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海探奥:自杞国——中华抗蒙第一国(之一 作者 杨永明)

 文化佳园 2020-10-15
(一)

题记:破译两次世界大战最绝密的密码
(蒙古帝国征服欧亚大陆,无论规模、
时间、还是死亡人数,与第一次世界大
战有过之而无不及,故称之为世界大战)

1987年,云南省泸西县阿卢古洞开放,我县老诗人陈天一《阿卢古洞长联》中出现了“自杞国”字样,于是我便开始追踪。两年后,我才在《三字经》的作者宋人王应麟的《玉海·历代年号类》中查到了“天瑞景星(南昭)、保天(大理)、乾贞(自杞)”三雄并列的年号排名。我欣喜若狂,似乎与自杞国同时代的王应麟老先生已经预感到了以举国之悲壮牺牲将十万蒙古铁骑埋葬在滇东高原的自杞国必然遭到报复心极强的元蒙统治者灭国灭史的残酷报复,特在此埋下伏笔告诉后人:云南唐宋史是南昭、大理、自杞三国并列史!我也预感到,把自杞国研究出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这是上天赋予我的神圣使命。以后我便马不停蹄的遍查唐宋类书,又作了大量的山野考察,特别是参与了北京大学于希贤教授考察组对300里滇东古长城的考察,发表了《自杞国,云南对外开放第一国》《自杞国与千里南方战马丝绸路》《滇东古长城是自杞国的杰作》等多篇文章,2008年自费出版专著《揭秘滇东古王国》,以后又不断的深入和完善。终于让自杞国重新登上了中国第二部国史《中国彝族通史》,并被中央电视台拍摄成了专题片《中华古王国·云南唯一的彝族部落王国自杞国》第8、9集,及《地理中国·古墟异像》。

在灿烂的滇东爨文化的孕育下

魏晋时,滇东居住着势力强大的爨部。《通典》戴:“爨本一姓,为南中望族,始显于蜀,迄晋而盛,亡于南诏。”爨部鼎盛时,其割据区域延绵二千余里,形成了“开门节度、闭门天子”的称雄局面。爨部又分西爨白蛮和东爨乌蛮,白蛮居于曲靖、宜良、澄江、滇池等富庶区;乌蛮居于昭通、会泽、嵩明、泸西、弥勒、建水、元江等林谷地带。
爨部的覆亡,与唐王朝“扶南诏以击爨”的以夷制夷政策有关。公元733──736年,诗人张九龄任右丞相、参知政事期间,代皇帝发布政令,制定了“北和突厥,南联南诏,东引契丹,西拒土藩”的周边政策。初唐时,先置姚州都督府于弄栋川,每年差兵幕五百人镇守;又置福禄州,于爨地西、南二境双管齐下,并先后置盘、麻等四十一州;继之又开步头路,筑安宁城,从而一一切开了爨地纵深。与此同时,唐王朝全力支持洱海地区的南诏蒙氏势力,统一六诏,并向东积极发展,扩充势力。望尽天涯路,一个曾称雄数百年的诸爨强族,已被割裂得支离破碎,风雨飘摇了。
也许,外部的力量尚构不成对这只百足之虫覆亡的威胁,但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正当外部大兵压境的节骨眼上,两爨大鬼主突起内讧,爨崇道杀死了南宁州都督爨归王。偏偏归王之妻阿姹又跑到南诏亲家乞援,对于早已虎视眈眈的蒙氏来说,天赐了这么一个绝妙的机会。于是,南诏便以援助阿姹之名,出动大军攻杀了爨崇道,并吞了整个爨地。这是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之事。唐朝史学家樊绰长叹道:“嗟夫!爨氏不亡于中朝之大兵,而亡于同种之姻娅;不亡于兵甲之外至,而亡于骨肉之相残。”岂不令人痛哉惜哉。
这期间,滇东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爨文化,其代表作是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并根据碑体的大小把爨宝子碑称为“小爨”,爨龙颜碑称为“大爨”。两碑同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爨宝子碑文词典雅,音韵流畅,落笔刚健,古拙凝重,康有为称赞它为:“朴厚古茂,奇姿百出”,是“正书古石之第一”。此碑现存于曲靖一中内,清末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撰联云:
奉东晋大亨环宝增辉三百字
称南滇小爨石碑永寿二千年
爨龙颜碑碑文作者为当地文人爨道庆,其文文辞古雅,词藻酣畅。书写者虽未著名,但其书法艺术却深得书法家的高度赞赏。清人阮福说:“此为刘宋以来录碑诸家所未见”,实为六朝碑版之冠。此碑为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由著名学者、云贵总督阮元于陆良荒阜之上访得,并称其文体书法皆汉晋之正传,求之北地亦不可多得,乃“云南第一古石”。爨龙颜碑现存陆良县城南之薛官堡小学内。康有为考查后,把它列为“中国神品第一”,并题诗赞道:
铁石纵横体势奇
相斯笔法熟传之
汉经以后音尘绝
惟有龙颜碑第一


爨宝子碑

 
《爨龙颜碑》,碑文书法介于隶楷之间,书法风格独特,被称为“爨体”。碑文古雅,结体茂密,虽为楷书,却饶有隶意,笔力遒劲,意态奇逸,结体多变,是隶书至楷书过渡的典型。”
爨部被打败后,南诏采取了大迁徙、大流放、大充军的政策。樊绰《云南志·名类第四》记载说:“阁罗凤遣昆川刺史杨牟利以兵围胁西爨,徙二十万户于永昌城(今保山)。乌蛮以言语不通,多散居林谷,故得不徙。是后自曲、靖州、石城、升麻川、昆川,南至龙和以来,荡然兵荒矣,日用子孙,今并在永昌城界内。乌蛮种类稍复振,后徙之西爨故地。”
唐时,东爨乌蛮有七大部落,迁之西爨富庶地后,五代时便发展成为浩浩荡荡的三十七部,史称“东爨乌蛮三十七部”,泸西地区的阿卢部发展成为师宗、弥勒、吉输等部。公元937年,通海节度史段思平借兵东方,三十七部皆助之,众十万,会于石城(曲靖),以董迦罗为军师,克大理,灭南诏,遂建立了大理国。可见,此时东方三十七部的兵力,已经到了完全可以左右云南局势的地步了。云南史学家方国瑜《云南地方史讲义》评说:“而在此后的二、三百年中,大凡云南境内大的兵事,三十七部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