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 现 | 独立南枝·宋人花鸟四帧

 寂休山房 2020-10-14

中国艺术,以宋画为最高境界,宋人山水、花鸟、人物的艺术成就,俱超绝历代,成为令人神往的典范高标。

与西方艺术风格相较,东方艺术的独特之处,正在于追求含蓄高雅的审美与充满诗性的表达。

宋人花鸟以五代为基础,既注重对于自然的观察,写出鸟雀天然神姿;更具备卓越的艺术转化,将天然图景幻化为美妙绝伦的绘画作品,予人“天人合一”之感。

李安忠《竹鸠图》

南宋李安忠《竹鸠图》,即充分体现出这种自然主义艺术的魅力。

画面中,一只伯劳鸟栖踞荆条,眼神锐利,气定神闲。它的长尾下垂,斜入荆竹之间,其挺拔有力的一笔,卓然彰显出不凡之姿,为这幅小画增添气势。

画面下方簇生丛竹,用以稳住画面重心,伯劳居高临下,示意其尊贵的地位。


小画的作者李安忠,钱塘人,宋徽宗时期任画院祗侯,南渡后于高宗朝复职画院,赐予象征画家最高礼遇的金带。据记载,他擅长花鸟、走兽,尤其擅长猛禽,如是幅中的伯劳,正是他“小而精”之作的典范。


这幅画作的技法,秉持宣和画院一贯的超高水准,线条挺拔俊秀,晕染恬静自然,形象描画生动,堪称宋代花鸟的经典之作。




宋人《枯树鸲鹆图》

《枯树鸲鹆图》,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佚名画作。“V”字形的构图中,一只鸲鹆(八哥)独立秋日枝稍,侧首注目远方。

秋风萧瑟,木叶枯衰,虽是万物凋零时节,却由此最见植物的生命力。幅中的枯叶正如大漠中的胡杨一般,傲立秋日,如迎风起舞。一旁的八哥神完气足,仪态中亦充满强健的生命力,将晚秋的悲切一扫而空。


这幅寓情于景的精巧画作,反映出南宋绘画的精髓之处:画家在北宋广博宏大的主题之外聚焦人与物的感情,以“格物致知”的理学思维描绘出自然事物的细节,两者结合,终于营造出卓越的艺术形象,抵达物我交融的妙境。




马麟《石榴蜡嘴图》

南宋著名的院画名家马远之子马麟,在花鸟画领域青出于蓝,留下诸多超越其父的禽鸟画作。《石榴蜡嘴图》即其中佼佼者之一。

马麟的用笔继承家学,圆劲轩昂,画风秀润多姿。是幅之中,榴枝自上方垂下,石榴簇拥在画面中央,显出沉甸甸的感觉。雪白的蜡嘴栖踞其上,全神贯注地注视着露出的榴籽。


蜡嘴生动的姿态与石榴天然的造型间,观者仿佛忘记自己身在喧嚣的城市之中,而是处于园囿,观赏一只灵巧的蜡嘴跳跃榴实之间,它高雅的气质与生动的神采,都是任何图片与影像无法替代的。




马兴祖《疏荷沙鸟图》

最后一幅《疏荷沙鸟图》,同样着重刻画禽鸟注视的姿态。画面之中,一只沙鸟轻盈栖止于莲梗上,凝神专注,惟妙惟肖。沿着它的视线,发现画面上方正飞过一只小蜂。

为了表现沙鸟与小蜂之间视线的连结、创造出空旷的意境,是幅画面留出大面空白,又以左侧的莲蓬平衡画面,使之与两位主角形成稳定的三角形布局。

这幅构图出众的小品,旧传为马远祖父马兴祖所作,画风工整,色彩清雅,神采非凡。虽然所绘枯荷,却将莲蓬刻画得尤为饱满,有守护、成熟的旨意;沙鸟则备见用笔精妙,它回首顾望的神姿与紧抓莲梗的腿趾,体现出宋人高超的状物本领,亦为超越时代的佳作。





以上四幅堪称宋画中最具学习意义与欣赏价值的花鸟册页,本周「中华珍宝馆」复制品推荐,即借此为诸君献上「逸品·宋人册页特辑」——



本周「逸品·宋人册页特辑」推介——




内含:
《竹鸠图》
《枯树鹡鸰图》
《石榴蜡嘴图》
《疏荷沙鸟图》
四幅宋人册页佳作的复制成品,并随四帧附赠封套,保护您的佳作。


原大+装裱+封套
今日订制仅需168元

(成品实物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