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美业观察的第422期内容;新朋友请点标题下蓝字或搜索微信号mygc360关注。 行业洞察
文/美业观察 江珊 发自北京 数据来源:新氧
关键词:90后占比过半 ▷源源不断的年轻人正加入医美消费者的行列,成为推动这一市场增长的源动力。新氧通过线上消费数据推算,每100位中国医美消费者中,很可能超过一半在25岁以下,即为90后。他们通过科技手段让眼睛更大、鼻子更高、皮肤看起来更光滑水嫩。 ▷消费者数据调研若想覆盖线上线下所有消费者,是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先来看一下作为医美消费第一大国、数据调研更为完备的美国:在美国,36岁以上用户的占比超过74%。美国中年人通过医美技术留住青春的尾巴,主要用于抗衰。 关键词:3-6个月 ▷变美是一个停不下来的过程,根据新氧对中国消费者的调查,每3-6个月去找次医生是医美消费者的常态。一个已经很好看的人,还是希望更进一步完善自己,追求完美无止境。 关键词:1400万 ▷白皮书显示,全球每2.5位医美消费者中,有1位中国人。2017年预计将有1400万中国人通过医美变美,较2016年同比增长高达42%,远高于7%的全球增速,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三大医美市场,也是全球医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中国医美增速
关键词:取悦自己 ▷数千年来,长生不老是众生期待。如今,变美冻龄已经真实发生。2015年医美消费者多为明星、网红。网红带火了中国医美市场,2017年普通人的医美消费超过明星、网红,他们的身份是白领、学生、主妇,通过医美变美仅为愉悦自己。 医美消费动机 关键词:月薪3万 ▷调查显示,收入越高,变美欲望越强。月薪三万以上的女性,80%的想整,10%的敢整,5%的人年度支出曾在20万元以上。 关键词:地域特征 ▷中国地域广大,也滋生了不一样的消费特征。数据显示,北京医美消费者最爱写整形日记;新氧上14%的投诉电话来自于上海;广东消耗了全国18%的玻尿酸,重庆做了全国16%的隆胸和私密项目。 关键词:男性用户 ▷男人也整形,目前新氧用户每10人中有1人为男性。相比于女人的白净光滑,他们更钟爱浓密的毛发和瘦削的脸庞。但是部分医美消费者并不认为自己的医美消费是“整型”,他们更愿意称之为“微调”。
关键词:从外向内,从上到下 ▷医美项目的普及过程经历了“从外向内,从上到下”,即从双眼皮、纹眉、皮肤、隆鼻,到填充、私密、牙齿,从面部,到胸腿肩腰臀的过渡。今年,新氧上的私密和牙齿项目的交易额有明显提升。 关键词:私密紧致 ▷私密紧致项目中有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整形人群两极分化,其中44%为90后,37%为70后。新氧2016年医美白皮书显示,私密整形后,“性福”满意度指数提升60%,因此,可以说90后和70后更注重提升“性福”感。 关键词:立体、白、瘦 ▷全球变美趋势来看,因为中国用户偏年轻化,所以中国医美消费者的共同追求是变美,变美的一个普适标准是五官立体、白、瘦。而欧美用户主要是中年,他们的共同追求是抗衰,抗衰的一个普适标准是丰乳肥臀、去皱。
关键词:价格 ▷另外,新氧白皮书表示, 3年来,针剂市场价下滑70%以上。一是因为药品中外价差大,有回落空间。二是因为消费透明。三是因为定价机制,机构以针剂为引流项目。 ▷但是机构的手术价格,三年来却没有太大回落。一是因为医生的收入在增长。二是因为渠道代理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三是手术项目是机构的获利来源。同时也说明,对于渠道医院,利润被压得太薄,挣扎在生存线上,没有降价的余地。 ▷据悉,新氧将平台上的机构获客成本从传统渠道的3000元/人以上,拉低到300元/人以下,帮助线下医疗机构把销售成本从50-70%降到10%后,更多资金资源用于医疗服务本身,最终提高用户复购率,打破服务和营销的畸型占比。 三大典型项目不同渠道消费价格对比 、 关键词:消费暗坑 ▷中国40%的医美增速给医美行业从业者带来了机会与挑战。最主要是医生资源有限,培养速度跟不上需求;同时医美牌照审核严格、药品器材昂贵。这些为无医疗经营许可证的“黑市”和培训5天上岗的“黑医”,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据媒体报道,东莞仅有43家正规医美机构,而美容院数据超过6000家,其中95%在打医美广告、做微整形,此外,还有无数毫无资质的微整工作室,难以统计。 ▷这一情况在全国都具有代表性,所以,如何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如何让消费者理性、安全变美,已成为头部企业的挑战和责任。 编辑:Seasan 本文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