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八月,我在等闲山舍,捅了一次马蜂窝

 拓荒牛550 2020-10-16

这个八月,背起行囊又出发

这个八月,我在等闲山舍

自由呼吸,闲坐赏花,悠然山下

——题记

这个八月,我在等闲山舍,捅了一次马蜂窝

山舍的屋檐下,有一个巨大的马蜂窝。马蜂在蜂巢上,悠闲自在地走动。抵达山舍,这是我惊叹不已的第一个景观。马蜂和马蜂窝,可谓少年熟识,好久不见。山舍的主人一山说,不要冒犯它,可以相安无事。

这个马蜂窝,在一号院的屋檐下。马蜂来来去去,旁若无人般自在闲逸。我从房间里出出进进,短暂惊奇后,几乎忘记了它们的存在。

001

已经立秋,城里虽然秋意欲溢,依然燥热喧嚣。宅家一段日子,便想再出门吹吹秋风。二毛是直隶尚书房的好友,一个有才艺有情怀的文创小美女。很多次被她的文字吸引,喜欢字里行间淡若雏菊的淡定和清宁。

二毛和山舍庄主一山是好友,于是在二毛的策划下,书房的朋友们在五月份已经有了一次很完美的山舍之行。我在外地,工作忙碌,未能与他们相约山舍,一起品茶读书,些许遗憾。

二毛又邀请我,说姐姐暑假可以来好好感受下山居生活。非周末时,山舍人很少,特别安静。

二毛说,哪天只要姐想去,提前说一声就好。山舍屋舍有限,住宿是需要提前预定的。

二毛特意叮嘱我自带食材,说山舍厨具一应俱全,可以烧烤,可以火锅,还有土灶大锅,也有烤箱牛排煎锅。虽说山舍下几公里有个村镇,一些简单的食材可以买到,但就看姐姐喜欢哪种风格了。我说听来山舍格局真是古朴和现代感共存。姐姐一行最想吃的就是土灶烧出的农家饭菜,最好是烙饼卷大葱,吃起来舒服熨帖。

二毛说,姐姐,山舍没有大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山舍特色。就餐和餐后的洗碗都是要自己亲自动手,在这点上,庄主一山十分坚持。还有一应洗漱等生活用品全部自带,山舍提倡环保,寝具、厨电都有。姐姐,你会遇见一个特别不一样的山舍,还有一个特别不一样的山舍主人。

走过大激店的现代情怀,品味骆驼湾的规模经营,我对这个可以打造不同生活和场景,定位新山居生活倡导者的山舍,自然多了几分期待。

002

约上几个朋友,开始筹备等闲山舍的自助行程。两个闺蜜,一个是我援疆的好友,一个是心脏内科的专家院长。闺蜜顺路带了她的画家爱人老李,说最重要的是老李可以给我们当司机兼职厨师。

山舍早晚温差大,各自带了长袖休闲衣物。因为去山里,心爱的长裙装上又放下,T恤牛仔旅游鞋,感觉更温暖安妥。(事实证明,这样的决定最好,跟一山走山中的小径时,脚下草丛旺盛,一不留神,脸还会撞到蜘蛛丝上。这是后话。)倒是生活用品,我们费了些脑筋,如果住上三两日,每顿饭都要自己做,做些什么呢?于是超市采购了馒头面条,青椒黄瓜豆角等各类新鲜时蔬,另外备上成都特色红皮鸭,南京特色白条鸭,带上藁城挂面、张家口面糊,甚至连煮水果茶的茶壶都打包齐了。美女院长还在后备箱塞满木盒装的精致红酒,酸奶牛奶葡萄西瓜更是一应齐全。再加上画家的画具,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大家笑着打趣,我们,真是要去山里过日子了。

我根据定位设置导航,三条线路选择最佳线路,经京昆高速转涞曲高速,再转道332省道,用时两小时三十分钟。

京昆一路顺畅,车行至涞曲高速,车辆渐少,路外青山隐隐,视野清远。下高速走省道,唐河水系一路欢畅奔流,汽车穿行在绿海间,人未至,心已放空。

经过南马庄乡镇,时近中午,乡镇饭店菜店不少,于是停车再买一些食材,毕竟吃吃吃是此行的主旋律。

清代袁枚有字曰--须知单: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

二毛说每次来山舍最发愁吃什么。倒是对于吃货五月姐姐来说,吃根本不是问题。去路边农家打听柴鸡蛋,在门口看到老乡正用铁炉煎烤吃食。火塘里是燃烧正旺的玉米胡,饼秤上是焦黄的夹肉煎饼。单是香味,就把我征服了。凑近了去看,新做的馅儿是肉丁加葱花拌匀,肉丁是煮熟的方肉切碎的。肉丁夹到金黄的饼里,清香诱人。我果断买了四个,美女帅锅也在另外的店里采购了尖椒蘑菇等当地菜品。再启动车子,只几分钟,导航提示到达目的地附近了。

