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势终完美的陷阱

 新用户16315081 2020-10-15

【本文为股林浪子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周二文章提到缠论作者说“关键不是什么中枢、走势类型,而是走势必完美,这才是本ID理论的核心。”

缠论原文第17课直接以《走势终完美》为标题,专门用了一课讲这个概念。作者在文中阐述道: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终要完成。用更简练的话,就是“走势终完美”。

走势终完美和走势必完美这两个词是一个意思,在网上可以看到很多人对这个概念的认知是有问题的,实战时很容易掉进“走势必完美”的思维陷阱。

“走势必完美”究竟何意?为什么作者说它是缠论的核心呢?

缠论作者在第17课提出“走势必完美”概念,实际上是为了引入“中枢”定义,以及基于中枢的“盘整与趋势”两个定义。

一个可持续交易的品种,其走势不可能“朝上走完后就一直朝下走(或正相反)”,意思是不可能没有第三次反向运动。

缠论认为,必然发生图中那个第“3”段。这道理本身很简单:一个运动的事物,比如抛个篮球,不管是朝上抛出后落地,还是朝地面抛下后弹起,都不可能一直处于“2”的状态就不改变了。

既然这个“3”是天经地义要发生的,所以才有缠论中枢概念的提出。

这个“3”与“1”如果有重叠区间就是缠论中枢,如果没重叠,那么迟早会有“5”和“3”重叠,或“7”和“5”重叠,总之,一旦重叠就产生“中枢”。

缠论中枢成立了,才有包含一中枢的“盘整”和包含两个及以上中枢的“趋势”定义的成立。

从这个角度讲,缠论的核心确实可以说是“走势必完美”,因为没有那个必然发生的“3”,整个缠论技术理论体系将不复存在,但它只是缠论理论的核心基石,并不算是缠论用来交易的核心技术。

私以为,缠论交易技术的核心是“背驰”。没有背驰,何来交易机会?

不过,缠论所说的“走势必完美”对实战还是有指导意义的。

我们结合走势必完美概念,来看看缠论技术理论的整体脉络:

1.任何类型的走势都会完成,完成以后都必然转化为其他走势类型。不存在“上涨+上涨”、“盘整+盘整”或“下跌+下跌”这样的走势连接,否则趋势就还在原有趋势中,盘整也依然继续在盘整中,都算走势类型尚未完成。因此只要完成了就必然转化为其他走势类型。

2.任何已完成的走势类型,都必然包含至少一个缠论中枢。因此一个走势类型不是“盘整”就是“趋势”(其中趋势分为上涨和下跌两种),而如果一个走势还没有形成中枢,还差个第“3”段来构成中枢,那这个走势就是未完成的

先说上面第1点“任何走势类型完成后会转化为其他走势类型”

以下跌为例, “下跌”完成后将转化为“盘整”或“上涨”。不管后面会怎么演化,当通过次级别下跌背驰确认前面下跌走势完成的当下,见底起来图中那红色一笔是被保证的,所以红色一笔的起点就是买点,也就是缠论一买

“上涨”完成后对应“盘整”或“下跌”,盘整完成后对应 “上涨”或“下跌”(各占50%概率),只有“下跌”完成后对应 “盘整”或“上涨”都是有利可图的,所以缠论的买点都发生在下跌结束后。如果发现是“盘整”那么就在中枢震荡高点离场,如果遇到了“上涨”那就会获得更好的收益。

再说上面第2点“任何完成的走势类型都包含至少一个中枢”。

上图中红色一笔起来后再向下一笔,通过观察次级别向下走势的背驰完成,如果这向下一笔没创新低则构成缠论二买。因为红色一笔上去再一笔下来,还缺一个第“3”笔上,虽然不能保证这个“3”走得有多远,但这个“3”也是被缠论所保证的,有了这个“3”才可能形成缠论中枢,有了中枢才能完成缠论的一个走势类型。

