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七岁的喜欢,终将成为七十岁的最爱

 忆茶阳风物 2020-10-15

“我还记得十七岁那年见你第一面的惊喜,那种感觉,永远都不会忘记。”

“你走的这几年,我阅遍山河,觉得人间值得。我想,十七岁的喜欢,终将成为我七十岁的最爱。真的很想你!”

鼻子酸酸的,看这两段文字,感动坏了!身上的荷尔蒙“蹭蹭蹭”往上涌。

那个十七岁的少女李清照,她是“青梅少女”“秋千少女”“划船女孩”“插花女孩”……她的生活,她的爱,她的诗情,风花雪月,言笑晏晏,一路在喜剧中温情脉脉地开场。

只是,人生易变,阴阳两隔,失国失家,大病一场。彷徨自怜,不幸遇渣男,贪的是她用爱情用生命且穷毕生之力守护的金石古董。一场闹剧,百日再婚,九天牢狱。

李清照的人生,上半场是喜剧,下半场是悲剧。悲悲喜喜,喜喜悲悲,从“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待后来,一切都成了回味——“十七岁的喜欢,终将成为我七十岁的最爱”,“没有爱情的人生,就像盼不来黎明的长夏”。

“十七岁的喜欢,终将成为我七十岁的最爱”,“没有爱情的人生,就像盼不来黎明的长夏”——这是喜欢揣摩古人心里的历史作家历史的囚徒,在《历史的荷尔蒙3:古人的浪漫与孤独》(历史的囚徒/著,长江文艺出版社),所写的有关宋代才女李清照的两篇文章,读起来甚让我喜欢。书中还写到李清照身上的荷尔蒙,不是一味柔弱,其实也特彪悍,她在安葬完赵明诚,一路追赶南逃的宋高宗赵构,只是想把夫妻俩收藏的文物献给国家,她一个人“彪悍”地追了两年,一如她对赵明诚的爱一样执着,不乏浪漫,却也注定孤独。

不乏浪漫,也有孤独,人从来就是个矛盾体。作家用诙谐和激情,还原历史深处古人的浪漫与孤独,将过往人物超绝豪迈的的诗酒盛情、不为人知的非凡遭际一一道出,既写杀伐、夺位的泠泠鲜血,也说友谊、爱恋的温情脉脉。

每一个成名的古人身上,都散发着浪漫和孤独的荷尔蒙;每一段历史古迹,都散发着独特的荷尔蒙!书中写了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李清照、孔融、曹操等不同人物,不管这个古人是哪个行业的,他们都是靠自己的个性留在这个历史上的。比如说,李白是一个狂妄清高之人,喜欢炒作;杜甫是一个低调内敛的人,但也又谨慎小心;白居易一天不骂别人的话,他就不开心。对了,还有孔融。

“神童”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很多人只限于这个故事。书中有篇“双面孔融:从暖男到杠精”,从孔融是中国历史上年龄最小、名气最大的网红,写到他如何从一个神童变成杠精。孔融先是跟董卓,后来又跟袁绍、曹操作对,最终导致祸及家人。作家分析说,孔融特别有才华,特别有骨气,但是也特别的自负,因而造成了他最后人生的一个悲局。

从古人的情绪入手,解读他们的生命历程和所作所为,正如历史的囚徒所说的“我觉得古人身上的荷尔蒙,是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来到现在,可以激发我们现代人身上的荷尔蒙。”的确,人生坎坷,生活困苦,古人仍然能够保持自己的善心,有自己的一份追求。古人身上的这种荷尔蒙气质,对今天的我们,应该是有种特别的激励吧。

赏读
这样的意大利,你如何不爱?

世界永远不是完美的,意大利人说:爱这不完美的世界。那么,请放下偏见,跟随《意大利何以成为意大利》,让我们重新认识意大利。

《意大利何以成为意大利》([英]杰里米·布莱克/著,未读·思想家/天津人民出版社),是英国历史学家杰里米·布莱克多年治学和游历的厚积薄发之作。书中借鉴了历史上大量的旅人日记、回忆录和信件,以浅显的文字解说了意大利两千多年的过往,从罗马崛起到被奴役的统一国家,到20世纪的法西斯政权,再到现在的共和国;从饮食、时尚与艺术、建筑,再到风光怡人的周边岛屿,考察了意大利文化影响力的来源,探讨了历史事件的起因和影响,以及至今存在的观念分歧,深刻地揭开意大利的前世今生。

这是一部鲜活的意大利历史。全书着重“演变”,却并非单纯执着于历史细节,而是通过关键线索,意大利当下的争端与历史遗留问题之间的交锋,梳理出意大利从过去到现在的“演变”脉络,而且瞩目意大利的今天和未来。

你有多大的好奇心和窥探欲?

好奇是人的天性,但复杂的事物,费脑筋,常常还一头雾水。但现在不用担心了,“科学怪咖”兰道尔·门罗,写了部给所有好奇者的复杂事物极简说明书 ,可以满足5~105岁人类的好奇心以及我们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和窥探欲。

加热吃的的电波盒子(微波炉);围着太阳转的其他世界(太阳系);构成世间万物的各种小玩意(元素周期表);在你体内装着很多水的小袋子(细胞);能把城市烧光的机器(核武器);写字的棍子(水笔和铅笔);高高的路(桥)……在《万物解释者(畅销升级版):复杂事物的极简说明书》([美]兰道尔·门罗/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兰道尔·门罗用小学生都能看懂的文字加大幅图解,以严谨的科学家态度解释了世界上常见的有趣又难懂的45种事物,让读者跟随好奇心享受重新发现世界的乐趣。

【类别 原创】

记者  潘小娴

【编辑 橙子鱼】

图由出版社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