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隔11年重返母校,丝路梦之旅分享会走进澳门理工学院

 超人的旅途分享 2020-10-16

骑行回母校澳门理工学院


3月31日,一早从拱北口岸过关来到澳门,时间一晃已经十多年过去了。今天天气不大好,雨一直不停的下,沿着熟悉的街道来到金莲广场,回到我的母校澳门理工学院。


一进入校门,就被李院长认出来了,很亲切的跟我打招呼,但是由于有外事接待,没能详谈。

随后来到学生事务处,原来的同学Penny已经是学校的行政人员了,苏老师也还在,还有校友处的Alice等人都一起过来了。

学校对我回母校的事情非常重视,还在4月3日为我安排了分享交流会。

澳门理工学院丝路梦之旅分享会


理工學院學生事務處主辦的“超人劉海翔‘絲路夢之旅’分享會”昨日舉行,邀請理工校友劉海翔主講。自一五年起,劉海翔以騎行重走“絲綢之路”十多個國家,希望將中國文化傳播到“絲路”沿線國家,並鼓勵青年無懼困難,向夢想出發。

分享會昨日下午三時半在理工學院懷遠樓展覽廊舉行,理工學院院長李向玉等出席,吸引超過五十位師生參加。主講者劉海翔自二○一五年九月五日起,從意大利威尼斯作起點,以單人騎行重走絲綢之路,途經意大利、土耳其、新加坡等十五個國家,歷時二百五十天,完成“絲綢之路”的國外路段。劉海翔再以廣西為起點,沿順時針方向,環繞中國一圈,現正沿著廣東、香港、澳門等地繼續騎行。

被問到為何選擇“絲綢之路”騎行,劉海翔說,一直以來,都有一個騎行夢想,作為一位泉州人,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具有很多海上絲綢之路的遺跡,希望透過重走路線,完成自己的夢想。騎行路上看到的東西更多,也會更深入的與人交流。此外,更說到“絲路”對人生啟發,他說,“你不行走過世界,又何來的世界觀?”認為走過全世界,才能對世界有更加客觀的認識。

劉海翔一直都渴望自由,於是他愛上了騎行,環泉州,進西藏,現在重走萬里絲綢之路,已成為很多人心中的英雄。在分享會中,劉海翔談到了單車騎行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包括沙漠的惡劣環境、高原反應、簽證困難等,但沒有放棄,既然選擇了就要堅持下去。

最後,劉海翔給大學生留下關於夢想的啟發,認為每個人都必須有一個夢想,那麼人生才會有追求,再為自己的目標奮鬥。

此前,劉海翔曾在內地舉行過三十多場分享會,包括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傳播正能量信息。分享會開始前,李向玉致詞讚揚劉海翔,並鼓勵學生勇敢追尋自己的理想。李向玉代表理工向劉海翔致送紀念品。

澳门多家媒体也对此次分享会进行了报道,详情请看图片咯~

时隔11年,我从一个普通学生,成长到可以跟老师同学们分享经历的校友,感谢母校澳门理工学院对我的栽培。在澳门留学的经历,使我能够更加容易的融入这个多元文化的世界,开拓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熟练掌握英语交流能力,更有自信的展现自我。


说说我对母校澳门理工学院分享会的感受吧~

首先这个活动从一开始就得到校方的高度重视,李向玉院长亲自接见我,并携学院领导们一起来参加,而且邀请了澳门诸多媒体前来报导。


然后是精心准备,早在半个多月前就已经着手策划,整个活动流程和宣传物料早已准备妥当。活动当天,主持人和后勤人员全部参与把整个流程过了一遍。大到现场背景、投影、座位、宣传物料的布置,小到设备检查、资料备份,甚至连一个小小的排线都要整理都很美观,力求保证活动流程顺畅。

活动进行得很流畅,全部流程按严格照时间表来进行,简单紧凑。体现了人与人的互相尊重。既没有浪费听众的时间,也没有浪费嘉宾的时间。

活动参与度很高,到场的大概有一百号人左右,后来后面还站了一部分。澳门的学校都很小,因为人口也少,也许你很难相信一个大学在校生只有3000多人。在上课时间举办活动,能够来这么多人,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最后,再次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和重视,时隔11年再次回来,又回到熟悉的校园,见到熟悉的老师,心情很怀旧。

关于澳门理工学院


澳门理工学院成立于1991年9月16日。 是一所公立、多学科、应用型的高等学府。澳门理工以“普专兼擅,中西融通”为校训,以“教学与科研并重”为方针,以“小而美、小而精、出精品”为方向,以“扎根澳门,背靠祖国,面向世界,争创一流”为理念,以“教学标准国际化、科研工作规范化、校园设施电子化、行政工作法治化”为治校标准。

应学校老师要求,随手拍了一些校园照片,好吧,我是摄影堪比艺术学院,运动堪比体育学院的E-Commerce学生。

学校的宿舍往落去,一下就有多少家赌场?这只是一小部分而已,这就是赌城——澳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