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杨杰博士:中医如何对肝癌进行分类?治疗方法是什么?

 中医博士杨杰 2020-10-15

中医如何对肝癌进行分类?治疗方法是什么?

中医将肝癌分为气滞血瘀型肝癌、肝胆湿热型肝癌、肝肾阴虚型肝癌、脾虚湿困型肝癌四种类型。

(一)气滞血瘀型肝癌

气滞血瘀型肝癌,症见胁下痞块巨大,两胁窜痛或肿痛,胁痛如锥刺,胁痛引背,固定不移,拒按、入夜痛剧,胸闷腹胀,纳差,恶心,呃逆嗳气,大便溏结不调,倦怠乏力,舌苔淡白,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舌边尤甚,脉沉细或弦涩。

气滞血瘀型肝癌,治宜疏肝理气,化瘀止痛,佐以健脾。方选复元活血汤加减。

(二)肝胆湿热型肝癌

气滞血瘀型肝癌,症见两胁痞硬,刺痛不移,发热汗出,心烦易怒,身目发黄,口干苦,恶心,纳差,腹部胀满,溲赤便干,舌苔黄腻,舌质紫暗,脉弦滑或滑数。

气滞血瘀型肝癌,治宜清利肝胆湿热,泻火解毒,佐以活血化瘀。方选茵陈蒿汤合鳖甲煎丸加减。

(三)肝肾阴虚型肝癌

气滞血瘀型肝癌,症见胁肋隐痛,头晕目眩,肌肉酸痛,皮肤巩膜黄染,形体羸瘦,纳差,腹胀如鼓,青筋暴露,五心烦热,口干,盗汗,入夜尤甚,小便短赤,甚则呕血、便血、肌肤瘀斑瘀点,舌红少苔或光剥有裂纹,脉细数无力。

气滞血瘀型肝癌,治宜滋阴柔肝养血,清热疏肝。方选滋水清肝饮加减。

(四)脾虚湿困型肝癌

气滞血瘀型肝癌,症见神疲乏力,纳呆消瘦,腹胀腹满,胁痛肢楚,下肢水肿,四肢无力,小便清长,大便黏滞,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或濡。

气滞血瘀型肝癌,治宜益气健脾化湿,解毒祛邪。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

结合肝癌发生演变的不同阶段病理特点,予以疏肝理气解郁,益气健脾和胃,化瘀止痛为主,配合清热利湿,滋阴柔肝养血,消积散结等方法,以期减少现代医学治疗过程中引起的毒性反应,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