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地方志

 梅香苦寒来1972 2020-10-15

柴焘熊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许多地方都将优秀的智力游戏列入了保护名录,引起了人们的空前重视。在这类玩具中,有崇明人发明的一种玩具,它就是“益智图十五巧板”,由晚清一位清官童叶庚在1862年首创。

为官清正遭革职

童叶庚(1828—1899)字松君,号友莲,别号睫巢、睫巢山人,室名百镜斋。

关于童叶庚其人,崇明县档案局的编史修志科科长徐兵先生曾写过专文介绍。在此,笔者转录他提供的一些史实:

童叶庚的父亲是嘉庆二十一年(1816)的举人,曾先后在浙江象山、萧山、青田任过知县。在其任内,他为官清正,深受士民称颂。象山、萧山的百姓建立过生祠纪念他,青田的百姓誉他为“童青天”。后亡殁在去乌程县任职的路上。

父亲在官场清正廉洁的作为,给童叶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发誓自己将来要成为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因此他刻苦努力,勤奋读书,经过“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熬,终于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考中了秀才。此时正值晚清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他通过捐纳,踏上了仕途。但是他为官清廉,不会巴结奉承上司,几年下来因得罪了上面掌权之人而获罪,最终遭革职。离开所任之地时,据当地的地方志记载,百姓流着眼泪送别他,长长的送行队伍排至郊外三里多。

光绪十四年(1888)冬,去职后的童叶庚来到了他丈人家的所在地——苏州城内吉庆街,在旁边的朱家园找了一块地方筑起了小楼,开始其暮年的生活。他喜欢收藏古铜镜,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百镜斋”“百镜楼”。最值得称道的是,他还曾发明过“益智图”。这是一种被在北京大学工作的美国传教士称之为“最富独创性的”拼板玩具。

潜心发明益智图

说起童叶庚发明益智图,崇明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童叶庚忙完了公务,信步外出游玩。在衙门附近的一家店铺门口,他偶然见到有两个小姑娘在玩一种“挑花绷”的游戏。她们中的一人把细细的绳线撑在两手的各个指间,然后由另一人“翻过”到自己的手指上,来来回回,变化无穷,煞是好看。两人玩得十分投入,童叶庚在一旁看了多时,不由受到启发。既然事物可以无穷地变幻和转换,自己何不动动脑筋,在喜爱的玩具上搞一些花头,创造出一些新东西来?于是,他回到家就动起了脑筋。

其时七巧板在民间很流行。它用正方形的薄板制成,分裁为7块。其中有大、小三角形各两个,中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各一个。玩的时候,用它可以拼排成各种图形,如人物形态、动植物形象、亭台楼阁、车船山岳等。七巧板制作简单,设计巧妙,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开发智力。童叶庚虽然也玩过多次,总觉得它还太简单,限于块数,能够编排出的花样比较少。几经考虑,他决定在七巧板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说来容易做到难啊。他昼思夜想,在方寸之间,用精确的数学比例,一次次尝试着切割各种各样的几何形状块,最终遴选出15块的一种,将这15块板排列组合,竟然能拼出各种造型,摆出各种各样的事物图样及文字。在友人中演示赏玩后,大家一致将其起名为“益智图十五巧板”。

新的游戏器具十五巧板,由两块全等的小等腰直角三角形、两块全等的大等腰直角三角形、两块全等的带直角拐角的六边形、两块全等的直角梯形、一块平行四边形、四块全等的带内弧的直角五边形和两块全等的半圆形共15块图板组成。由于这些图板具备了方、圆、曲、直、尖、斜等各种图形,便于不断组合,因此比七巧板更能吸引人,更能启发人们的想象力。

“益智图十五巧板”设计制成后,童叶庚曾率其五子,天天在一起拼排把玩。经过几年的努力,父子六人竟用它拼出了数以千计的文字。后来经过悉心整理,由其幼子童大年逐笔勾画,编创出《益智图千字文》。书中详细描述了“益智图”引人入胜的精妙玩法。当时的文人学士一致公认他的发明构思巧妙,能启发心智。就连恭亲王也十分喜爱童叶庚发明的益智图,曾拥有一套精巧的象牙制益智板,置放在一个小铜方盒里。1893年,他还为童叶庚的《益智图千字文》题写了“操觚新格”四字。据徐兵先生研究称,孟森、鲁迅、瞿秋白、张恨水等白话文名家,在他们的著作中也均提到过“益智图”和“益智图千字文”。

童叶庚还用十五巧板拼排出了不少令人惊异的图形,然后将其写成《益智图》一书,向大家推荐。以后,益智系列成了他的专利。1878年正式刻印出版了《益智图》和《益智图续图》,将这一机巧万变的游戏记录下来。1890年他又出版了《益智燕几图》,此书记载了他发明创造所传承的脉络。在《益智续图》中的下册,童叶庚还对用益智十五巧板拼出的一些字词作了详细的介绍。1891年,童叶庚又开始用益智十五巧板拼《阴骘文》。《阴骘文》也叫《文昌帝阴骘文》,是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劝善篇的一种,在中国历史上颇有影响。让人扼腕叹息的是,童叶庚在编成《益智图阴骘文》后,仅仅做了修订,并没有出版发行。这套书的修订稿,据说现正静静地躺在国内的一个图书馆古籍善本部里。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找到它,将其付印,让读者特别是少年儿童尽快读到这本益智的图书。

走出国门列“非遗”

跨进21世纪后,益智图又开始重现它靓丽的面容。北京的设计家韩思慎在2002年8月召开的“世界数学家大会”上,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作现场表演,摆玩一种多变的益智图,引起国内外人士的关注。他还根据益智图的原理,创造了一种多变益智娱乐装饰画,可在底板上拆分固设若干块拼图板块。与此同时,他还利用益智图的原理,研制出了一种可拼装的框几架。它既可做博古百宝阁,又可做拆合玩具,亦可收藏于精雅的方盒内配之玲珑玉器做礼品,集实用与欣赏价值为一体。

浙江乐清的许升龙,也利用益智十五巧板拼制出了《新编学生新华字典》中的汉字5583个。这位居住在雁荡镇白溪街的近九旬老人,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年轻时在耕作之余,还兼着村里的会计。虽然他只有小学文化,但对笔墨却比别人多了份热爱,平时没事就写写画画。60多岁时,他在一本小说上看到了益智十五巧板,就迷上了它。至今,他玩益智十五巧板已有20余载。走进许升龙的小屋,无论卧室、客厅,只要家里有空的位置,都挂满了以益智十五巧板拼排成的作品,不仔细看,还以为挂着的就是一幅幅书法作品。在拼完了《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之后,他又动起脑筋拼排《新编学生新华字典》,终获成功。

浙江温州的陈方更是下了一番苦功,用益智十五巧板拼制出了《中国百代人物故事巧板百图》《百鸽迎回归》《百鸽迎奥运》等。尽管他将这些图案以自己的号“梅园”,命名为“梅园巧板图案”,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它源自童叶庚的益智图。

2009年冬,童叶庚的曾外孙、第三个孙女童启祉的儿子刘慈俊博士(加拿大华裔科学家),将他的母亲和姨母传给他的“原刻初印”《益智图》《益智图千字文》和《睫巢镜影》刻录成光盘,分别赠给了崇明县台办、档案馆、文化馆。崇明县文化部门当即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并于2012年成功地使益智图被列入智力游戏类的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慈俊博士则成为益智图的代表性传承人。

我们呼吁有关部门能大力开发推广“益智图十五巧板”的玩具,因为它对于开发孩子智力、延缓老人智力衰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都是有好处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