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南城市空间艺术,随拍

 魔都行者 2020-10-14

5月30日,端午节,晴。

5月28日至30日,“思南城市空间艺术 暨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节”在思南公馆盛大开幕!三天时间里上演了123场次34部剧目,共有25个艺术家团队90位艺术家相继登场为魔都市民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以前公司在陆家浜路的时候,早上经常还会特意绕道瑞金宾馆,思南公馆,复兴公园这一带边走边拍。5月30日下午,特意赶到思南公馆感受下“艺术节”的氛围。习惯了早上清幽的思南公馆,初夏午后人声鼎沸的思南公馆仿佛换了个人变得让我很陌生。

艺术家的木偶表演现场,观众里三层外三层,我只能高举相机盲拍两张。

一男四女的假面舞蹈。

还好这里的观众不是很多。

只可惜只赶上了个“尾巴”,还没拍几张演出就结束了。

30多度的高温下,女演员们摘下面具后急忙擦汗,补水,男演员则继续被人“追拍”。

听说17点有“高跷音乐戏剧”表演,热心的观众们早早席地而坐,静候演出开始。

一个头戴面具的男演员“小心谨慎地出现了。

略似有些神经质的动作,惹得周围观众哈哈大笑。

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走向“舞台”中央,而是抱着头从人群中“出去”了。

还没搞清状况,一男一女两名演员头戴面具,脚踩高跷从我身前一掠而过。

然后也是拨开人群,自顾自地走了出去。

越看越糊涂的时候,两名女演员登场了,这回是一个人平地走路还摇着铃铛,另一个人踩着高跷手里还举着个类似羊头的道具。

越发搞不清状况,不知怎么拍也不知该拍啥的时候,忽然身后一阵惊呼,还没等我转过头,就感觉一个黑影从我身旁呼啸而过,本能地抬起头的同时也按下了相机快门(好险没有被她踩到)。

接下来两只“兔女郎”手挽手从我眼前缓缓而过。

本来还席地而坐静候开场的我,忽然感觉坐着不是很“安全”(感觉不是被演员的高跷踩到,就是会被周围的观众踢到)就赶快站起身来。于是乎 ,看到了踩着高跷的演员,也看到了乌央乌央的观众,还有楼上楼下的相机和手机。

“猩猩”高喊着什么,情绪激动地“冲”进人群,近在咫尺的观众一时不知所措,好在被身旁的“兔女郎”扶了一下(还好她是站着,没有坐着)。

不知道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意外状况”发生。

两位男演员在“舞台”外“另起炉灶”,自弹自唱引吭高歌。btw,观众很多,人声嘈杂,两位演员没有麦克风,全凭自己的“肉声”,虽然听不出是哪国话但是他们的热情和专业却深深地感染了现场观众。

终于,所有的演员都回归到“舞台”中央。

虽然观众们听不懂演员们在说些什么唱些什么,但是TA们丰富的面部表情(虽然TA们都带着面具,但是通过眼神和脸部肌肉的收缩,TA们所要表达的喜怒哀乐都让人一目了然)和夸张的肢体动作仍然会给大家带来阵阵欢笑。

貌似“祭祀”活动开始了。

虽然语言不通,但是观众们认真欣赏的态度就是对演员的最大尊重。

嗯,我们就是一群安静的看客。

顺着面具,沿着下颌,我看见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TA们的脸上滴落下来。


巾帼不让须眉,不论是“兔女郎”的文静,还是“猫女郎”的狂热,一场来自异国他乡的视觉盛宴让魔都群众大呼过瘾。

演出结束后,演员们摘下面具的一瞬间,大家都被眼前的靓男倩女们惊呆了(原来面具后的TA们竟然可以那么美),经久不息的掌声是对艺术家们精彩演出的最好回报。

这个热闹非凡的“高跷音乐戏剧”名字叫“回归”,演员们头戴各种意大利传统动物面具,说唱着意大利语,法语,荷兰语,英语,......,意大利导演说了“语言不重要,重要的是动作,画面和情绪!”

思南公馆并不是很大,但是高密度的表演遍布各个角落,观众们赶场似的寻找下一个即将表演或是已经开演的节目。

思南公馆是上海市中心唯一一个以成片花园洋房的保留保护为宗旨的项目,坐拥51栋历史悠久的花园洋房,游人徜徉其中就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各式洋房,里弄都是自拍的好背景。

四男一女的假面舞蹈又在老洋房前悄然上演,换了场景,换了角度,感受也大不相同。

在思南文学之家广场上,一条长长的白色餐桌让人弹眼落睛。

这么“拉风”的室外宴会现场魔都行者还是第一次见到。

夕阳下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布置着花饰。

一打听才知道,这是“思南夜宴之百人长桌行为艺术”现场。

18点半,百名身着白色服装的艺术家将在此边吃边聊,共同切磋艺术。

前后两个小时,近距离地感受了几位艺术家的现代艺术表演,同时各种长枪短炮也让我“提心吊胆”,生怕一不小心就碰了或是挡了别人的镜头。

端午节,魔都很热。

热的不仅是天气,还有气氛。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