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富论》该怎么读?

 能行学社 2020-10-14

今天在知乎社区看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看了很多回答,基本上都没有正面回答题主的问题,不仅没有正面回答,而且还把题主的需求硬生生转移了。就好像人家只想买一只榴莲,但是硬生生给了题主一个芒果。、,还说“榴莲多臭呀,怎么不吃香甜可口的芒果?又有营养,又好吃。叫你吃榴莲的人肯定脑子有问题”。逻辑上,这叫做偷换主题。

但是,我们别忘了,题主想看《国富论》是有自己的原因的。而且,国富论之所以能称得上经济学的开山之作,肯定是有期过人的价值的。不能因为他不好读,不好懂,就抹杀了这本巨著的价值。喝水不忘挖井人,纵使后世的经济学说已经有长足发展,但是也不能忘记了这部作品的划时代价值。这也是启蒙时代思想理念的一贯特点,前无古人,敢于开历史先河,其价值就在于如何与别不同。

开创和改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路径。一个坏的系统,怎么改良,都总有bug。不开创,哪里会有未来?就凭这一点,我还是鼓励题主,等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读《国富论》。我敢说,10年后读和现在读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按照有限的资料:“理科生,准大学生,看国富论,看不下去"这四个词组。我只能猜测题主有这样的需求:

  1. 虽然是理科生,但是也关注文科,特别是经济。

  2. 久闻《国富论》大名,非常有兴趣,想趁课余时间好好看一下,提高一下修养。

  3. 由于知识结构、经验、眼界、经历,或者文字理解能力有限,暂时看不懂,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既然如此,我就尝试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提出一些拙见,权当抛砖引玉,就算只有一二分作用,也算是值得了。

一、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亚当斯密是何许人,所处的时代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他被称为“古典经济学之父”?总括亚当斯密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家境优渥,少年得志:生于官宦之家,衣食无忧,学业有成。1723年(清朝雍正年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他爸爸也叫亚当斯密,是一名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属于官二代。斯密的母亲叫玛格丽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的女儿,是个富二代,这属于典型的“官商勾结”(开玩笑)啊!那时候的英国,哪怕是女人,也有继承权,可见,亚当斯密的家境是比较宽裕,而且教育资源也应该不差。不然,怎么就在14(1737年)岁就考入格拉斯哥大学(相当于中了进士),17岁(1740年)时转入牛津学院。

2。潜心学术,颇有建树。1748年,毕业后的斯密刚满25岁,便到爱丁堡大学讲授修辞学与文学。1751~1764年回格拉斯哥大学执教,期间他的伦理学讲义经修订在1759年以《道德情操论》为名出版,为他赢得了声誉,奠定了斯密扎实的学术功底,以及社会洞察力。《道德情操论》早前得到温总理的推荐而活了一把。我也曾在大学期间也涉猎过,文辞优美,思想深邃,是一本洞察人性的好书。可见,斯密学识渊博,很善于观察社会及人的活动,这为他后来创作《国富论》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3。周游四方,终成大器:1764年,亚当斯密41岁,他辞了教授,并以私人教师的身份周游欧洲,结识了伏尔泰等名流,对他有很大影响。1767年,在游离欧洲三年之后,44岁的他回乡,潜心写作《国富论》,历时9年,一代巨作《国富论》终于付梓出版。1787年,64岁的他出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1790年,67岁的亚当斯密逝世于苏格兰爱丁堡,享年67岁。

二、时代背景

亚当斯密所处的正是资本主义最风起云涌的创业时代。从技术要素上讲,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厂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历史上把这一过程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掌握了改变命运的有力工具和技术。从精神要素上讲,在17-18世纪,法国诞生了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史称“启蒙运动”。这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以“理性崇拜”的核心思想驱动了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的发展,现代社会科学进入百家争鸣时代,给现代资本主义充实了“灵魂”和“胆识”

在这风起云涌,大潮激荡的剧变时代。世界从落后向先进迈步,从愚昧走向理性,每一个走在知识前沿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改变后世知识学科的开山鼻祖。从这一点说,是时代造就了资本主义历史发展,也造就了亚当斯密的一代巨作。

三。为什么《国富论》不好读?

