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了快半年后才知道,原来住在我隔壁很和睦的艾克希娅一家是重组家庭。艾克希娅告诉我说,两个孩子的生父住在奥兰多,她和现任丈夫卡洛斯在女儿8个月大的时候才生活在一起。我说根本没看出来。艾克希娅很骄傲地说丈夫对她的孩子们视同己出,所以孩子们叫他爸爸,完全把他当做亲生父亲。 我称赞说卡洛斯是个好丈夫,周末总看到他在修车、修摩托,帮妻子做饭甚至还帮我打扫门前等。艾克希娅完全同意我的评价,笑意盈盈地看着丈夫,伸出胖胖的手去爱抚丈夫的脸说:I love him. I love him so much. He’s my good husband.(我爱他,我非常爱他,他是我的好丈夫。)憨憨的卡洛斯有点儿不好意思,但也是一脸幸福的陶醉样儿。夫妻俩人都很好,他们信奉天主教。周二有时会请教会的人来他们家做祷告,每每这时,艾克希娅都会提前告诉我,并为即将打扰到我而道歉。他们的儿子名叫耶稣(Jesus),我也是反复追问后才确定的。艾克希娅说,儿子一岁的时候得了很严重的病,她向上帝祷告说,如果孩子病好了,她就让孩子叫耶稣,因为耶稣是上帝之子。后来儿子果然病好了,于是艾克希娅就依约给儿子起了这个名字。但我每次叫他的时候都有点儿战战兢兢。 卡洛斯旁边的那家邻居来自墨西哥,妻子外出工作,丈夫整天在家,种得一手好花。那天碰到他们家大女儿,才搞清楚他们家的成员关系:总是在院子里跑着玩的两个小孩子,6岁的女孩和4岁的男孩原来不是兄妹而是两代人:小女孩是她的同母异父的妹妹,男孩是她自己的儿子,也就是那两口子的外孙!原来也是个重组家庭。 左边隔壁快快乐乐的路易也是离了婚,前妻带着儿子嫁给了一个医生。有一天艾克希娅指着一位穿着花哨的老太太说:这是路易的女朋友。我真怀疑自己的听力有问题。这个算不上漂亮的美国老太太,皮肤松弛,毛孔粗大,胳膊和手背上已长出了老年斑,看上去将近有60岁,而英俊的路易才40多出头啊。尽管她穿着绚丽,指甲和嘴唇染得鲜红,时常穿着花短裤,露着还算修长的大腿,但仍然难掩岁月的沧桑。后来才知道她比他只大九岁。有时她洗完澡,头上裹着浴巾,坐在门口吸烟,给我看她儿子和孙子的照片。她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年龄,对于当了祖母也很骄傲。她也不是总过来,路易说她在别处有房子,有猫和狗需要照顾。谈起他们的交往,路易说他搬到这里来之前与女朋友做邻居,一来二去就熟悉了,相爱了。女朋友比他有钱,丈夫早已去世。但她的儿子、儿媳不太同意他们的交往,甚至还吵过架。他不在乎女朋友比她大,他们相爱,这就够啦。我们在屋外聊天的时候,路易常时不时亲吻女朋友的额头、面颊和稀疏的发际。后来听到他俩在院子里低声争论,仿佛为钱。然后路易说他跟女朋友分手了。我说他还年轻,以后可以找到更合适的人结婚。他眼睛一瞪:谁要结婚?这是一个疯狂的世界(a crazy world)!后来才知道,原来他前妻的丈夫有了外遇,也要和他前妻离婚了,希望他增加儿子的抚养费。 住在前面小区的佐伊是个校车司机,我上课下课在路上不时会碰到他,他坐在驾驶座上老远就伸出胳膊跟我招手。他与路易很熟,经常过来聊天。他总是干干净净,穿着得体,很绅士的样子。他也离了婚,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已经23岁了。每隔两、三周他就会去奥兰多看望自己的母亲,而他的母亲也总是一会儿一个电话,追逐他的行踪,把他当小孩子看,搞得佐伊有时很不耐烦。我从自己的经历告诉他:母亲都是这样的,总想了解孩子的一切,不管他有多大。他无奈地耸耸肩,摇摇头,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佐伊时常会感慨生活单调无聊,周末闲来无事开车去街上兜风。 有的人还不止离了一次婚。来修空调的那位高高大大的工人说自己离过两次婚,最爱的女儿在一次车祸中丧生。为排解寂寞,他每年都会去深海潜水。在从亚特兰大回程的汽车上,邻座是个退伍军人,瘸了一条腿,说自己已经离了三次婚,而且说每每都是被女人们逼着结婚,一副得意的样子。他说自己是虔诚的基督徒,周日会固定去教堂做礼拜,学习《圣经》,但同时也尽情享受生活,比方,这次去奥兰多就是去找女孩儿。 原来看报道,说美国离婚率达50%。日常接触的一些老外,不管是蓝领还是白领,似乎离婚的真不少,离婚率远远过半。秀拉原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就职,离婚后来到这里,照顾身患癌症的女儿;詹妮来自克罗拉多,与前夫离婚闹得伤痕累累,在网上同现任丈夫相识,不顾家人反对,历尽波折同脾气温和的厄文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正努力学中文的道格拉斯也离了婚……。四周瞧瞧,似乎数不出几个原生的完整家庭。 当然也并非全是。老艾尔和朱莉就伉俪情深,互相看一眼爱意也要流淌出来;老教授科士纳与妻子在学术上比翼齐飞,互相赏识。 佛家说,夫妻是几世才修来的缘;性学家说,婚姻是最不人道的捆绑,是人们基于对于自身人性的不信任所以借助法律来约束。其实,说到底,婚姻也就是众多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在注定的因缘际遇里,选择了对方,人生路上结伴而行。但有时走着走着,有人偷懒,有人加速;有人心无旁骛,有人被别处风景吸引。步伐无法保持一致。当一方跟不上另一方时,只好途中再换个伴儿,或甩开臂膀独自行走。肯定会有痛苦的过程。美好持久的婚姻是人们自古以来的美好向往,但是如果在两个人的世界里互相折磨,或伤痕累累,或疲惫漠然,放弃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如今,人类文明的发展对婚姻的解体也已有了比较大的宽容度。当女性在经济上能独立,在心理上不再依赖丈夫,不仅仅满足于只做“屋内天使”,能够积极参与各项社会事务,视野拓宽之后,婚姻也就不再是忍辱负重所坚持的唯一。 REVIE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