一山已经在山舍门前迎候。这个一山,以前只是二毛嘴里的好友一山,这次是眼前的帅哥一山了。人清瘦高挑,没有一点陌生感,倒像老友。一山早在微信上告诉我,五月姐现在来刚好,山舍的柴窑正在建设中,正好看看。柴窑在北方很少见,一山先从小柴窑做起,试验烧制陶品很多次,逐渐积累了经验,才开始设计大柴窑。我们此行恰好赶上工期,开了眼界,算是有缘。


003

山舍共五个院落,各自独立又共为一体。我们入住最大的一号院。房前草木荣盛,木栅轻掩。房间分两层,一楼茶桌藤椅,墙上书卷井然。两个卧房,分布楼上楼下,闺蜜夫妻占据楼下,我和美女院长沿木格楼梯上二楼安顿。大床被褥柔软,床单被罩均系格子棉品,格子控的我一下子就被击中,爱到没商量。坐在床上,白色窗帘素雅,窗外翠色养眼;走到露台,院内梨树山楂各自有滋有味尽情生长,不由深呼吸,忘情拥抱眼内心外的空阔疏朗。

一山把我们引入厨房,教会电器炉具的使用方法,就又去后院忙活。我们把后备箱里的物品多数安置进冰箱,不得不说,宽大的西门子双开门,真是给力。应季蔬菜我随手放到冰箱旁边,预备晚餐烹制。

小插曲是晚饭时,我发现忘记请进冰箱的南京鸭袋口被撕破,看上去都是不整齐的牙口,以为房间进了老鼠,馋极偷吃,只好把美味鸭丢进院内垃圾桶。后来问过一山,才知是厨房门没关好,有馋猫偷溜进来,饱了口福。

厨房操作间宽敞明亮,南墙一水儿开阔的落地窗,窗外花草景色尽收眼底。闲情偶寄里李渔说:开窗莫妙于借景。果真,坐于屋内,小院秋光山色,脆梨山楂,云烟花朵,尽入视线。里屋还有一室,老榆木桌面,可以铺陈字画,交流作品。

四人围桌而坐,先享用了四个玉米面肉卷饼,啧啧称香,随后切好西瓜,洗净葡萄,安静地分享。时光此刻仿佛停下了脚步,心思亦被分成两半,一半用来浅喜,一半拿来深爱。厨房用品各自品相俱佳,玻璃碗碟,双立人炒锅炖锅,一角的酒架,也是不同风味酒品烛台齐全。

袁枚在随园实单里写道:厨者之作料,如妇人之衣服首饰也。虽有天资,虽善涂抹,而敝衣蓝缕,西子亦难以为容。善烹调者,酱用伏酱,先尝甘否;油用香油,须审生熟……其他葱、椒、姜、桂、糖、盐,虽用之不多,俱宜选择上品。

清雅宁静,人物相融,在秋意的明净安稳中,做几道行云流水感觉的菜品,自然可以水到渠成。

我对北窗坐定,抬眼恰巧看到两只老母鸡,在窗外石墙自在地捉虫信步。窗内这几个人,此时手握清简如素的岁月,沉醉于无边的安宁和清逸里。

品味肉饼,已经连呼好吃。再吃美女带的特色葡萄,甜到极致。再吃西瓜,味蕾已经没了感觉。简单的午餐过后,各自回屋安睡。人一沾枕,便沉沉睡去,如同跋涉的心灵,慢慢复归原乡。迷糊中还能听到鸡鸣虫吠,但模糊仿若隔世。曾几何时,在父母的炕头上,也曾经享受过这样的安详馨暖。

004

睡醒,几个人都说午觉香甜。一山开玩笑说,失眠的人,到这里,也可以自愈。他曾经有过耳鸣,山居就是良药。

大家夸奖山舍有温度,他笑笑,说只是因为很多年前就喜欢,喜欢就有了山舍,从设计到动工,都是他一手操持。一下午他都和请来的瓦工在忙柴窑,直到天色漆黑,还在后院蹲守。我们下午参观了几个院落,在葫芦架下数了一遍又一遍葫芦;看画家老李支开画具,把葫芦架和小院悉数用油彩装进画纸;在茶室的藤椅上晃一晃,眯起眼睛感受光影的温度;欣赏柴窑的前身小柴窑烧制出来的半成品陶具;在院里的大梨树下翻开一册书,任光影在纸页间缓慢移动,人坐在那里,尽情发呆。