一本书好不好读,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作者的因素。一个是读者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时代断层:一切的不解之谜,都是时代断层造成的。别说300年前的经济学作品,就连30年前的小说,很多场景都并不好懂。正如2020年的人看柳青的《创业史》,绝对不会想到这是一本“农业生产”的书一样。《国富论》从一开始就不是一本经济学著作,因为那个时候并没有“经济学”这个学科。《国富论》更像是一部经济及社会的变迁历史

其次,《国富论》也不像曼昆所写的《经济学原理》那么层次分明,通俗易懂,有板有眼。因为读得对象不一样。曼昆的对象是一群“准大学生”,阅历浅,阅读力不强,涉世未深,需要有人从头到尾,一五一十地讲解经济学是个什么玩意。打个比喻,曼昆就像一名博物馆馆长,他必须娓娓道来,面面俱到,又不能讲得过于深奥,沉迷于细枝末节。而亚当斯密,更像是博物馆的创始人,没有他,博物馆馆长就无从谈起。

所以不能从好不好读的层面来论断一本著作的价值。就像《荀子》讲的再好,也比不上《论语》博大精深。

《国富论》最引人诟病的地方,在于作者所举的例子过于繁琐,而且年代久远,读者根本对“扣针制造”(第一章)没有丝毫概念,后面的分工,更是雾里看花一般,怎么读也读不懂。这也造成了读者对于整本书论据的概念空白,从而影响了论点的理解。

其实,我们只要发挥联想力,将类似的工种加以替换,就可以知道他所要说的意思了。举例子只是辅助,说明而已。最关键的还是作者如何陈述他的论点,用什么语言,什么方式,什么逻辑,层次来展开论点。这也是我要说为什么作品难读的第二个原因。

2。语言变迁。语言是历史的产物,会随着时代变迁而变迁。18世纪和21世纪的英语差别,大到可以翻天覆地。不论是词汇、文法,还是写作风格,《国富论》都带有深深的“工业革命时代”的烙印。一方面,词语中出现大量的与经济社会相关的新名词,另一方面,句法和文风保留了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古雅,篇章衔接多,层次严密。一句话可能融合了七八个句子群。斯密的文字不像后世的英语写作风格那样,简洁明了,开门见山。所以读起来比较绕,说了半天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我们作为读者不能因为难读就放弃了好的思想,就好像放弃了一座藏在深山满是钻石的矿场一样

四、《国富论》应该怎么读?

1。挑选合适的译本。个人认为,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备以下版本:

  • 现代文版本(难读程度 郭大力、王亚南版>杨敬年版>胡长明版)

  • 严复文言文版

  • 英文原版

现代文版本市面上很多,其中郭、王二老版本最经典,最权威,但是因为二老的译法比较忠实于原文,而且民国年代经济学发展没有现在那么发达,所以有些专有名词和概念还是比较难懂。而杨敬年、胡长明版吸收了郭、王二老版本之忠实严谨的有点,采用比较符合当代人的语言特点,所以比较通晓畅达。读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入门:如果你是小白,不妨从胡长明版本开始读,因为有许多的背景介绍和注解,翻译也注重实际,保留核心观点。杨敬年的版本,听说也不错。

进阶1:可以采用白话与英文版对照阅读。这适合那些有兴趣深究,又想学点英文的读者使用。我觉得郭、王二老的版本最忠实原文。

进阶2:严复《原富》+英文对照。为什么我推荐严复文言文版?虽然文言文会给读者带来另一种语言障碍,但是有功底的读者可以仔细把玩,会发现严复的翻译虽然不完全准确,但是把核心的观点和逻辑都讲清楚了,而且比较简洁明了,不像现代文那么啰嗦。

