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孩子慢慢来,可能改变一生轨迹

 皓哥儿 2020-10-15

生活不是赶路,是感受路。

这一句话,被一个2岁7个月的小男孩诠释得淋漓尽致。

他每天出门都不算太晚,但是却经常最后一个到达托班。

因为,他要趴在门缝里看看人家的院子。

数数地上被踩扁了的小蚯蚓。

瞅瞅从树上掉下来的枯叶。

踩踩雨后的小水坑。

和断了角的小绵羊打招呼。

还要时不时地往回走走。

每天路上,他都喜欢去仔细感受路上的一切,想必在他的认知里,这个世界是丰富且有趣的。

而给予他这些机会和时间的,我猜也是一个舍得让孩子慢慢来的好妈妈。

是她的不着急,让这个世界上更多有趣的点滴,被孩子看见、听见、遇见。

静下心想想,我们有多久没有陪孩子这样静静地、慢慢地,看看脚下的落叶,听听树梢的鸟鸣,感受指尖的微风。

我们总是催着孩子去上课,催着孩子去补习班,催着孩子吃饭,催着孩子睡觉......

他们的生活,彷佛只剩下了一个个父母给挖好的坑位,他们只需要定时定点按照我们设定好的流程去就位,就可以了。

有时候,是该停一停,让孩子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耐心陪伴  让孩子能够慢慢来

儿童绘本《安的种子》中有一段话让人动容:“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家长理解孩子的慢,才能更好的陪伴成长。

耐心陪伴,不是兴起之事,而是朝朝暮暮。放弃成人世界的急功近利,用心对待每一刻。事实上,很多孩子内心是愿意独立完成生活琐事的,比如晨起穿衣洗漱,只不过很多时候,家长为了赶时间,牺牲掉孩子慢慢学习的机会。在大人看来高效才是重点,但对于孩子,学会扣一粒扣子,分清左右鞋,足够他们高兴一天,并且在慢慢来的过程中,孩子的信心逐渐增大,他们会更乐于挑战新事物。

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你会发现孩子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具洞察力的人。比如当带孩子回家时,匆忙赶路是大人一贯的行为,而孩子们往往东张西望,走得很慢。请不要催促,孩子正观察周围环境,他会告诉你门口的树开花了,蚂蚁正忙着搬家,楼下的野猫生了三只小猫……一点一滴的变化,他们都能敏锐捕捉到。所以,请给他们足够的耐心慢慢成长。

适当引导  让孩子学会慢慢来

孩子能慢慢来,是有耐心的体现。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的父亲为了让他从小就明白耐心的重要性,特意给他题了“滴水穿石”的条幅,告诫童第周世界上没有穿不透的顽石,只有不能坚持到底的人。父母的引导很重要,对于不会“慢慢来”的孩子,父母应该培养他们的耐心。

当老师布置了一项孩子无法独立完成的作业,家长会亲手帮孩子完成,这样是不利于培养孩子耐心的。首先孩子都有有畏难心理,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学会利用工具,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比如画小动物,我们可以先搜集图片给孩子看,让他观察,然后引导孩子逐步分解身体构造,一步一步画。第一次可能差强人意,但不重要,起码他已迈出第一步。

发掘兴趣  让孩子体验慢慢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会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持续投入。安吉娜·米德尔顿在《美国家庭的卡尔·威特教育》一书中介绍了一种耐性训练法,就是利用兴趣,来培养孩子的耐性。

书中的小男孩不喜欢读书,但喜欢沙漏这种玩具。父亲便跟儿子约定用沙漏来计时,陪儿子一起读故事书,沙漏漏完儿子才可以玩耍。儿子很高兴的答应了。一开始儿子的注意力在沙漏上,沙漏一漏完就去玩耍。但是父亲没有气馁,数次之后,儿子渐渐被故事情节吸引,注意力从沙漏转移到故事书上,看故事的时间越来越久。

父亲通过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反复多次地稳定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习惯慢下来看书,也就提高了耐性。在孩子耐不住性子的时候,家长利用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来稳定他们的注意力,让孩子能够安静坐下来体验耐心所带来的成就感。

一朵花的盛开,需要阳光雨露长久地滋润。

家长不仅要培养孩子的耐心,

自身也要克制住脾气,做一个优秀的榜样。

让孩子慢慢来,用耐心成就梦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