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株盛开的玉兰花

 拓荒牛550 2020-10-16

近日在微上与群友聊天,偶然发现“曾经的小路”近日拍摄了一组盛开的玉兰花,第一眼看上去就感觉拍出了一种神韵在里面。

当时我说了句,看了这样的图,让人都不好意思摆弄手机拍照了。朋友说,拍多了,都一样的。谦虚里带着一股韧劲儿。

经曾经的小路同意,拿来这组美图,在我们公众号发布,让更多人欣赏。一时手痒,补了几段文字,让大家见笑了。

——题记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株盛开的玉兰花

又是一年春来到,又是一季玉兰开。

玉兰,很早就有。初识玉兰,却是很晚的事情。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最早认识的植物都是地里的庄稼和田边的杂草。

那时候大人们经常讲笑话,说谁家来了个城里的亲戚,总是奇怪,为什么村里要种那么多的韭菜?其实那是麦苗。农村的孩子,就少了这样的尴尬。

不过,农村的环境总是有局限的。就说这玉兰吧。最早听说这个名字,是有亲戚来串门。

那时候,亲戚来串门,总是要好好招待一下的。说是好好招待,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菜园里的时令蔬菜,多炒上一两个,切几片过年时腌的腊肉,多出点油。再就是,把攒了个月时程的鸡蛋拿出几个,炒一盘子。小孩子听着鸡蛋下锅,滋啦一声儿,心都化了,那口水能流半尺长。如果还凑不够桌,就再炸上一盘子花生米。基本都是自家自产的东西,那时候人们感觉有点拿不出手,现在看来,都是绿色、生态、安全的高档食品。

记得有一次,亲戚来串门。老妈就是按照上面的程序,鼓捣了一桌子菜,居然还有半瓶酒,招待来串门的亲戚。

那滋啦一声勾出来的口水还没擦干净,亲戚说,给你五毛钱,去村里小卖部买盒小白菜。当时就晕了,小白菜?还用去小卖部吗?家里菜园就有现成的,薅两把不就行了吗?

亲戚说,傻小子,小白菜就是玉兰烟!

原来是这样,就是那种不带嘴儿的,白底,兰图,上面有朵小白花,原来那朵小白花就叫玉兰花。

当时就想,有机会一定仔细看看真的玉兰花到底长个什么样。

再后来,走出农村,去城里上学。到县城上学那几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辅书,好像也没有见过什么样的花叫玉兰。

再后来,到大国际庄上学,那几年,眼开了,心疯了,哪还有心思想着玉兰花呀,除了专业学习、疯狂地泡图书馆看课外书、泡录相厅看各种片,再就是到整个城市满世界地游逛,差不多把国际庄的每一趟公交车、每一所大中专学校、每一个城市公园都转了个遍。

可惜,那几年一点也没有留下关于玉兰花的记忆。

再后来参加工作,有机会到到国际庄、到北京出差,那已经是九几年的时候了。

记得有一年到北京某中直单位,因为工作联系较多,一来二去,上下级之间都混成了哥们,那次是他们请客,在机关食堂吃饭。因为去的比较早,谈完了工作,离吃饭还有时间,就跟着同去的几位领导在院里转了两圈。

记得那院子里的楼都是比较斑驳的老楼,没什么新建筑。倒是楼下绿化很好,各种各样的树,各种各样的花,一排一排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争相开放。

突然发现有一排树似曾相识,远看好像一树一树的枝丫上落满了一群一群的小白鸽。因为小时候曾经养过鸽子,当时就想到了满树的鸽子。同行的领导说,这玉兰树,真漂亮,回去后在咱们县委大院也种几棵。

原来,这满树的鸽子,就是玉兰。

从那以后,对玉兰花就有了一种割舍不断的喜欢。

不过,喜欢说喜欢,作为一个比较爱养花的人,我从来没有养过一株玉兰。奇怪吧?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正是因为喜欢,所以,更愿意默默地去欣赏她,而不是把她圈起来、围起来、私藏起来,还有更深一层的想法,万一养护不得法,看着自己喜欢的玉兰花死在自己手里,那可是天大的憾事。

如果你也喜欢玉兰,可以像纳兰那样,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可以像宋代赵文那样,在春光里思绪万千,问何人能解,有玉兰能赋。可以像文征明那样自嘲一下,玉环飞燕原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我胖我怕谁?可以像清人赵执信那样感慨一下,如此高花白于雪,年年偏是斗风开。就连那个翻来覆去的张弘范也说过,爱铜柱新功,玉兰奇节,特请高缨。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株玉兰,喜欢她,就默默地欣赏她吧,不要善意地去伤害她。

图片作者:曾经的小路

文章作者:牛黄解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