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神3》首周三天3.6亿,漫威仍是中国票仓的“吸金利器”?

 娱乐独角兽 2020-10-14

漫威新作《雷神3:诸神黄昏》3号在中美同步上映,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内陆首日分账票房报收9843.1万,虽不及《猩球崛起3》的1.17亿,但比2013年《雷神2》首日的3731.6万分账票房猛涨164%,比上半年漫威的另一部作品《银河护卫队2》首日的9327.7万也要高,预计该片最终会拿到7亿左右的票房,比前作3.42亿的最终成绩足足提高了1倍。

而北美也不甘示弱,在烂番茄93%,MTC73的高分开局下,首日拿到4682万美元的票房,其中包含零点场的1450万美元,这个成绩要好于去年同期的《奇异博士》。而除去中国内陆,全球其他率先或同步上映的38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已经产出1.65亿美元票房,是系列最佳的开画表现。

《雷神3》是漫威即将迈向第三阶段末尾的关键作品,串联起从《复仇者联盟2》到《复仇者联盟3》的时间线,漫威从《钢铁侠》起如连续剧般慢慢铺垫和经营的庞大电影宇宙,即将在明年到达第十年,也正好是“复仇者联盟”的史上最大集结。虽然在像《钢铁侠》、《复仇者联盟》系列的漫威影片能在世界范围内拿到很高的票房成绩,但除热门超级英雄外,诸如《蚁人》、《奇异博士》、《银河护卫队》这样本就较“小众”的影片,在北美和其他地区能够有不错的表现,但在中国内陆相比之下,却有点水土不服,《蚁人》6.72亿,《奇异博士》7.52亿,《银河护卫队》5.96亿,《银河护卫队2》6.86亿。

漫威在中国内陆也有着相当稳定且庞大的粉丝群体,从《钢铁侠》到《复仇者联盟》的第一阶段在中国开始奠定基础,迅速积累粉丝,并在《复仇者联盟2》时达到高峰,和漫威在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绩一样,中国内陆的漫威影片在从《美国队长2》之后都有着较为稳定且可预见性的表现,在漫威开始以每年上半年、下半年各一部影片的策略开始,中国内陆往往都能够同步北美上映,在时间上做到了最有利的靠拢,对粉丝群体效应的爆发也有很大帮助,因此在通过近十年在中国的发展,漫威宇宙目前是中国市场最稳定的定海神针。

票房较前作大幅度增长,

但难掩漫威反套路下的观众流失

《雷神》第一部2011年在内陆上映,是漫威宇宙刚开始在中国内陆被大众所了解的阶段,不温不火地拿到9785.9万票房,只排在当年内陆总票房榜的第36位,漫威最初在中国内陆的起步其实不是一鸣惊人。

到2013年《雷神2》上映,经历了《复仇者联盟》和《钢铁侠3》两部漫威影片的预热,在漫威系列中名气较小的“雷神”第二部在2013年11月拿下3.42亿票房,虽不如《复仇者联盟》的5.69亿和有范冰冰、王学圻参演、DMG联合出品的《钢铁侠3》7.55亿,但至少“雷神”的形象在中国内陆被认可和熟悉了起来。

两部《雷神》影片在漫威系列的整体风格中算比较特别,虽说漫威是在《复仇者联盟》之后第二阶段的《银河护卫队》时才确立目前“耍宝、逗逼”的整体基调,但两部《雷神》过于正统和严肃的风格设定,即便和《美国队长》、《钢铁侠》起始篇相比,都是有些特别的,而且“雷神”本就是漫威超级英雄里唯一的“神”级角色,因此对北美观众来说,这个系列就没有十分强烈的代入感,吸引力也不够强,这就更不用说漫画普及度更低的海外观众了。

和《雷神》同一年出现的《美国队长》系列,在罗素兄弟的掌舵下,从第一部全球3.7亿美元,到第二部全球7.14亿美元,再到第三部的11.53亿美元,一步步成为《钢铁侠》外漫威超级英雄最赚钱的个人系列(尽管第三部算复联),而《雷神》却一直表现平平,漫威对这个在体系中异常重要却又有些游离在主流边缘的超级英雄系列非常担心,在看到前两部的风格不被大众认可和接受后,第三部就干脆学着《银河护卫队》的模式去做。

首先导演换成了去年凭借《追捕野蛮人》而斩获多个大奖的塔伊佳·维迪提(本就是充满逗逼风的导演),他还是《奇异博士》的副导演,然后在人物造型以及所有宣传物料上都尽可能地与《银河护卫队》靠近,最后在成片中,也像被誉为“劲歌金曲集”的《银河护卫队》一样,加入了许多名曲。

