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有哪些应用?

 职业生涯规划师 2020-10-16


在给第七期全国职业院校创业教育与职业指导高级研修班的老师们分享思维导图,了解期望的时候,很多老师都提到这个问题: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教师而言,确实特别关心这个问题,思维导图很有用,但是,思维导图在教学中有用吗?有什么用?怎么用?

没有认真参考各方面的资料,按照我自己的考虑,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可以在这些领域发挥作用。

  • 1.备课。备课的时候,用思维导图梳理整体框架,形成全局认知,会有助于课程要点重点难点的把握。

  • 2.讲课。讲课的过程,可以用思维导图做板书,效果也挺好。对教师而言,如果稍微有点手绘功底,效果就更好。也可以直接用软件画思维导图。我经常这么干。东西在脑子里,一边讲一边呈现在思维导图上,效果挺好。

  • 3.课堂讨论。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类似于头脑风暴一样,用思维导图把每个人的观点呈现出来,会有助于提升讨论效果。而且,很容易把握讨论的方向,不太会偏离主题。特别是用5W2H之类的思维框架引导学生讨论,会让学生也养成结构思维的习惯。

  • 4.复习。复习的时候,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要点,最好了。

  • 5.布置作业。可以尝试让学生提交思维导图作业。

以上是针对教学过程的。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运用:

  • 1.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的框架梳理,会让自己和学生站在一个学期的时间跨度来看待本学期的学习。

  • 2.整体培养方案或者培养计划的梳理,对学生也特别重要,他会站在整个大学阶段全局看清自己的大学四年安排,了解自己的整个课程地图。

  • 3.学生的整体情况了解。可以把学生的基本情况,比如年龄、性别、地域分布情况,爱好特长等,都整理在思维导图上,方便了解学生。

  • 4.教学总结反思。用思维导图梳理总结,特别方便有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