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窗外浅秋疏致,正是回归本我的日子

 拓荒牛550 2020-10-16
在有限的生命里,有很多需要放下的东西。
希望在往后余生里,我继续走进自然,体悟真我,可以不被众多欲望裹挟,能够远离消耗自己的人事,放下诸多的羁绊牵绊,多留一些时间给自己的内在,安处当下,保持内心的一份宁静。
我是自然的孩子,我愿意亲近自然,获得滋养。吃简单的饭食,住留白的居室,读有趣的书,开心的活着。
——题记
01.
昨天在MBTI学习群里,女神李萍老师清晨分享了一段文字:
越来越深的体悟到—人终其一生要回归自己。因为我们一辈子只活了一个外在的人生,活在各种剧情的角色中,活在外在的各种关系中,从来没有探索过我们内在的世界,内在的心性,也从来没有进入过那个远比外在世界更广大更丰富的内在心灵世界。所以我们无法真正享用生命的喜乐。
我有感而发,回复了一小节,受到众多点赞:越来越感同深受李萍老师这段话。终其一生,忙忙碌碌的我们,很少关照自己的内心。现在的我,更多喜爱并享受自己开辟出来的当下。有时候从喧闹的街道拐进一个安静的小街角公园,有时候躲进山里清静雅致的民宿,有时候什么都不做,只是对着湛蓝的天空,看飞鸟划过天空的痕迹。体味当下,倾听内心的声音,让自我更多安静喜悦平和,和自己约会。
李萍老师说,荣格的心理类型也是这样认为,我们的一半生,40岁以后要自性化,在自性化的过程中开始寻求,把古老的功能整合到意识之中。
今天恰巧读到六六调侃撰文儿,我的更年期来了,也正好切中这个话题。她说:我前半生都太懂事了——哄各种人等开心,委婉地表达意见,勇敢地承担责任,耐心地陪伴孩子成长,还要忍耐老公的各种不成熟……更年期是我这一生为数不多的可以任性的权力。我的人生,瞬间自由了。这个自由,我理解为可以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表露自己的情绪,让身心释放,给灵魂松绑。
抛开更年期一说,人生走过一半,或许我们一生都在探寻我是谁?我想成为谁?在人生大剧中扮演各种角色的我们,到底哪一个角色才是最真实的自己?越来越深刻的觉知:在剧情中体验身心的反应,总结这种反应的规律,然后找到身心做出反应的破绽,才能看清剧情的真实性。一次次的看清,一次次的觉醒。“幸福生涯的践行者和传播者。“这个剧情没有虚假,而且自性显现。
我是一名老师,关注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现在更多提倡自己带着觉知活在当下。我希望自己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自我疗愈和自我成长,也能引领孩子们,享受幸福学习生涯,懂得追求和体味生命的圆满。


02.
高三时的月考,像每个月必须扎在身上的一根刺。别人都追玩了“小欢喜“,因为从来都会慢半拍,我才刚刚看到过半。剧情中的中学生,各自有各自的尴尬和挣扎。英子在妈妈以爱的名义的绑架中,几乎抑郁;大大咧咧的一凡,无所谓的外表下依然裹挟了对成绩平平的无奈和迷茫;扬扬因为和父母的分别,表现出令人心痛的疏离……这些高考生,各自都有彼此的不易,经历过高考的人,几乎都能共鸣。
回想我的高考,貌似没有这样厚重的爱,更多的是自己单打独斗。当时父母所能为我付出的,只有每个月微薄的生活费。现在想来,当时父母能够给到我的那些微薄的生活费,已经是用尽他们的全部力气。
每个月月考的时候,老师都会从容地把我们的名次,从头念到尾。有时候,因为某些章节消化的不好,月考会出现滑铁卢,名次像打滑梯一样,下降几十名。老师读名次的时候,我通常是咬紧牙关强忍难过。等老师离开教室,我就奔跑到学校附近的一条乡间小路上,消化自己的无助和眼泪。那条小路,过往行人寥寥,路的两旁,是两排高大的白杨树。平时,我也喜欢和闺蜜一起,到这条林荫大道走走,听到风吹叶子哗啦呼啦的响声,焦躁的心,可以安静很多。考试失败时,这两排粗壮的大树,更是成了我的避难所。抱着这粗粝的树干,我泪如雨下,所有的苦闷和委屈,都在这一刻,宣泄而下。奇怪的是,我身边的大树,像具有神奇的治愈力量,对着它们哭过,喊过,再抚摸它的纹理,我就能慢慢安静下来。我似乎能触摸到它的沧桑和坚毅,在广阔的天地里,它们接受阳光雨露,也经历狂风暴雨,始终如一的平静和成长,它们是自然的孩子,我也是,它们可以给我重整旗鼓的力量。
从那以后,我爱上了树木。在后来的很多年里,我会在万物萌生的春天,去三环水系的树林散步;我也去亲近过不少原始森林,驼梁的原生丛林,玉龙雪山山下的原始森林,以及九寨沟的原始森林。
站在森林里,我拥抱它们古老的参天的躯干,对大自然的敬畏感油然而生。在广阔的宇宙苍穹间,我和它们一样,是极其渺小的自然之子。