在接连发出几款预告片后,观众就很明显地发现影片和《银河护卫队》非常相似,进而就带着相等的期待去影院观看,而对于漫威目前“逗逼、耍宝”基调屡试不爽时,此类影片对北美观众像是量身定制,因此先抛开影片质量不谈,就北美主流评分网站的高分和远高于前两部的票房来看,漫威此次对第三部的“改造”是非常成功的。

回到中国市场,首周三天综合票房3.59亿,已经超过了第二部的最终票房,市场表现有了大的提高,不过仍旧无法掩盖漫威影片在内陆的一个痛点就是,过于逗逼和喜剧向的超级英雄大片,在中国其实并没有被狂热追捧。

《银河护卫队》两部一刀未剪且同步北美上映(第一部准同步),《蚁人》也和北美上映时间近乎相同,但这三部漫威里典型的“逗逼、话痨”型风格的影片在中国表现却很一般,相反以《美国队长2》为例,罗素兄弟将影片打造成了一部冷郁的间谍动作片,在内陆就大受好评,票房也超过了7亿。

西方的审美和观众喜好毕竟和中国有很大的不同,即使上述三部影片在内陆也受认可(豆瓣评分都不低),但转换成票房之后,就很明显看出中国观众对喜剧类型的接受程度。尽管在中国市场喜剧片是主流,也是最受欢迎的类型之一,但观众对好莱坞大片的追求更多的是在视觉刺激上,像《变形金刚》、《速度与激情》这样,而意欲在每部电影中加入的西方式话痨、逗逼风,却在中国不那么受待见。

《雷神3》的品质依然在漫威的水准之上,但目前的票房相比系列前两部有很大提升,但与漫威热门系列相比,还是相形见绌。

11月档期偏冷,

热度存在却难称大挡?

11月初的档期在北美有一个利好,是与万圣节相连,因此漫威从第二阶段开始下半年的几部影片都会选择在这个档期里上映(《雷神2》就是该档期),节假日对北美影片的最终票房有直接且明显的影响。

而12月传统意义上会有更重磅的票房大片上映,比如近两年的《星球大战》系列,因此11月的档期对北美许多大制作来说,就是必争之地。但在中国,十一国庆档之后的电影市场就趋于冷清,在12月中下旬贺岁档来临之前,市场一般都少有高票房影片出现,一是观众习惯于在上半年尤其是暑期档选择观看好莱坞大片,二是11月是在全年最后一个节假日到年末工作和学习关键的一个月,除了影迷和有观影习惯的观众,其他人并没有强烈的欲望去影院看电影,这就和北美的情况截然相反了。

档期对一部影片的票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除去一般节假日、周末等因素之外,一部影片的类型、风格和气质也需要和档期比较匹配才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像今年上半年国产片《吃吃的爱》票房失利,乐视影业副总就在一次公开场合承认“是片方的档期选择错误,误判了影片受众”,这是对档期与影片关系最好的一个表达。

很多影片会经历多次改档的命运,这首先是片方和发行方选择对影片最有利的档期,其次是片方对影片类型风格的一次次预估后,对准确匹配的观影人群所做出的不同判断的抉择,才导致档期的一再变动。

在中国内陆,一般超级英雄影片、特效大片,观众强印象中都会在上半年,尤其是暑期档,而在9月开学季也会有一些影片上映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而像11月这种与3月并列为中国电影市场“最冷清”档期的时候,观众即便对好莱坞大片有很强的兴趣,也会出现“是否去影院”这样的分歧。

紧接着《雷神3》上映的《正义联盟》有着更强的粉丝号召力和影响力,不过对影片在中国市场的票房表现,还须持谨慎态度,去年《奇异博士》7.5亿的水平应该是这两部影片在中国理想中的成绩了。

《雷神3》首周在中国内陆综合票房拿到3.6亿,而北美首周三天拿到1.15亿美元,皆好于《雷神2》和去年同档期的《奇异博士》,且中国内陆还优于今年上半年《银河护卫队2》的首周末票房。在《正义联盟》上映前,影片还有近两周时间在市场上无强劲对手,而按照漫威影片在中国内陆的走势,《雷神3》最终达到7.5亿应该问题不大,能否超过《蜘蛛侠:英雄归来》的7.74亿成为今年漫威在中国市场的最佳表现,还要拭目以待。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