那如果后面这笔下来创了新低呢(即前面一买失败)?那就看是否与形成前面一买的那一笔下相比背驰,如果背驰就是线段背驰,这时再通过最后一笔下的次级别下跌走势背驰进场,就回到了缠论一买的逻辑里,后面依然可以保证有一笔上,而后面这笔上完如果不够强就可以先出来。

我们前面说过即便一买失败也不代表会亏钱出局,后面这一笔上完后有可能会比前一买的入场位置高,所以出局时是有利润的,如下图。

同理,缠论三买也被理论所保证了。下图中可以看到,“1”一笔向上出中枢,如果再一笔下“2”的次级别回调走势结构完成并背驰,则必然有“3”这一笔上。这道理与一买、二买是一样的。

这就是“走势必完美”的理论价值,它保证了三类买卖点的成立

很多人误解了走势必完美,以为股价必然会完成一个什么样的走势才叫“走势必完美”,而实战中一旦走势与他预期的“完美走势”不同就傻眼了。

要清楚一点:三买后一笔上(上图中的“3”)并不能保证创新高,这一笔上完之后,究竟是进行新中枢的构筑,还是最终又掉回下方中枢,都是不可预知的。

那有些人可能会问了,这样岂非每次只能做股票的一笔上?做中长线总不该这样做吧?其实,把上述原理放到大级别图形上去看,做周线一笔上、月线一笔上乃至季线一笔上,其时间跨度足以称得上中长线了,道理相通。做大级别一笔上,依然是在次级别或次次级别去找三类买点入场或加仓。

针对日线图的操作来说,当发生三买后,股价能否创新高或新高是否背驰等,有多种走势可能性,中长线投资者应如何操作应对

按照缠论技术来讲,不创新高或新高背驰,可以考虑减仓,但如果看好该股中长线升势,不想操作小级别的卖点,那么在次级别卖点发生后是可以选择不操作的,耐心等待生成新中枢再说,或确认本级别升势动力不足再考虑减仓。

三买之后的股价走势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情况最强,三买后一笔上不背驰,再一笔上完线段背驰后才在高位开始构筑新中枢。这种走势对于中线操作者来说,可以不管次级别的上涨背驰和随后的短期调整,也就是不操作。实战中为了倒点小差价反而会打丢强势股。

第二种情况次强,三买后一笔上形成了线段背驰(或不创新高),然后就在这个区间开始构筑新中枢。这种情况可以在次级别上涨背驰减仓,短调之后回补,如果没把握就不操作。

第三种情况最弱,三买后一笔上不仅背驰(或不能新高),随后下跌一笔比前面强,反弹一笔上比三买后那一笔上更弱,这时就是二卖了,遇到这种情况肯定先退出,因为这基本意味着前面这个三买很可能会失败。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三买失败。即三买发生后根本没有一笔上,直接就掉进下方中枢里。这种情况其实是三买的判断失误,也就是上出中枢后,该股的回撤还没有完成,就误判其完成了。例如,上出中枢一笔完成后,展开回调一笔,次级别上观察它完成了一中枢盘整下跌背驰,这时又在本级别三买位置,那么就可以进场。但结果该股并未开启反弹,而是继续向下构筑下跌的第二个中枢,也就是说次级别“一中枢盘整下跌”升级为“两中枢趋势下跌”,而这个次级别趋势下跌直接就打回本级别中枢内了,也就是根本没有三买。

遇到这种情况,有两种处理方式:1、观察到“假”三买进场后股价没有发生三买后应有的强势上涨,就先离场,这是主动防御;2、等打回本级别中枢这一笔下完,在反弹一笔上完离场,这属于被动防御,也就是止损。当然,运气好的话,后面这一笔反弹是有可能高过“假”三买进场那个位置的,那就不会发生实际亏损,但依然要离场,因为三买失败了。

总结下“走势必完美”的实战指导意义

A.既然任一走势类型必然完成,那么从实战角度讲我们就可以去交易那个“未完成段”,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第“3”段。

