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庐山烟雨浙江潮:苏轼的这首诗,将庐山和钱塘江都写进诗中,四句诗有两句一模一样,庐山和钱塘江潮水,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小话诗词 2022-01-18

在苏轼文集中,描写庐山和杭州的诗篇可说不少,尤其是苏轼初次登上庐山时,他一连写下五首描写庐山风景的诗篇。

原来宋神宗元丰七年 (1084) 三月,苏轼在黄州接到朝廷新的任命书,到汝州任团练副使。四月,他告别黄州赴任,经过江西九江的时候,他游览了了庐山,一来是寄情山水,二来是借山水消除因工作为他带来的疲劳。

(北宋画家李公麟画作·金山寺苏轼画像)

苏轼此次游览庐山,还写下了一篇极具风采的游记《记游庐山》,这篇游记文以诗贯,诗以文缀,诗文珠联璧合,这篇游记既有散文行云流水的韵致,也有诗歌的韵味,吟咏诵读中,起伏抑扬,宛转别致。

苏轼的《记游庐山》,在自如潇洒的散文行笔中,和之以透彻妙悟的灵趣诗章,行止之优柔,跃然纸上,曲尽妙传庐山之美。这篇游记从此和庐山一样,优美灵秀,成为赏心悦目、引人入胜的美文,文与景共美而名扬四海。

(赵孟頫画作·苏轼绘像)

《记游庐山》的诗文结合

将这篇游记文翻译成白话文,大致的文意是这样的:

苏轼刚到庐山时,呈现在眼前的景象是山谷奇异而秀丽,这样奇异的景色是他平生从未看到过的,接踵而至的山形和景色让他的两眼几乎是应接不暇,于是就产生了不想要作诗的念头。

沿着山路缓缓而行,他不久看到了山中的僧人,他们都说“苏子瞻来了”。于是苏轼便不自觉做了首绝句:“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但他又暗笑前面说的荒谬,又再做了两首绝句,第一首写道:“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第二首写道:“自昔忆清赏,初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当天,有人把陈令举的《庐山记》拿给我看,我便边走边读,看到其中说到唐代诗人徐凝、李白的诗,不觉好笑。

(注:李白写的关于庐山的诗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望庐山瀑布》,原诗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徐凝的诗是《庐山瀑布》,也是一首关于庐山的,原诗写道:“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一会儿到了开先寺,寺中的主持向苏轼要诗,于是他又作了一首绝句:“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诚然,苏轼以才华横溢出名,对于前人徐凝描绘庐山瀑布的诗作,苏轼自然是看不在眼里的,这当然与才情高下有关。不过话说回来,徐凝描绘庐山瀑布的这首诗其实也是不错的。

苏轼在庐山山南游历有十多天,他被庐山景秀奇异的风光所吸引,认为庐山景色很优美,不能用语言描述完。若从中要挑选最好的,那就不得不说漱玉亭、三峡桥,所以做了这两首诗。

(庐山风光)

最后他又和朋友一起游玩了庐山脚下的西林寺,在西林寺的墙壁上他又题写了一首绝句《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认为他写庐山的诗,以及对庐山的认知都汇聚在这首《题西林壁》的诗中了。用苏轼的原话说就是:“余庐山诗尽于此矣。”

尤其是诗中最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它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恐怕毫不夸张。

(苏轼《题西林壁》·诗意图)

苏轼首次观潮后写下的诗篇

后来,苏轼到杭州做官时,曾亲眼目睹了被誉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于是写下了一首描绘钱塘江潮水壮观气象的诗篇《催试官考较戏作》,原诗如下: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钱塘江大潮)

苏轼晚年对庐山和钱塘江的认知

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苏轼从海南遇赦北归,北归途中,经过江西庐山与浙江杭州,已是人生暮年的苏轼又写了一首诗,将江西的庐山和杭州的钱塘江两处著名的景点融进了一首诗中,此诗就是《观潮》。

(海南儋州市东坡书院·苏轼雕塑像)

或许随着苏轼人生阅历、见闻的增加,以及经过了多年的仕途生涯的沉浮,他在诗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很特别,诗作充满人生哲理和感慨,原诗如下: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首诗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全诗一共四句,第一句和第四句竟然没有改动一个字,也就是说第一句就是第四句。虽然诗句重叠,但是诗意却又不尽相同。

这是一种大彻大悟以后的境界。庐山风景太美了,钱塘潮非常壮观,这一辈子没有去的话,死了都不甘心,非去不可。

诗人的言外之意就是他终于亲眼看到庐山烟雨与钱塘江潮水的景致,却发现过去的冲动妄念不过如此、并无惊奇,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庐山烟雨浙江潮”,原来世间的万物竟然是这样的道理。这使人联想到《五灯会元》所载南宋黄龙派青原惟信禅师的段著名语录:“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从苏轼《观潮》诗的诗意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庐山的风景和钱塘江潮慕名已久,诗人魂牵梦萦的地方,这也难怪苏轼早年曾流连于庐山烟雨和钱塘江的大潮,从而留下一首首动人的诗篇和优美的游记。

如果苏轼不能身历庐山之境,一赏烟雨迷濠之奇;如果不能目睹钱塘江潮,一看它万马奔腾,势撼山岳之壮,真是辜负此生,千般遗憾,难以消解。

(影视作品中的苏轼形象)

可是苏轼后来攀登庐山,出任杭州刺史,饱览了庐山的烟雨,欣赏了一年一度的钱塘江潮,反倒觉得:客观的景物究竟是旷世稀有还是平淡无奇,也不过是自己主观意识的驱动。烟雨的聚散飘忽,江潮的自来自去,似乎不再那么激烈澎湃,不过是风幡不动心妄动。

苏轼的这首诗确实是非常有禅意的,庐山烟雨与钱塘江大潮在苏轼早年的人生认知和晚年的人生认知中,其实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人生的感悟和境界也不一样了:最初的山水是纯自然的山水,而大开悟时的山水已经是禅悟的山水,禅与自然合而为一了。

苏轼借《观潮》为题,以禅理入诗,他在经历过宦海沉浮,经历了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坎坷之后,产生“及至到来无一事”的禅语,也是烦恼即菩提的真实价值。

全诗抒写了一种经历妄念躁动,转而豁然超越的思想,有佛家的禅宗情调。苏轼在诗中说的“及至到来无一事”,就是把自己妄念看清,恍然看清自己之后,细想这与苏轼当初没有亲临庐山和钱塘江时的各种期待、各种遗憾相比较的话,就又显得不是那么回事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