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各种检查和考核都接踵而来,让人喘不过气。 检查和考核的手段,一般除了听取汇报之外,肯定还有查阅材料,或者再加一些群众调查之类的。 其中,最麻烦的,当属查阅材料。 检查人员要查阅材料,被检查的人,则要准备材料。 准备材料的过程,大概可以分解为五个步骤:
最痛苦的,当然是前面三个步骤。 步骤1,会纠结,到底要呈现哪些材料?多了,太累,似乎也没必要;少了,太难看。有一些内容,不好把握,得请领导定夺。 步骤2,很费力。找到了,还好,无非就是花点时间,截图的截图,打印的打印,就好了。有些内容,压根没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知道怎么办。 步骤3,考验的是对考核指标体系的掌控能力,选择呈现什么样的内容,以什么顺序呈现,怎样呈现,都很有讲究。 这三个步骤,最辛苦,最费力。 步骤4,也蛮花心思,怎样呈现,呈现出什么样的规格,都很值得研究。据说有个学校搞教学评估,有位辅导员就是在步骤3和4这里下了苦功夫,受到了专家的好评,为学校通过评估立下汗马功劳,然后就被提拔了。 年终将至,除了报销之外,最痛苦的,恐怕就是整理材料了。没干过这些事情的人,很难体会各种滋味。 每到年终的时候,下面的段子就会流行起来,揶揄理材料这件事,很能够说明整理材料的心情:
二,技术可行性用思维导图来准备材料,技术上完全没有问题,很值得尝试。 第一步,对照考核指标体系,想好呈现哪些佐证材料。 首先用思维导图来解构考核指标体系。通常指标体系都有几个二级指标,几个三级指标,再包含几个观测点。这个结构,跟思维导图的结构完全吻合,直接呈现在导图上即可。 接着,对照这些观测点,把想到的材料都罗列出来,可以把呈现顺序都理好。材料需要怎么样准备,也都可以备注好。 还可以用图标,明确材料的重要程度。整理的过程中,可以用图表来标示材料的完成情况。一目了然。 一般指标体系都比较庞大,一张思维导图呈现起来,怕比较吃力,怎么破? 没关系,xmind思维导图软件有上钻、下钻功能,还有从主题创建新画布功能,可以以任何一个子主题为中心主题,重新打开一张画布,只呈现这个子主题的相关内容,这样的画面就很简洁了。 第二步,找材料。这步,思维导图无能为力,估计任何工具都使不上劲,只有人有用。 第三步,编辑材料。根据第一步的思维导图梳理,这一步可以先在思维导图上把材料编辑好,然后线下呈现即可。 第四步,呈现材料。如果需要纸质版的,那没有办法,要一个一个打印出来,装订好。如果只需要电子版的,那太好了,思维导图在这里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第五步、保存材料。思维导图可以让你准确判断,哪些材料该保存,哪些不用保存。 三,如何用思维导图呈现材料?操作很简单,只有三步:
有两点需要注意:
目前我还没有找到将图片只显示图片名的方法,那样的话,整个思维导图就会简洁很多。 当然,用这个做法来整理电脑文件夹,效果也是相当惊人了。 四,曾经的案例差不多2011年那会,我还在机电工程学院当辅导员,年终的时候,学校要进行基层党总支考核。 于是我们要整理材料,要准备汇报介绍。那一年,似乎允许材料只要有电子版就可以。 于是跟我们书记商量,能不能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呈现?书记挺大胆,也不怕挨批,说可以试试。于是就用思维导图来组织材料了。 天知道,当年还不会最重要的用思维导图来呈现材料,还不会那么高大上的复制粘贴,仅仅是用思维导图把材料组织了一下,然后静态地呈现在学校领导面前,也没有建立超级链接(当时想到了,只是当年用的那款思维导图软件不支持)。 学校领导对结果没有表示,但是对用这样的呈现方式,还是很认可的。最后总结的时候,还专门提到了我们的创新做法。 后来我到机关部门工作了,就没有机会再用思维导图准备考核检查了。如果上天能够再给我一次整理材料的机会的话,这次一定把思维导图用的出神入化,哈哈。 END. 我是温大阿钱。 希望对您有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