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殇 1894-1895 甲午战争史实展

 超人的旅途分享 2020-10-16


1894年,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史称甲午战争。为抵御外侮,中国军民前赴后继,浴血抗敌,表现了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爱国精神。

甲午战败,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无比深重的灾难。此战不仅改变了亚洲的传统战略格局,而且对世界近现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依靠坚船利炮屡次入侵中国,终于使清政府认识到建设近代海防的紧迫性。通过创办洋务事业,订造先进军舰,筹建近代海军,加强海防建设,增强了海上防务能力。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确立天皇专制政体,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奉行“脱亚入欧”理论,制定并推行大陆扩张国策,侵略目标直指中国和朝鲜。

1894年1月,朝鲜全罗道古埠(今韩国井邑)爆发东学农民革命,朝鲜政府无力平定起义,请求清政府派兵助剿。日本极力诱使清政府出兵后,以保护在朝使馆和商民为借口,大举派兵入朝。7月23日,日军占领朝鲜王宫,胁迫国王发布“请求日军代为驱逐在朝清军”的文告,随后不宣而战,在丰岛击沉中国运兵船,挑起侵略战争,史称“甲午战争”。

1894年9月17日,中日海军在黄海北部海域遭遇,爆发了自有蒸汽战舰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海战。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北洋海军损4舰,日本海军也遭重创。此后,北洋海军丧失了黄海制海权。

黄海海战后,日军兵分两路,第一军突破鸭绿江防线,牵制清军主力,第二军从花园口登陆,南下攻陷旅顺基地;随后两军会合,威逼山海关和京津。

1895年1月,日军转而发起山东半岛战役,旨在全歼北洋海军。清军由于海陆互不统属,陆战失利,炮台资敌,北洋海军被困孤岛,顽强抵抗,直至弹尽援绝,全军覆没。

清军在战场上连连失利,迫使清政府走上求和之路,李鸿章奏派赴日和谈。中国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割让领土,开放通商口岸,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日本强割台湾,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台湾军民更是团结一心,与优势日军血战4个多月,大小百余战,打死打伤日军3.2万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甲午战败使中国更加衰弱。西方列强趁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彻底沦入半殖民地的黑暗深渊。亡国灭种的危机,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运动蓬勃兴起。


甲午战争是一次沉重的挫折。战争的惨痛失败,使中国从“天朝大国”沦为“东亚病夫”;继之又遭到列强疯狂瓜分,使中国陷入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

甲午战争也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战败的强烈刺痛,惊醒了中国的千年大梦,无数志士仁人为追求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在屈辱中奋起抗争,在苦难中不懈探索,走上了救亡图存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