝去了,叮嘱童子送他。到了天门,童子忽然不见了,两只老虎向吴筠扑来,吴筠吓得一路狂奔,一头掉下悬崖,惊得出了一身冷汗,猛地惊醒过来。

故事:书生游过月宫后,仙女为他生儿子,这人的结局不一般

有了这一趟天上之行,见识了神仙生活和天仙的美色,吴筠忽然对仕途和人间美色没有了兴趣,一心想去游览名山大川,寻仙访道。唯一让他放不下的,就是传宗接代这件事,所以迟迟不能成行。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十几个月。一天晚上,吴筠忽然梦见紫衣仙女,怀抱着一名婴儿,说是吴筠的骨血,送还给他。吴筠惊醒,果然见被褥内有个胖乎乎的婴儿,急忙抱给母亲,讲了缘由。母亲大喜,请奶娘喂养,取名梦仙。

这一下,吴筠了无牵挂了,要去寻仙访道。他去对葛太史讲,让他把女儿许给他人。哪知道葛太史的女儿是个贞洁烈女,说是天下人都知道她许给了吴家,生是吴家人,死是吴家鬼。要是吴筠寻仙访道,她就奉养婆婆。葛太史只得选了吉日,把女儿送到吴家。

故事:书生游过月宫后,仙女为他生儿子,这人的结局不一般

吴筠对葛太史的女儿很是敬重,女人很孝顺,侍奉婆婆很周到,把梦仙当亲生儿子对待。

过了两年,吴母去世,葛女卖了嫁妆,安葬了婆婆。这时,吴筠告辞,寻仙访道去了。临走之时,说一人得道,全家飞升,将来不会忘记葛女的。

吴筠走后,葛女操持家务,抚养梦仙,日子过得安稳。梦仙很聪明,以神童举荐参加乡试中举,十五岁选拔入了翰林。后来,梦仙奉旨祭拜南岳,路上遇见悍匪,被一名道长仗剑搭救。道长托他送书信给王林。梦仙说不认识王林,道长说就在身边,用心找就能找到。

故事:书生游过月宫后,仙女为他生儿子,这人的结局不一般

梦仙回到家里,遍寻王林不着,就拿着信问养母,把路上的情形讲了。葛女心里一动,拆开信一看,上面写着:“三年鸾凤,分拆各天。葬母教子,端赖卿贤。无以报德,奉药一丸。剖而食之,可以成仙。”文后写着“琳娘夫人妆次”。正是写给葛女的,她的小名有个“琳”字,王林合二为一,就是琳。看来,吴筠得道后,果然没有食言,记着葛女。

原来道长就是父亲吴筠,正是对面相逢不相识,吴梦仙感叹不已。

仙丹像一颗豆子那么大,葛女舍不得吃,等到父亲葛太史来后,分成两半,各食一半。这以后,七十多岁的葛太史,身体强健得和年轻人一样,而五十多岁的葛女,看起来才二十多岁。

(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