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欣赏|壁之虎

 拓荒牛550 2020-10-16


尚书房发过诗词,发过小说,发过散文,还真没发过这样的文章。本是平常人眼中的平常事,作者却是另一种口气、另一种笔法、另一种视角,把一个小小的壁虎写了个不亦乐乎。作者观察生活的视角独特细腻,古文功底深厚,让我仿若重回中学课堂,留连跟随老师抑扬顿挫朗诵隆中对的美妙时光。故览之,悦之,遂发之。

壁之虎

夜读西窗,有壁虎来访。

壁虎,“大虫”之小者也。四足长尾,状如蜥蜴,常现于庭外灯影之中飞蛾缭绕之处,以猛似虎、贴于壁而名之。无知少年,常抓于地上,断尾取乐,今思之歉然。日忽忽而逝,不觉渐入中年,观壁上之虎,有触于心焉。

虎之于壁也,颌、胸、腹、尾莫不紧附之。四肢短小,前肢犹短,止有四趾,趾端稍粗,与腿略呈五星,后趾稍长,五趾,状似梅花,趾中横纹,端有微爪,便于附抓也。长尾过于躯干,渐次细之,其稍常左右摆动,意似惬。正观其身,土色,背有纹饰,色稍重于腹,隔璃观之,内脏隐约其间。

虎之静也,引而不发,龙盘虎踞,与壁一体,不易察觉,然蛇首而三角,圆目而瞠视,近距观之,不寒而栗焉。

虎之扑也,于直壁之上,瞬息而动,有雷霆雨骤之势,其迅猛之势,敏捷之姿,直不下真虎尔。

虎之食也,跃然逼之,身至嘴开,屏息而视,火石电闪之际,而蛾已入口矣。偶或不中,即行追捕,光滑者莫过于玻璃,然其跳跃腾挪犹胜平地也,俄而得之,大口数张,虫入腹中。慨然而叹之,数厘米之虫,有如是之猛者乎?

亦有失利之时。有虫曰椿橡,俗名臭大姐,行动略迟缓,然绝技在身,无惧天敌。壁虎一扑既中,正欲食之,忽吐之不迭,头首剧烈摆动,俨然初岁小儿,误食酸檬之状耳。

虎之生也难,少无亲养师授,全凭己之足口,不断磨砺补食之能,无日不谙习之,无日不精进之,是以精湛如斯。

虎之生也艰,囊时遍布神州之猛虎,或为武松所毙,或为垦荒所驱,或迫入异域,消散怠尽矣。其栖于园中者,身置于狭域,食乞于伺者,俯首贴尔,任人摆布,威风尽丧,中有不忿,身扑“母虎”,峥嵘微露。

悲夫!新疆虎之绝,于今者百年,少闻哀之者。数量最多之华南虎,林下已难觅踪迹。虎之巨者在东北,然仅存二十余头,倘不尽为我有。

哀哉,中华之虎,正如国学之师,孔孟以降,历朝历代,鸿学巨儒,层出不穷,至而今,谁复当之?

所幸,壁之虎犹存,虽不能啸聚于山林,尚可称雄于窗前。窗前方寸地亦不易,勤磨手中笔,勤砺胸中气,时时勤拂拭,少使惹尘埃。

隆中答对之前,划粥割齑之时,横戈待旦之际,也是这窗前,时空换了人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