高阶:直接阅读原文。适合中高阶段读者阅读。英文原版是用来检验译者水平,可以放在研读阶段使用。

2。版本对比。

我才用对比译本,交叉比对的方法来读,这样可以看出各个译本的优劣,可以分得清究竟是原文太难懂,还是译者水平不足,还是读者自己理解力不过关。其实,从中文理解的角度来说,我更倾向于严复的《原富》。

我们截取《国富论》的第一章《论分工》第一段,对比一下几个语言版本的特点:

原文:CHAPTER I.
OF THE DIVISlON OF LABOUR.
The greatest improvements in the productive powers of labour, and the greater part of the skill, dexterity, and judgment, with which it is anywhere directed, or applied, seem to have been the effects of the division of labour. The effects of the division of labour, in the general business of society, will be more easily understood, by considering in what manner it operates in some particular manufactures. It is commonly supposed to be carried furthest in some very trifling ones ; not perhaps that it really is carried further in them than in others of more importance: but in those trifling manufactures which are destined to supply the small wants of but a small number of people, the whole number of workmen must necessarily be small ; and those employed in every different branch of the work can often be collected into the same workhouse, and placed at once under the view of the spectator.

原文第一段,只有两句话。两句话!!真的不好读,也不好懂。我们看看几个版本的译文:

郭、王译本:

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为使读者易于理解社会一般业务分工所产生的结果,我现在来讨论个别制造业分工状况。一般人认为,分工最完全的制造业,乃是一些极不重要的制造业。不重要制造业的分工,实际上并不比重要制造业的分工更为周密。但是,目的在于供给少数人小量需要的不重要制造业,所雇用的劳动者人数,必然不多,而从事各部门工作的工人,往往可集合在同一工厂内,使观察者能一览无遗。

评价:郭、王二老的译文忠实原文,文辞也不算艰深,算是紧跟斯密的文风。无奈句子实在太长,郭、王二老也是尽了全力了。总的来说,平白流畅。读慢一点,还是很好懂的。所以,不好懂的锅二老不能背啊!!

杨敬年版:

评价:译文中规中矩,层次分明。有些地方没有郭、王二老那么熟练和精简

胡长明版:

胡长明的版本,可能算不上严谨的翻译。但是胜在通俗易懂,将很多琐碎的感念,转化为当代语言模块,例如“社会生产力”、“劳动技能”、“思维判断力”等我们高中政治就经常提到的概念。所以读起来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严复版本

天下之常言曰:民生在勤。然则,力作者将斯人所定于天之分而无可逃者欤?虽然。均力作矣,其得效则此多而彼少,其致力则此益疾益巧。而彼常拙常迟,其故果安在也?曰:其事首判于功之分不分。
功以分而收效益多,此民生日用之中,所在在可见者也。顾其效于小工作易见,于大制造难知。小工作所居之地狭,所用之人寡,所作之事不繁,可一览而尽也。

严复巧妙将整章的精髓浓缩成两段。而且加入了当时人们最容易理解的语境逻辑:民生在勤→力作定于天分→力作之效多少→首判于功之分不分→功以分而收效益多。五句话,就把分工的原因和效果讲清楚了。不可不服严复的文字功底和理解力!

在读者友好这个层面上,我挺严复,因为他挣脱了原文文法的枷锁,浓缩了全文的精髓,采用了上帝视角,虽然文言文不太好懂,但是总比拗口的半文半白来的彻底。

小结:

这是仅仅是第一段的语言差别。受篇幅所限,今天就不展开来写。如果读者喜欢的话,我再写一些分析吧。总的来说,《国富论》是一本值得研究的书,不论是思想,还是文字都有其不朽价值。质素医不好读,是由于历史和语言变迁造成的认识障碍造成的,可以通过由浅入深的译文版本来逐渐读通。

有心的读者,可以慢慢读,不求快,一章一章搞懂,读完国富论,其实也需要3个星期左右的时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