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孤芳不自赏》ip剧口碑扑街,新版《射雕英雄传》逆袭,未来电视剧“得90后者得天下”?

 娱乐独角兽 2020-10-14

文|胡洋

万万没想到!在“翻拍毁经典”的历史潮流里,竟然诞生出一部“好评如潮”的经典翻拍剧。没错,就是这部最近刷爆朋友的新版《射雕英雄传》。

开播之际,这部不被看好的翻拍剧,就已经历了改档、提档等一系列波折。好不容易成功面世,却又被网友调侃为:华策影视的又一部“烂剧”。谁曾想到,这部不被看好的剧却在豆瓣意外“封神”,以8分成绩碾压众多开年大剧。

其中,华策的SIP《孤芳不自赏》算是被自家作品“吊打”。现如今已深陷“抠像演戏”的泥沼中无法自拔,豆瓣打分更从开播时的7.9急速下降至3.8分,竟没有《射雕英雄传》一半的分数高。

“一母同生,差距惊人”,同为华策SIP,有的剧口碑沦陷,有的剧却凭借翻拍“封神”,新版《射雕英雄传》到底赢在了哪里?

1

抛弃天价演员,任用“陌生面孔”,棋高一招?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自《孤芳不自赏》开年大剧播出以来,演员职业道德问题便再次搬上了台面。钟汉良、baby到处“扎戏”、滥用“替身”、剧组“抠像”完成任务,在业内已被传得沸沸扬汤。

与之相反,《射雕》赢就赢在了业界良心之上。虽同为华策旗下作品,制作态度却明显不同。该剧由著名导演蒋家骏和业内“老人”郭靖宇共同打造的新版“江湖故事”。

金庸老爷子的众多武侠小说中,要数《射雕》小说影视化的次数最多,前前后后已被7次影视化,还曾多次改编为电影、漫画、游戏,甚至国粹京剧也曾见其身影。被封为“经典IP”,该剧当之无愧。

“翻拍有风险,翻拍经典必死无疑”,业内人士熟记这句定理。《射雕》的翻拍却未被众人“讨厌”,和它启用新人的一大决策紧密相关。

《射雕》的四位主演杨旭文、李一桐、陈星旭、孟子义均为新人。启用新人对于一部影视剧来说,风险尚存。尤其是如今的电视剧市场,“IP+明星”早已成为每部大剧标配。失去“明星光环”,意味着该剧将失去相对的“粉丝效应”。

但为何《射雕》坚持使用新人?监制郭靖宇曾对外公开回答过此问题。娱小兽归纳总结,大致原因有三:其一,大明星档期紧凑,能给剧组时间不多,导致其结果势必需要“替身”演戏。其二,该剧转景次数多达9次,演员档期紧凑,很难同框拍戏,最后迫不得已只能“抠像演戏”。其三,明星天价片酬已非新鲜事,启用大明星,片酬势必占据大半资金。新人演员相对便宜,且听话。

监制郭靖宇一语道破电视剧市场萎靡风气,该剧组也确实秉承“良心”制作。《射雕》投资虽为2亿,参演演员超过10万,演员片酬却不超1/3;baby一人片酬(7000万)就抵《射雕》全部剧组。

另外,有媒体此前报道baby在《孤芳》剧组中给的档期是50天,要知道《孤芳》是一部62集的大剧,正常拍摄至少也需要6个月时间。如此时间之短,可不是只能“抠像演戏”。反观《射雕》四位主演,每位新人均拍足了6个月。

尽管新人演技还尚有青涩之处,但胜就胜在“全新面孔”且富有朝气之处。何况,剧中还有大量老戏骨为其保驾护航。可见制作方也是苦下功夫。“老人带新人”的打法可为其盘活全剧的一招妙棋。

在互联网潮流的冲击下,新版《射雕》也势必会为更多的90、00留下一幅全新的“武林江湖梦”。

2

制作精雕细琢,业界良心为其“封神”?

制作方除去弃用“鲜花鲜肉”外,更在制作上下足功夫。据了解,该剧从筹备到杀青历时295天,拍摄期长达168天。跨越半个中国,辗转横店、仙都、仙居、象山、甘肃景泰县、通湖草原、沙漠、黄河石林、天竺草原、原始森林等多地取景。用心程度可见一二。

从播出的前几集效果来看,剧组确实没有使用过多特效。诚如其言,场景多为实景拍摄。剧中出现的牛家村、法华寺、醉仙楼、蒙古大漠等经典场景,无一不透露出剧组的“精雕细琢”。

从设计到致景,耗费时长超120天,全组1200余位工作人员同时动工。被网友称赞较多的醉仙楼斗酒那场戏,不仅场面恢弘大气,镜头调度也适度得当。

而同为华策旗下作品的《孤芳不自赏》,也曾对外表示该剧转景不下4次。然而上线不到几日,便被网友发现其中端倪。

剧中人物轻薄的犹如“纸片人”,外景在“主演”的衬托下格外虚幻,这种全新拍戏手法,让人不禁想问:难道现在电视剧的拍摄手法高大上到需要打破“次元壁”了吗?显然并不是。

新版《射雕》中,不仅全实景拍摄,更不滥用特效。该剧特效成分都没占到总投资的1/100。监制郭靖宇认为:没故事的剧才会强调特效。

作为经典IP改编,面对珠玉在前,制作方能够做到淡定从容。将着力点放置在经典还原和竭尽全力的塑造经典人物形象上,秉着制作“不坑人”的良心,做到最大完美化,获得掌声也在情理之中。

3

SIP失灵,业界良心顶起“半边天”,华策的未来在哪?

近些年,华策影视一直坚持“IP+年轻化”路线。在2016年里,华策也确实在收视和点击率上收获姣好成绩。这导致公司此前一直主打的“SIP”战略更为嚣张。该公司更以成功者自居,向大众传授经验,提出了“文化产业2.0时代”的观点。

谁料想,拥有SIP的《孤芳不自赏》在开年大剧中,为其打了一个响亮的耳光,不知华策的脸现在还疼不疼?

其实,从去年旗下的多部影视剧作品呈现出的效果来看,华策影视战略问题就已初见端倪。大致趋势为:流量爆款,口碑堪忧。

最具代表性的则是去年这部堪称国内第一部翻译题材的职业剧,坐稳去年流量冠军宝座的同时,剧情“空洞无力”到令人发指,豆瓣也只给出4.9分。

今年的华策开年大剧,《孤芳》败北,《射雕》崛起,着实令人惊讶。其实,《射雕》并不见得多完美。它也存在“武打动作千篇一律分不清门派”、“消费情怀直接延续经典曲目”、“演员演技稍显青涩”等些许瑕疵。但总体质量,比同类型播出剧高出不少段位。最为重要的是态度可贵。

这也渐渐显露出影视圈的“潜规则”:IP剧的热度在渐渐下降,“IP+明星”的模式已经消耗了观众的好感度。内容和态度才是收买观众的制胜法宝。

华策影视的《孤芳不自赏》为业内人士敲响警钟:那些靠明星、靠制作博噱头的大剧要注意了,观众在渐渐回归理性,粉丝经济时代将会慢慢过渡,直至消失。

在影视圈这样强强竞争的大环境下,“强制作,重内容”才是贵圈的生存法则。资本风浪终有退却之日,那些制作公司、明星艺人切勿再做“被搁浅的鱼”,否则大浪淘沙之日,必是你们的“死期”之时。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