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惠台政策力度空前!政策东风能否为台湾演艺界“北上”带来新可能?

 娱乐独角兽 2020-10-14

新年新气象!近日,国台办发布《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嗅觉灵敏的业内人士快速开始划重点,一时间“惠台政策”、“开放力度空前”迅速刷爆朋友圈,上至影视公司大佬、编剧、导演,下至从业人士,纷纷发文表示庆祝。

“18、台湾人士参与大陆广播电视节目和电影、电视剧制作可不受数量限制;”

“19、大陆电影发行机构、广播电视台、视听网站和有线电视网引进台湾生产的电影、电视剧不做数量限制;”

“20、放宽两岸合拍电影、电视剧在主创人员比例、大陆元素、投资比例等方面的限制;取消收取两岸电影合拍立项申报费用;缩短两岸电视剧合拍立项阶段故事梗概的审批时限。”

百余字的政策简单直接,没有多加修饰,却已经预示着两岸影视合作的新时代已然到来。时逝事易,相比近年来大陆影视剧的蓬勃发展,台湾影视剧最好的时代或许定格在了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颓靡之势更是成为近年来的关键词,这种情况下,惠台政策的发布对其来讲,颇有久旱逢甘霖之意。

政策利好毋庸置疑,只是台湾影视剧和台湾艺人能否借政策东风再现昔日辉煌却恐成谜,毕竟相比彼时观众在娱乐选择上的单调,现在的观众面对的是海量信息和极度压缩的碎片化时间。不妨以台湾偶像剧和台湾偶像王子们的北上之路为例来进行分析。

“那些年我们追的台偶”背后,

两岸影视合作变迁一览

春节期间最火的影视剧是什么?那答案一定是刷爆舆论和屡屡登顶收视的《还珠格格》。

1998年首播至今,整整20年,《还珠格格》作为首部在大陆引起巨大轰动的台剧,可谓见证了台湾影视剧的兴衰变化,是里程碑式的代表作;那么陪伴了80后、90后成长的台湾偶像剧,或许可以视为台湾影视剧在大陆发展的又一关键词。

2002年2月初,《流星花园》在大陆首播,以周渝民、言承旭、吴建豪、朱孝天组成的F4火遍全国,创下了偶像剧多年不能打破的收视高峰。之后《王子变青蛙》、《爱情魔法师》等剧蜂拥而至,迎来了台偶在内陆的高峰。

台湾偶像剧在内陆有多火?百度百科显示,台偶收视榜单前十名中,《命中注定我爱你》收视高达7.44,之后的《王子变青蛙》、《下一站幸福》、《败犬女王》等8部剧收视稳定在5.1之上。或许用万人空巷形容彼时的台偶一点都不过分。

台湾偶像剧进军内陆20年背后,折射的或许是一部两岸影视合作的变迁史。不难发现,虽然偶像剧如火如荼的发展着,但是自2002年的《流星花园》起,多是以引进剧为主,而这亦是当时的政治形势决定的。

如果以1984年首部台湾影片《搭错车》在大陆首映算起,两岸合作已30年有余;内陆真正首次以政策形式促进两岸发展,是在1990年,“允许从业人员来大陆摄制节目”助推下,迎来了台剧在内陆的爆发期。琼瑶系作品正是该时间的代表作。

虽然两岸已经在影视剧领域互通往来十年之久,但是夹杂着政治胶着的两岸合作备受影响。台湾方率先在1989在提出对大陆演员的参演限制,1999年国家以“以我为主、对我有利”为原则,对大陆影视剧市场采取保护性措施,对港澳台从业人员进行限制,综艺节目不超过3人,电视剧中编、导、演、摄等主创人员不得超过5人。

之后,合拍片进入沉寂期。2001年开播的《情深深雨濛濛》,这部汇聚了内陆、港台多地演员,可视为早期最经典的偶像言情剧的作品,便是当时少有的合拍片。

自此,双方保护性政策对峙长达八年,2002年起《流星花园》带动下引进剧蓬勃发展,助推台偶迎来最好的时代。2010年在大陆播出的《命中注定我爱你》虽然一举登顶台偶收视榜单,甚至创下实时收视破13的记录,但也成为台偶在大陆“最后的荣光”。

同年,一些“新式偶像剧”出现:齐集了言承旭、Ella两岸人气明星的合拍片《就想赖着你》正是此时的代表作;同时大陆也在偶像剧“沉浸”中抓住风口,一系列台偶翻拍剧如《一起来看流星雨》等喷涌而出。而这正是得益于2008年到2009年,两岸多年胶着有所融化,双双放宽影视合作政策,影视合拍剧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0年,大陆再次发布惠台政策,对台湾电影不再施行配额,无论是两岸合拍片还是台湾片,只要通过审查,都可以无限制进入大陆市场。2011年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火爆大小荧屏,创下了台湾电影在内陆的票房纪录。

