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晶莹美刊】回乡(小小说)|| 贾亮(2019第三期纸刊选稿)

 牛晓玉 2020-10-16
作者简介
贾亮:男,53岁,中共党员,大专毕业,包头市土右旗明沙淖中心校语文教师,扎根农村教育32年,小学高级教师,土右旗教学能手;喜欢写作,多年悉心创作,笔耕不辍,现在共创作了600多篇教学论文,500多篇文学作品等,新闻稿件1000多篇。其中论文发表、获奖的有80多篇,文学作品发表的有160余篇。在学校创建了“星星文学社团”,常年义务组织学生写作、投稿,学生的作品在《小作家》、《北方少年报》等上发表的有上百篇。现在是包头作家学会会员。
*欢迎聆听*
总编 | 晶莹 | 编辑 | 碧云
回乡(小小说)


作者:贾亮


10月1到了,建国一早就备好回乡的东西,驾驶着自己新买的小轿车,一家三口回乡和父母过节。建国和爱人早已商量好了,这次说什么也要把父母接到城里居住。父母在地里辛苦了一辈子;特别是父母为了让建国上大学,他们在地里没明没夜地干,建国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心酸。如今他买房买车,可老父老母还在地里拼命劳动,这让他想起来就难过。
车飞驰着……渐进中午,建国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建国停下了车,眼望家乡他大吃一惊——“新农村建设”简直把家乡美化的像人间仙境似的!昔日的条条黄土路的痕迹早已销声匿迹了,破旧的房屋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垃圾四处横飞的情景也荡然无存了。一条条水泥路都通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一排排整齐“标准”房屋都抹上了水泥刷上了彩色;一行行翠绿的树木迎风飘舞;一座座干净的厕所到处可见;一个个太阳能热水器高高居住在房顶上;一盏盏路灯笑嘻嘻地站在路旁…… 

……车进入了自己的村庄,村庄的小道上农用车川流不息。原来是农民朋友们正在秋收。乡亲们开着车哼着二人台,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建国和乡亲们下车不停地打着招呼……


爱人小雨好奇的问建国:“他们中午都不休息?建国严肃地说:“农民可不比咱们城里人,秋收是忙日子,他们中午连饭都顾不上吃,在地里吃呢!“农民太苦了!”小雨很有感慨地说。“是啊!爸妈在地里辛苦了一辈子,这次怎么也不能再让他们在地里受罪了!小雨连连点头。


车终于回到自己的大门口。小女儿推开车门,边跑边喊爷爷奶奶,可家里始终没人应答。建国走上前,原来大门锁着。建国知道父母肯定也在地里收秋,他决定自己去地里寻找父母;可小雨也要到庄稼地里去看看。他们步行向庄稼地走去,过去的乡间土路全部让水泥路代替了,路两边到处都是黄澄澄的一片。建国告诉小雨说:“过去这里到处都是盐碱滩,改革开放后,乡亲们修渠排碱,平整土地,现在全变成了良田了……”
小雨像是听天方夜谭似的,听得很入迷……建国熟悉地走到自家的庄家地里,他一眼就看到了父母亲。原来二老在地里起山药。父亲用铁锹挖,母亲用箩筐捡。只见他们满头大汗,但有说有笑,显得很快乐。看到二老这么辛苦,建国感到无比的感慨,眼角不由的一热……

小女儿喊着跑向爷爷奶奶。父母看到他们,立刻放下工具。父母望着孩子们,眼角露出久别重逢的喜悦。


“不是说明天才能回来吗?”父亲停下铁锹说。“爸”,小雨抢先说,“爸,我们刚买小车,想给您二老一个惊喜!“好啊,好啊,我的儿子和媳妇儿也买车了!”父亲连连夸奖,满脸眉飞色舞,充满骄傲的神色。“好政策,好世道!”父亲颇有感慨地说。

建国和父亲谈话,小雨蹲在地上和母亲捡山药,一旁的小女儿把碗大的山药垒得像长城,并且脱下衣服,包的满满的,大家一见便大笑起来……小雨在一旁也对大山药啧啧不绝。父亲告诉她说:“这山药全上的是农家肥,是纯绿色食品,对健康大有好处。

建国告诉父亲:“把地里收拾完,和我们一起回城里吧!这次怎么也不让你们再种地了!父亲沉默了一会,然后告诉建国:“我和你妈理解你们的心,可我们离不开家乡的土地!土地是我们的命根根啊!“可您的身体大不如从前了!“谁说的?”父亲用手使劲敲了敲胸口说,“这不是很好吗?“爸,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您就听我们的吧,和我们一起回城吧!”小雨笑着对二老说。

“是啊!祖国70年来,到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我们都条件好了!——爸在村里,国家为我们这些75岁以上的老人办理了养老保险,我和你妈每月都能领300多元;你们看到了吧,如今‘新农村建设’把农村打扮的像天堂似的!如今我们在这里不愁吃,不愁喝,春天种点绿色食品,到地里又能锻炼,又能呼吸新鲜空气,这是我和你妈的福气啊!如果真到了你们家,我们会很不适应!”父亲颇有感慨地说。听了父亲的话建国哽咽了,什么也说不出来。


这次回家,建国和小雨还是没有劝动父母……

总编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