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届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决赛,侧记 -4

 魔都行者 2020-10-14

2018年3月18日,魔都,阴转雨。

书接上回 “第五届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决赛,侧记 -3” 上海动物园的金子敏老师比赛结束后,后续选手们继续为大家带来一个个精彩的科普讲解。

16:05 本届大赛最后一位选手,来自上海动物园的孙文婷老师终于出场了。

孙老师2017年5月入园,现在繁殖场担任鸟类(雉鸡,涉禽,企鹅等)和小熊猫饲养工作。

孙老师的 “自主命题” 是《谁偷吃了我家的蛋》,谈及为了这次比赛都做了哪些准备,孙老师打开了话匣子......

“首先是选题,在长宁区初赛后听了评委老师们的点评和建议后觉得原来的文章在科学性方面还有待加强,于是决定把 ‘自主命题’ 的选题在初赛后做了修改。在征求了家人和单位领导同事的意见后,选择了浣熊洗东西这个比较有意思,又比较网红的动物行为作为讲解内容。”

“接下来就要查找资料了,不论是 ‘自主命题’ 还是 ‘随机命题’,为了选择一些比较新颖的写作角度,我还花了大量时间查阅了不少资料。到动物园的图书馆去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由于浣熊原属于北美洲的动物,所以介绍它的中文资料少之又少,倒是不经意间发现的一本英文的动物百科全书中有比较详细的介绍。此外我还查看了诸如果壳网、中科院、知乎等比较有权威性的一些网站和公众号,让写作内容兼顾科学性、主流性和趣味性。”

“还有就是表演形式,看过我们动物园选手讲解的人应该会发现,我们比专业场馆的选手运用了更多的表演成分。我的讲解稿本身就是一个故事,讲解的时候我就尽可能模仿故事中出场动物的形态和语言,让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不是一个单纯的讲解。我的用意是想能做到寓教于乐,希望大家看了我的讲解会觉得小动物们的行为都很可爱,并由此会喜欢上它们。”

听闻此处我想起了上次去拍摄 “上海国际科技艺术展演活动(复赛),侧记 ” ,上海动物园的参展作品是一个小型舞台剧《老杨的秘籍》当时得到了广泛好评。看来上海动物园在科普讲解的多形式探索方面确实还是动了脑筋的。btw,作为上海动物园的摄影志愿者我还会特别为您推荐他们的 “科普小推车”,不论是大学生志愿者还是社会志愿者都会在周末为您奉上一场精彩的讲解。如果您对 “科普小推车” 不是很了解的话,欢迎点击 “上海动物园科普小推车志愿者群像,之一之二之三之四之五” 和 “上海动物园科普小推车社会志愿者群像( 上下 )”。

言归正传,孙老师继续说道,“最后就是训练,因为动物园一共有2名选手入围了决赛,所以我们两人在赛前可以互相监督,共同训练。如果发现有什么讲解内容不准确,或者表演动作不到位的地方都会向对方提出,及时修改。由于决赛的舞台大、压力大,为了能更接近 ‘实战’ 状态,调整好心理状态去应战,我们利用单位的一个小型会场,挤出中午和下午的时间甚至还会加班加点来不断练习。我自己在打扫动物笼舍卫生的时候,脑子也不能闲着,时不时会在脑海中将20篇 ‘随机命题’ 的文章过了一遍又一遍。”

之前也有介绍过,本次大赛共有39位选手参赛(本来应该是40位选手的,比赛当日有1位选手临时退赛),孙老师是最后一位出场的,问及她在台下的观赛感受时,她说道,“关于讲解的内容,我自己听了其他38位选手的讲解内容,有种感觉,比赛时的讲解与在动物园做饲喂讲解肯定是很不一样的,如果单纯讲动物的分类、生理、行为这些,就会让人觉得有些缺乏科技含量或者与人们生活脱节,可能让人觉得惊艳或者值得回味的成分少一些。”

关于讲解的水平,与专业场馆的选手相比,他们在发声、吐字、语言表现力方面的专业功夫还是比我们要明显高出一头的,所以我们只有充分展现自身的特色和我们的专业功底或许才有一拼吧!

“关于比赛心理,我决赛当天抽到了40号是最后一位出场的,一开始还以为04号,我一惊,不过事后想想还不如第四个出场,因为最后一个出场神经就要紧绷到最后一刻。以前曾听参加过比赛的选手说是倒情愿出场顺序靠后点,难道觉得后面出场反而分数可以打得高?其实我觉得吧,实力和心理素质都过硬的话,第几个出场真的那么重要么?这次拿金奖的选手出场顺序就挺靠前的!”


“再说我自己,直到候场心里还一直在打鼓,紧张是必然的。但是真的上台前,我就给自己卸了包袱,觉得就放手一搏吧。我在讲解过程中还特地看了每位评委,‘自主命题’ 发挥还算可以,但是事后看了录像觉得自己的语速和咬字发声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机命题’ 抽到的《李时珍》是20篇中科技含量相对较低的,在平时练习中不会出现问题的地方反而出现了一点点小瑕疵,可能是心里对这篇文章不是特别满意的原因。其实还有好几篇自己比较得意的文章却都没有抽到,也是挺遗憾的。看来赛前还是要把20篇都写到自己觉得完美,比赛时才可以没有任何心理疙瘩,也可能是我太要求完美了。下场后发现自己也是一头的汗,虽然自己觉得并没那么紧张,但是相信肾上腺素还是在不断分泌的。”

谈及今后如何开展科普讲解工作时,孙老师感叹道,“我个人是真心喜欢动物才选择了这份职业,也很希望通过科普讲解能让更多人了解动物保护动物,所以以后不管还会不会参加科普讲解比赛,我都会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来继续做这件事情。第一,提升动物专业知识、参与动物科研工作,有可能的话把动物科研作为今后讲解的一个方向,提升动物科普讲解的科技含量;第二,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在平时工作中要有意识地收集更多动物行为方面有趣的素材,增加科普讲解的生动性;第三,继续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讲解,比如讲故事、表演等,让大家开开心心地接受科普讲解,真正做到 ‘润物细无声’。”

孙老师比赛完后大赛组委会并没有立即宣布比赛结果,而是让七位评委依次登台对选手们的参赛表现做了精彩点评。之后,第五届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决赛的成绩正式公布。

以上是决赛入围奖名单。

上海动物园的金子敏老师、孙文婷老师和辰山植物园的郗旺老师获得了优秀奖。

上海科技馆的赵静老师获得了铜奖。

上海科技馆的董毅老师获得了银奖。

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所的刘健老师最终摘得金奖!

2018年度上海市十佳科普使者也同时产生。

恭喜获奖的各位老师并衷心祝愿上海市的代表们能在接下来的全国比赛中再创佳绩!

THE END


魔都行者

魔都中一个普普通通的摄影爱好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