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泥土地里育出致富路,小苗苗结出大果实——番茄绿色生产栽培技术

 乡民锋哥 2020-10-14

对于大家来说,番茄是一种再熟悉不过了的果蔬,一年四季均可在市场上发现其踪影。番茄不但可以做出多样美味的菜色,同时生吃、凉拌也深受消费者的喜欢。因此长期以来,番茄的市场销售份额一直居高不下。然而,在现代提倡绿色环保食品、采用无公害有机种植发展农业经济的大环境下,你买到的番茄安全吗?又是通过什么技术种植出来的呢?

下面乡民锋哥就通过自己所在的南方河源山区发展的番茄绿色栽培技术分解给大家,以便各位菜农种植户朋友们丰产丰收的同时,也更好地为市民提供安全放心的优质番茄。

番茄绿色栽培对产地环境的要求

绿色栽培番茄的种植基地首先应选择在远离具有严重污染源的城镇、交通主干道、工矿企业及“三废”污染源的周围。若种植基地的周边如果是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空气清新,土壤肥沃、土质优良、土层深厚,水源丰富、水质优良、水利设施配套齐全,则为具备生产绿色食品蔬菜生态环境条件的理想地块。

番茄绿色栽培的茬口安排

番茄属于喜温性蔬菜,最适宜的生长发育期温度为20~25℃。若在设施的保护下,北方地区的番茄一年四季均可栽培。但因栽培设施的不同,育苗和定植期当然也会有所不同。

番茄绿色栽培的品种选择

可选择抗病性能强、优质、高产、商品性能好,环境适应能力强、耐储运、并且适合市场需求的番茄品种。例如春露地的番茄栽培可选择高产、耐高温高湿、高抗病毒病的中早熟品种;越冬茬的番茄可选择中晚熟、植株长势强、结果期长、产量高、耐低温弱光、抗病性强的品种;越夏茬的栽培则选用耐高温、强光、抗病性强的高产优质中熟品种。

番茄绿色栽培对种子处理方法

先把种子放入55℃温水中不断搅拌至30℃后,再浸泡3~4小时,这样操作的目的就是可以起到防治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晚疫病等。经过上述浸种工序后,将种子放置在26~28℃的温度下催芽,待约70%的种子出芽即可进行播种。

番茄绿色栽培对培育无病虫壮苗的管理

(1).播种

选用1/3充分腐熟的圈肥,2/3无病原物熟土,拍细过筛。每立方米营养土中,加入草木灰5公斤。将混好的营养土装入育苗穴盘(72孔)后,浇透水,待水渗下后每平方米穴盘床面用30%多・福可湿性粉剂5~8克处理。用与穴盘规格相对应的打孔器,在孔穴中央打直径1厘米、深1厘米的播种穴。然后把催好芽的种子每穴1粒放入穴盘中,覆盖消毒营养土,然后覆盖地膜保温保湿。

(2).苗期管理

出苗前白天的温度不要超过30℃。出苗后,两片子叶刚展开时,下胚轴最易伸长,为了防止徒长,白天温度可控制在20℃左右,夜间则控为10~12℃;第一片真叶展开后白天床温保持在25~28℃,夜间15~18℃;定植前数天,适当降低床温,锻炼秧苗。待幼苗发生4叶1心,株高有15厘米左右,而茎粗有0.4厘米左右时,即可进行移栽基地。

番茄绿色栽培的定植方法

(1).整地施肥

施肥当然应坚持以施用有机肥为主,而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则适当配合施用。整地基时每亩施腐熟优质厩肥3000~5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25公斤,然后将土进行轮翻深耕耙碎,并将地块整平分块。

若采用棚室种植,在施肥后整地前先采用高温闷棚,即覆盖大棚膜及地膜后进行高温闷棚5~7天,这样做就是可以有效起到杀灭棚内病菌和虫卵的目的。

(2).定植

通常的情况下定植的行距为60~65厘米,株距为30~33厘米,则每亩栽植3300株左右;拱棚春早熟和秋延后栽培多选用早熟品种,一般行距为40~50厘米,株距为25~30厘米,每亩可以栽植5000~6000株左右。温室冬春茬和早春茬多采用中晚熟品种,采取大小行、小高畦方式。即南北向畦,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50厘米,每畦栽2行,株距30~35厘米,每亩定植2500~3000株左右。

番茄绿色栽培的田间管理

番茄为喜阳植物,生长期内要求充足的光照。因此,棚室栽培应选用透光性好的无滴膜,同时膜面还要经常清洁,以保持塑膜洁净透光。晚上的保温覆盖物白天要揭开,以尽量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

在番茄缓苗期白天的温度可控制在28~30℃,晚上不应低于17℃,而地温则不应低于20℃,以促进有效缓苗。在番茄的开花坐果期,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2~26℃,晚上则不应低于15℃。在番茄的结果期白天温度控制为22~26℃,夜间温度则为13~15℃。

根据番茄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湿度的要求不同和控制病害的需要,缓苗期的最佳空气的相对湿度调控指标为80%~90%,开花坐果期为60%~70%,结果盛期则为50%~60%。因此浇水管理应掌握“三不浇、三浇、三控”的技术,即阴天不浇晴天浇,下午不浇上午浇,明水不浇暗水浇;苗期控制浇水,连阴天控制浇水,低温控制浇水。乡民锋哥所在的河源山区菜地多采用膜下滴灌或暗灌,定植后及时浇水,缓苗水则在3~5日后浇。尽可能不浇明水,土壤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左右。

定植后至第1花序果实核桃大时,开始追肥,此阶段先以追施平衡型大量元素水溶肥为主,留果结束打头后果实进入快速膨果期,此期则改为追施高钾型大量元素水溶肥为主。每亩每次按5~10公斤追肥,每茬追施4~6次。

及时进行整枝打杈,吊秧绑蔓防倒伏。老叶、黄叶、病叶应及时摘除,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为保证棚室栽培坐果率,建议采用熊蜂授粉技术。为保障产品的质量应适当进行疏果,大果型的品种每穗可选留3果,中果型品种每穗则选留4果为好。

番茄绿色栽培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依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理念,应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原则,以自我为原则种植并销售良心菜。

(1).农业防治

创造适宜的条件,提高植株抗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及生态防治;及时摘除病叶、病果,拔除病株,并带出田地进行深埋或销毁。用黄板诱蚜和白粉虱。具体方法为在棚内悬挂黄色黏虫板,每亩放置30~40块,以有效起到黏除虫害的目的。

(2).化学防治

灰霉病:嘧霉胺40%悬浮剂,稀释800倍液喷雾防治。

晚疫病:金雷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颗粒剂,稀释800倍液喷雾防治。

白粉虱:1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稀释1000倍液喷雾防治。

番茄绿色栽培的采收方法

采收所用工具应保持清洁、卫生、无污染,要及时分批采收,减轻植株负担,确保商品果品质,促进后期果实膨大。

各位朋友们,对于本文关于番茄的绿色栽培技术你阅读后有什么看法呢?又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技术补充呢?欢迎在评论区内说说你的看法,以便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农民朋友们。

我是乡民锋哥,每天分享不一样的农人、农事,及有价值的种养殖知识,欢迎你的到访!阅读、点赞、评论、转发与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