晚餐,三个闺蜜在厨房,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手里清洗厨具菜品,洗切炒一条龙。来时车上两个美女还在絮叨对生活的焦虑,孩子考试成绩没那么理想,高中入学适应可能会遇到的诸多问题。此刻,仿佛这些话题都逃走了,只剩下了我们自己。说说最喜欢的事情,讨论哪个菜配什么餐具品相更好看,哪道菜用什么做法更入味。

待暮色四合,画家的油画葫芦小屋完美收笔,女人的饭菜色香俱佳摆满餐台,我去屋后呼喊一山来吃饭。打开手机电筒走到屋外,四野漆黑,上有星空,花草无言,只见柴窑内的炉火红彤彤一片。一山说,五月姐,之前我还担心柴窑能不能成功,现在好了,你见证了这一刻,我的心放下了,是你带来了山舍的福气。餐桌把酒化桑麻,一山拿出朋友酿制的啤酒,酒瓶上是二毛的创意,叫一山的酒,举杯可以观山望月,轻抿一小口,麦芽清香消解旅途疲累。回屋的时候,已近午夜,走过青草小径,仰头看天,天空深蓝,一轮圆月,清辉皎洁。


005

一夜安睡。清晨醒来,白色棉布窗帘透进窗外山色。拉开窗帘,走到露台,深吸一口气,身心舒爽。山里清秋的情致,适合这样安顿下来,一点一滴,慢慢感受。

一山说柴窑收工,他也得闲,要陪我们去山里走走。从山舍向上,是扶贫政策带给山乡的福祉。一条通畅的柏油马路,连接山里四十余户人家,方便了住在沟里的百姓。路上遇到一个去赶集的大娘,平板车上堆满了西红柿。我说想给大娘拍个照,大娘很高兴,还一个劲问我们要不要吃红柿,吃就尽管拿。山里老人的淳朴,是这半生我走过千山万水之后,最眷恋最感怀的恩泽。

从蜿蜒的小路上山,一山带我们去看几处山里人家废弃的民居。石头打底,土坯垒墙,青瓦在顶,虽然院内杂草丛生,但电路水管齐备。说起在山里开山舍,一山的脸上眼里都是坚定。他说他喜欢这几个土屋后边的平台,常常一个人来坐坐。举目过去,对面是一座废弃的古庙,曾经住过一百多个和尚。向北看山,峰峦叠翠,山间植被颜色错落,好看极了。一山说非常享受这里的安静。

从山路下来,继续前行。沟崖里水声叮咚,小溪自顾自地清唱。一山说溪水都是上游流下来的山泉水,山舍做饭的水都是山泉水。山谷平地处的树林,笔直高大。一个养羊户的院外,是新鲜的羊粪。花椒树、核桃树,到处都是,果实累累,随手可摘,我在一个小院外拍梨,年龄相仿的女主人走出来,热情地说,现在梨还不熟,等你们晚些来,一定给你们摘些吃,脆甜。

陪我们走走逛逛,归来后,一山又去柴窑忙碌。另一个小院的朋友,也在山舍门前遇到,女主人一袭长裙,外搭一件针织长衫,一对漂亮的珍珠耳坠儿,像是书画里走出的美人儿,夫妻也相约去山里走走。恰逢山下集市,我们每人一碗西红柿鸡蛋面后,开心地去赶山下的市集。

车停远处,走走逛逛,一路备办中午大锅菜的食材,顺便看看沿路山里的光景。老乡卖的猪肉,看上去白肉膘肥厚,我好奇地问,老乡说,这里的猪,是自然生长,是没有各种精喂出来的自然猪。称了厚厚实实一大方块,再买冬瓜、紫豆角、豆腐、大葱。迎面走来一个小女孩,怀里抱着一袋子玉米拐棍,美女医生就痴迷了,馋得要流口水。于是我们沿集市去寻找,终于在田野的一角摊位,看到了爆米花和各种米制品,我一下子买了两大袋子。美女笑了,开心地像个孩子。

再往集市尽头走,人已慢慢散去,有几个老人闲坐的门面上,竟然写着供销社,无比古老的称谓。小时候,家里所有的吃喝用度都是供销社供应的,三分钱一根五分两根的冰棍,都是少年时最有温度的回忆。在供销社里走走看看,柜台上一把古旧的算盘,安静地记录着年龄。几个老乡听说我们来自国际庄,热心地告诉我们可以去附近的神仙山走走,说那里比这儿还要凉爽。