03.
生活在繁华的闹市,选择居所的时候,我还是特意选择了离主城区有一段距离的一套房子。吸引我的,是这个不大的社区周围,有一块一块色彩斑斓的花田。当时来看房子的时候,骑着自行车在社区周围游走了一圈,毫不犹豫就下单了。客厅和厨房的窗户都是西开的,窗下就是色彩变幻的四季。
花农的花田里,种着火红火红的串红,金黄金黄的雏菊,油绿秀气的冬青,紫色醇厚的鸡冠花……还有一拢一拢的花树:白色优雅的丁香,粉红热烈的樱花,还有成排成排的桃树、梨树、杏树、核桃树。后来花田改版,一部分又回归玉米麦田,我更是常常独坐飘窗,就能在各种颜色间感受四季轮回,常常在花期花语里沉醉。我知道,这是我爱的自然,我对自然的感情,已经从青春爱到中年。
后来,窗下不远的一块田,又被菜老板开发成可以租种的菜园。我常常在周末的清晨,让自己沉浸在菜园的自然里。走在去往菜园的小路上,左边的喇叭花开了碗口大的一朵,右边核桃的绒毛在树叶透过来的光线里,像挤挤挨挨的娃娃一样可爱。我停下脚步,用手指去触摸叶子、花朵和果实,或者只是把手放在树干上,抚摸树的外皮。
这样的时刻,我可以放下头脑中的所有,我与自然连结在一起。好像一节快要放空的电池,我在大自然的神奇魔力中,又充上了满格电。

04.
春天的时候,我走进花田,在蜜蜂的嗡嗡声里去亲吻丁香花,有时候会惊奇地发现一朵神奇的五瓣丁香,自己就像孩子一样咯咯咯地乐起来;在初春的菜田里,看到那些刚出土的瓜苗、豆角苗,好像见到新生的娃娃一样喜悦。满眼都是葱绿,都是新生。它们看起来各自孤独,但它们又是多么和谐的自然的孩子。在四季里,我最爱春天,尽管春天的时间极其短暂,但每天只要在田野里走一走,能以敏锐的觉察看到万物的生长。经历整个冬天的储备,它们积聚了一个季节的力量,那种蓬勃生长的力量,就是生命的力量。冬储春生,是大自然铁的定律,以势不可挡之势,生长。
我也在春天里变得跃跃欲试,它们蓬勃的生命力,带给我欢喜,也赋予我生长的力量。
我去麦田,我去菜地,我去树林。慢慢悠悠置身于它们之中,我学会了调匀自己的气息,我用眼睛观看,我用耳朵倾听,我用鼻子嗅闻,我将自己完全打开,我将自己彻底放空。天地间只有自然和我,焦虑、烦躁、紧张,都慢慢地被清凉的风吹过,落地无痕。我观察不同数目的叶子的颜色,从绿色到黄色,从橘红到棕色,每一个画面都无比安详,所有的一切都是静谧无声的,那一刻,我被一种寂静的力量带入了自然,我和自然有机的融为一体。我的内心涌动着从未有过的安宁,喜悦、平和和爱的情绪,像自己的老朋友,来了一个深情的拥抱。
世事喧嚣,如果走过忙碌的日常,我们始终能够保持内心的清幽,安处而不惊,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就又迈进了一大步。
亲近自然,我慢慢学会用眼耳鼻舌身意和自然连结,这是本我获得滋养的最美好的方式。今年夏天,我走进阜平的大山,沿溪流而上,倾听溪水哗哗奔流的声音,溪水、岩石、水草,美得像一幅画,水边还有小时候勤工俭学采过的黄花。我时不时蹲下身子,用手去触摸水流,水在我的指尖划过,像调皮的孩子,和我玩一个小小的游戏。我和天地相连,我和溪水边的黄花一样,都只是自然的一个孩子。对天地的敬畏,对自身的认知,让我更亲近了自己。
这个世界,自然万物,四季轮回,春生夏长。而唯有我们,是向死而生。所以,在有限的生命里,有很多需要放下的东西,希望在往后余生里,我继续走进自然,体悟真我,可以不被众多欲望裹挟,能够远离消耗自己的人事,放下诸多的羁绊牵绊,多留一些时间给自己的内在,安处当下,保持内心的一份宁静。
我是自然的孩子,我愿意亲近自然,获得滋养。吃简单的饭食,住留白的居室,读有趣的书,开心的活着。

转载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本刊立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