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帅:中国医生整天喊累的罪魁祸首?医改专家蔡江南知道,你知道吗?

 吴帅医事评论 2020-10-16

国际知名医学网站Medscape,发布《2017医师生活方式报告》称,56%的中国医生患职业倦怠。

 面对这种名列榜单第一位的“不幸”,调查者认为,罪魁祸首是工作量,这可能与中国医生的收入水平不高以及工作时间太长有关。

这个问题可以解读成,中国医生的时薪太低,思想劳动价值被蔑视。当然,这是一个谁都知道,但谁都不好意思说的问题。

在别的国家,像很多职业一样,医生们因为工资福利待遇降低,可以公开发表抗议,甚至走上街头罢工表示不满。在中国,医生如果公开做同样的事情,那是“大逆不道”,吃人的专制道德感往往会予以迎头痛殴。

专栏作家和菜头在今天一篇谈强迫的文章说,我们都被别人强迫,同时我们也在强迫别人。······这种强迫是一种基本作用力,叫做爱,关心或者别的什么,我们不认为那是一种强迫。

表面上,是工作时间长,是收入水平低。但更深层次的答案,是被强迫。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下,你被强迫做了医生。在已经没办法上岸,无能为力改变命运的情况下,你被强迫做了那样那样的医生。对绝大多数医生而言,你距离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医生职业,相差甚远。

医生不是商人,却被用业务量来评估其价值。

医生不是官人,却被用舆论民意来评估其好坏。

医生不是体力劳动者,却享有体力劳动的时薪。

这即是医生们眼皮下的一种生存尴尬。工作时间长,如果一切出于甜蜜的自愿,量力而行的贡献,不是问题。不患收入水平低,只患收入分配不公平正义。医生打着为了国家的名义拿世界最低的行业薪水,管理者能否先以身作则?

日前,有媒体在金华市中心医院、金华市人民医院、金华市中医院、金华广福医院等4家医院中随机找了200名医生,做了一次“有关医生是否为患者垫过钱”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共有123位医生给病人垫过医药费,比率超过了60%。

这个调查揭示的另一个答案是,从管理者到社会舆论,都已经默认,医生为患者垫钱是天经地义的选择。媒体只愿意表扬,而不愿意反思追问现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面对无钱就医者,究竟应该谁来负责?

医师多点执业政策赢得一片社会赞誉。但《陕西日报》报道,西安出台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后两个月,全市仅有一人办理相关申请手续。西安现象可谓全国多地的一个缩影。放眼全国,不少公立医院不愿意放人,甚至曝出医生因“兼职”而遭到免职的消息。

前几天,医改专家蔡江南先生毫不客气撰文追问,医改为什么多年来一直在打太极?在医疗服务、药品、医保这三个领域中,医疗服务领域的改革步子最小,一直在外围打太极。

数据显示,三级医院90%以上的医生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60%的医生每天看超过60例患者,42.4%的外科医生手术日平均手术时间超过8小时,98%的医生遭到过患者或家属不同程度的辱骂。但一个问题显然被忽视,基层医疗饥饿吃不饱,太多医生闲得发慌,才是三级医院医生疲于奔命超负荷工作的另一个原因。

蔡江南认为,造成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倒金字塔的根本原因,一是由于公立医院本身作为政府的附属体,而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法人,同时公立医院对于医疗服务市场的垄断;二是医生作为医院的附属,没有成为独立的自由执业者。这些问题不解决,目前采取的种种做法无法实现分级诊疗的结果。

医疗资源社会化,自由地、均衡地配置,才能达到和谐的地步。垄断,只会制造更多的冰火两重天。不患累,而患不合理地累,愚蠢的累,人心被强迫的累。

医生失去自由的代价和结果,必然是病人也失去自由的代价和结果,垄断是其根源。垄断的结果就是不自由,无自由不幸福,一切都是被强迫的、身不由己的结果。

一边是集体性的职业倦怠,一边是人为整容,源源不断地生产一个个最美医生的案例。这种竭斯底里的强迫症,令人反感,让人倦怠,你得花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抵制纠正这种制度的愚蠢。但它滔滔不绝,让你无可奈何,多数时候只能投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