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蒙伟,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大四学生,瓯江学院思维导图协会成员,擅长思维导图在中小学学科学习中的应用,尤其是在语文学习中的应用。蒙伟也是阿钱老师的学生,在阿钱老师的指导下,曾获得第十届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大赛决赛三等奖,题目是《学习教练养成记》 我是徐蒙伟, 我相信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全力去做就会遇见惊喜。 思维导图刻意练习之“遇见...”计划:1/300 【徐蒙伟】绘 这篇文章以一副七年级下册的历史与社会学科导图为例,教大家如何看懂一张思维导图,以及了解大河文明这一章节。 中心主题 【重点】中心主题,位于中间位置,作用是以相关的图像和文字揭示思维导图的主题。 【解析】本张思维导图的主题是大河文明。图像是四个大河文明的位置在地球平面图中的定位,也是考试常考到的图。 大纲主干 【重点】 ①位置:主干和中心主题紧紧相连。 ②形状:牛角。 ③作用:相当于书籍的章节目录,通过阅读主干,我们能了解这张图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④阅读顺序:从右上的主干开始顺时针进行阅读。 【解析】这张导图从大河文明的不同分布点进行整合: ①两河流域 ②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③尼罗河流域 ④中华文明 内容分支 【重点】 ①位置:内容分支与主干分支紧紧相连。 ②形状:有弧度的曲线。 ③作用: 承载着关键词,呈现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 【讲解】 以第一个分支进行讲解。首先纵向阅读与大纲主干相连的分支:名称,中心,文明。这三个角度即考点。 这三个词所在的位置名为二级分支。以此类推,下一级则为三级分支。 二级分支 接着进一步阅读各个分支,进行细化。名称中两河的名字分别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文明的表现体现在三方面: ①农业的兴起,形成聚落,后出现早期城市。 ②社会中的阶层开始分化。 ③发明了文字,苏美尔人发明了图画文字,后来演变成楔形文字。 试一试自己解读第二分支的内容吧,欢迎留言你的答案。 第二分支 ![]() 图标“为什么” 【重点】 在导图中图标起着提示重要信息和传达信息的作用,可以让我们提高记忆效率。 【讲解】对图中的图标进行部分讲解: ①“幼发拉底河”的一个小图标,画的是一个婴儿的头像,是从“幼”这个词联想开来,也是因为大河哺育了人类,从婴儿开始。 ②“贸易”这里画了船,因为那时候的国际贸易多为海上贸易。 ③“积雪”来自于河流上游的山顶,所以以图示意。夏季融雪。这是特别的一个点。在分析恒河流域流量变化的题目时可以出这个考点进行分析为何夏季河水量突然变大。 ④地球图标代表“世界”,尼罗河为世界第一长河。 see again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