坎坷中不断前行,或许可以用来形容多年来两岸影视合作的发展。只是有媒体人犀利指出,虽然相关政策不断放宽,但人数限制却始终没有松动,而这也成为台湾演员的北上之路的拦路虎。

“偶像王子”北上转型之路:

政策东风下的困境与机遇

在一部漫长的两岸影视合作变迁史背后,是台湾演员北上之路亟待转型的焦虑。所幸,随着国台办惠台政策的颁布,这一枷锁被解除,两岸影视剧合作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只是政策东风下,台湾影视剧以及台湾艺人又将迎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呢?不妨仍以昔日台湾偶像剧演员的北上转型为例。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高超的演技才终得长久,这句话用来形容演员最为合适。40岁的陈乔恩不痛不痒的演着偶像剧仍稳坐流量高峰,但这份勇气不是哪个男演员敢有的;转型似乎是每个刚过而立之年的男演员最大的事儿,网友将其总结为:女演员的粉丝比男演员的粉丝长情,竟然颇有几分道理。

于是,市场频频上演这一幕:胡歌凭借《琅琊榜》、《伪装者》迅速奠定演技派的地位,俘获更多迷妹;李易峰在《古剑奇谭》等多部古偶之后,尝试了《心理罪》、《麻雀》等类型片;陈晓也交出了《红蔷薇》、《那年花开月正圆》等作品……只是,相比内陆男演员在古装剧爆红之后,青睐依靠谍战剧转型,台湾偶像王子们却在北上之路上纷纷扎身古装大IP中。

2015年可以视为霍建华演员生涯中的里程碑,一部《花千骨》让其褪去昔日偶像剧中的印象,成为万千粉丝的“师父”;2017年初赵又廷凭借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火爆一时,被粉丝力赞“整容般的演技”,“国民姑父”的称号由此而生,当然其之前并不算偶像剧演员,但古装IP的魅力显而易见。

如果说以上两位是走红的代表,那有些演员的尝试便不尽如人意了!去年年末,“江直树”郑元畅出演了大网剧《凤凰无双》,虽收获了流量但豆瓣评分跌至4.1分;在此之前,还有明道的《王的女人》,彼时的于正加持也并没有让该剧大火,明道的代表作仍停留在《王子变青蛙》上;吴建豪早已在2016年搭上了《锦绣未央》的顺风车,出演男二号,风头却被“恋爱正好”的唐嫣和罗晋掩盖。

2017年古装大剧急速降温,市场前景未明,这并不能抵挡更多的偶像王子在北上途中将目光瞄准大古装。《流星花园》中爆红的周渝民在近期贡献了古装首秀,主演的网剧《柜中美人》和《烈火如歌》先后在优酷上线,世外高人和霸道皇帝一把抓,试图搭上古装剧的顺风车,只是效果如何还有待后观。同时,网络资料显示,今年待播的古装剧中《扶摇》男主为阮经天、《如懿传》男主为霍建华。

除此之外,多年专注都市情感剧的言承旭在去年传出了“被嫌弃”的新闻,当初有媒体称其或将搭档赵丽颖出演《你和我的倾城时光》,却遭粉丝抵制,虽后来澄清但境遇令人唏嘘。

总结原因,不难发现,台湾影视剧市场有限,多年胶着政策下导致的颓势毕露,加之偶像剧在内陆市场《最好的我们》、《你好,旧时光》、《小美好》等青春片的挤压下难见水花,昔日的经典偶像剧《放羊的星星》、《流星花园》也以内陆演员进行翻拍,多重变数下留给这些昔日的偶像剧演员的时间显然不多了,古装剧成为他们能够抓住的“最后的风口”。

风风火火出演古装剧背后,这些“偶像王子”面临的困境并不少:成名作太过深入人心,经典形象难以打破,同时刻板的“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演技能否支撑不同的角色,古装造型和现代造型呈现的不同等都是摆在其面前的难题,无论哪一点疏忽,都会成为转型道路上的障碍。仅以最后一点为例,阮经天、明道、赵又廷以及如今的周渝民都难逃质疑。

更重要的是,之前的“5人”规定也严重挤压着他们的发展机遇。有媒体爆料称这一规定导致了台湾演员戏份被减、借用化名等不规范现象,同时包含制作人员、幕后以及演员在内的5个名额被急速抢占,难以支撑台湾黄金时代催生的大批量演员,而偶像王子正是其中极为庞大的人群。

如今,惠台政策颁布,人数限制的取消成为最受关注的存在之一,这也意味着市场将公开、公平向台湾演员以及从业人士开放,打破之前的大陆为主导的限定性元素,对于北上转型的偶像王子们绝对是一条好消息,只是他们能否真正的落地生根,适应现在影视剧市场的发展,尚不好说,毕竟观众是健忘的,粉丝是多情的。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