006

归来渐近正午,看到门外有漂亮的石子,我蹲下来,挑选两块。这些年无论去哪里,都要挑一两块打眼的石头,已经成为习惯。我挑拣的当儿,他们先进院了。

放下石头,在小院拍了两张照片,进屋放下东西后,再出来时,屋檐下的马蜂们还在忙碌,有的在蜂窝旁边飞动,我想记录他们飞动的一瞬,于是举起相机。没想到刚拍一张,一只马蜂就冲我俯冲下来,我赶紧撤离,耳朵还是被它扫到了。

我喊出声来,在柴窑观看的他们被惊动,跑过来看我。耳朵没有特别疼,但肯定是被袭击了一下。美女医生先查看我的耳朵,确定没有蜂针,然后从卧室拿来香皂,我马上用香皂水冲洗耳朵,再看时,已经稍微红肿,美女迅速去院里草丛,采了几棵麻生菜,加蒜瓣姜片捣成汁,用药汁置于红肿处冷敷。刚敷上,耳朵先是冰凉,稍后,整个耳垂又变成火辣辣滚烫。反复几次,火辣辣和疼痛的感觉,才逐渐消退下去。幸亏出行带了美女医生,美女说她是我们的家庭保健医,实在名副其实。

小时候,我曾经捅过马蜂窝,被一群马蜂围困,蛰得遍体鳞伤。记得当时十来岁,也是秋天,为了贴补家里的生活,我去河岸上收集树叶。一竹耙子下去,就耧到了河岸上一个马蜂窝,马蜂瞬间团团将我围住,我抱头奔跑仍然无济于事。一个过路的乡亲在河对岸听到我的呼喊,丢下自行车迅速跑过来,用他的白羊肚手巾一边用力抽打,一边拽着我奔跑,愣是将我从马蜂的重重包围中解救出来,还把我送回了家。父母看到我,心疼不已,赶紧打水,用肥皂水搓洗我头部的伤处。被蛰过的地方,才慢慢不那么钻心疼痛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没想到事隔多年,因为我拍照招惹,又被马蜂侵袭了一次。其实如果我不举相机,不被它们理解有侵扰的假象,想来,我和它们是相安无事的。

就是这一个小小的动作,被马蜂误会成我要捅它们的马蜂窝,让我时隔多年,又挨了一次马蜂蛰。

一山说,这个蜂巢,冬天时会伺机取下,那时蜂巢应该就是个艺术品了。

007

中午的大锅菜,是此行山舍的压轴菜,也是我们馋了很久的一道大菜。

怎么就忘了带上粉条,大家遗憾了半天。

我招呼一山和隔壁小院的朋友,还有山舍管家李哥,一起中午大锅菜聚餐。美女院长自告奋勇,去摘菜园的西红柿和黄瓜,闺蜜在厨房洗切冬瓜豆角南瓜,隔壁小院的长裙美女又拿来几大块张家口土豆,还有昨天村里大姐给的煮玉米也剁好小段,等食材齐备后,我和老李去大灶劈柴生火。(剧透一下,准备食材的当儿,俩美女已经把整整一大袋子玉米酥,都请进了肚子里。另一袋子,我进院时送给隔壁屋舍的小小美女了。)

因为没有风箱,火生起来两次,着了又灭了。

老李急得汗哗啦就出来了。灶膛里没风,火旺不起来。想起老家的大风箱,还是给力。老李念叨再有一把大蒲扇,就更好了。原来灶台左侧留有风口,还有一架小小的鼓风机。我们尝试用怀旧做法生火的方式无情破产,只能使用现代化的鼓风机,风一吹起,火呼呼地旺盛起来。

凉锅热油,整盘肉嗞啦响着滑进锅里,加上葱段姜片煸炒肉块,这大锅菜,已经不吃自醉。铁锅大灶,灶膛火红的柴火,院外的白云远山,都成了这一锅大锅菜最完美的配料。

中午落座,小院的所有朋友,围桌团坐,尖椒鸡蛋清炒,黄瓜蘸酱生吃,白糖西红柿放在大玻璃盘里,像一盘艺术品,还有集上淘来的荞面凉粉,一山爱极,连吃三碗。金黄喷香的大锅菜,盛了满满两大不锈钢盆。这是老李除画作外,又一个满意的山舍作品。

隔壁小院的一家人,原来是河北大学的两位老师,带着可爱的女儿,老师说不能白享受我们的大锅菜,一定要回赠一幅字。话说,山舍墙上的题字,就是这位李老师的作品。美女老师恰巧也教英语,端起酒杯,美女一直说和我像在哪里见过,或许是一种似曾相识遇故交的感觉吧。

王小波说,趣味是感觉这个世界美好的前提。

我和一群有趣的人,为等闲山舍的有趣有味迷醉。

山舍沉淀,缓缓慢慢,浅酌光阴,只为成为最想成为的自己。

本期图片均由作者五月疏朗提供

等闲山舍

一山:1583020336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