上图中下方画的是三段连续的次级别走势示意。三段中任何一段走势可以是线段,可以是盘整,也可以是趋势,这个需要实战中观察,不可事前在心中设定。

B.既然任一走势类型完成后必然转化为其他类型的走势,那么实战中我们就可以去交易那反向的第一个次级别走势。即下图中红色虚线所示走势段。


至于次级别的上涨走势能不能演化为本级别乃至更高级别的上涨走势,这个是跟踪出来的,涉及到缠论“走势的生长”概念,在本号《股价走势似花开花落》一文中已介绍过。

下跌趋势发生背驰后虽可对应上涨趋势或盘整(关于背驰后的转折有三种情况,可以参看缠论原文第29课《转折的力度与级别》),但这里有个关键点:可以有上涨趋势或盘整,但不一定是本级别的,有可能是次级别的,这需要在实战中去观察后续反向走势的力度和生长情况。

摘录两段缠论原文:

第69课:如何才能完美,在理论的框架下,只有极少的可能,而这些可能,就成为综合判断的关键条件。然后根据各级别图形的未完成性质,就可以使得走势的边界条件极端的明确与狭小,这对具体操作就是极为有利的。注意,这可和概率无关,是百分百的纯理论保证,最终所依据的,就是在本ID理论最早反复强调的走势必完美原则。

第102课:区间套的方法,就是走势必完美的一个重要的应用。有了区间套,买卖点的精确定位才有可能,也就是说走势必完美的存在导致了买卖点可以精确定位,这显然是操作中最牛的一种方式了。

其实“走势必完美”保证的就是缠论的交易机会。

一定要搞清的是,实战中把握这些机会虽可获利,但这些机会并不能保证获利空间的大小。换言之,交易者心中一定不要预设后面“完美的走势”是什么样的,那就成了一根筋。

在任意一个买点介入后,仔细观察次级别的走势完成情况,如果次级别走势已上涨背驰了,但在本级别走势中却没有达到理想的上涨幅度,这时就要退出。

介入一只股票后,后面的走势是强还是弱,通过观察次级别走势结构是完全可以判断的。

“未完成段”的走势可以多种多样,线段、盘整或趋势都有可能,我们可以预想该股走强应该怎么走,如果怎么走就表示走弱了,并分别对各种可能的走势做好应对策略,这种方法就是缠论的“不测而测”。

缠论作者反复强调“当下”,反对“预测”(上帝式思维),却又说“最高明的预测是不测而测”,后面会撰文专门来探讨“不测而测”的含义和做法。

今天聊“走势必完美”这话题的目的是纠偏。

反对这个理论的人认为走势既然不可预测,哪有什么必然会完美的走势?说这话的人显然并未正确理解“走势必完美”概念。

信服这个理论的人如果没有正确理解其真义则又会掉入“预测”的陷阱里。

真正理解了“走势必完美”后,这个概念其实是“无用”的。它不外乎就是缠论技术理论的一个论证过程,而实战中最常用、最重要的缠论技术却是:

走势类型的分解、背驰和买卖点的判断,分清操作级别并用区间套来提高胜率

级别和区间套、背驰和买卖点的判断,本号分别撰文讲过,应该不难理解和运用。真正比较困惑初学者的往往是“走势类型的分解”在实战中的运用。

虽然我们都知道走势类型就只有“盘整”和“趋势”两种,也知道它们是依托“中枢”来判断的,而中枢则由“笔或线段”构成,但在实战中,股性的不同造成股价走势五花八门,特别是一段正在运行中的未完成走势,其走势类型分解时既要结合前面已完成走势类型来综合分析,同时还要结合当下的走势变化来重新做更合理的划分,很多学缠的人就绕在这里了。

走势类型的分解,是走势完全分类的动态运用,涉及到缠论同级别分解走势的多义性等概念,以前觉得这些概念不是特别重要没打算讲,现在想想这和实战还真有关系,后面会撰文来讲。

分享知识,就是分享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