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丝路东游记 24:走进神秘的沙特阿拉伯

 超人的旅途分享 2020-10-16

在第一次被问到时,我当下愣了一会儿,每个国家都有其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面,在琳琅满目的十五个海丝沿线国家中,很难取舍选出最特别的一个。但是如果从反差最大的角度来说,沙特阿拉伯无疑就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国家,没有之一。

沙特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国家,外界很难了解到关于它的讯息。曾经有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阿拉伯的劳伦斯》,从影片中对于沙特的印象只停留在骁勇善战的游牧部落和恶劣残酷的沙漠环境。但是自从沙特在荒芜的漫漫黄沙下,发现了取之不尽的石油和天然气之后,就立马从落后的部落,一跃成为挥金如土的土豪国家。

如果从现在的新闻来看,则更多是关于土豪们的花样炫富,比如沙特国王的镀金电梯、极尽奢华的酒店和豪车,以及五花八门的猛兽宠物等等……

再者就是以911事件为代表的恐怖袭击事件,虽然沙特政府否认他们与恐怖主义有关,但是无论是基地组织、塔利班,还是伊斯兰国,他们的首领都是以沙特为首的瓦哈比教派的信徒,实在很难脱得开关系。

虽然在之前的路上已经走过两个伊斯兰国家:土耳其和埃及,但是土耳其早已是高度世俗化了,而埃及则是信得很随意,并不太具有代表性。而沙特是一个以古兰经作为宪法,严格遵循伊斯兰教义的典型伊斯兰国家,相信一定会带来截然不同的体验。

泉州的阿拉伯史迹

虽然我对于现代的沙特感觉很陌生,但其实沙特人的足迹早在宋元时期就已经来到泉州了。

伊斯兰教先知默罕默德曾经说过:“求知去吧,哪怕远在中国。”于是,默罕默德的弟子们陆续乘船前往遥远的东方。其中三贤、四贤来到泉州,结庐在灵山传教,死了以后也就葬在灵山,因为夜里常有灵异之光发出,被称为“灵山圣墓”,这也是中国现存年代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伊斯兰圣迹。

同时也有许多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商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到泉州贸易,他们不畏艰险,运来名贵的香料、药材,载去精美的丝绸、瓷器,促进了中西经济的发展。也有不少蕃商定居在泉州,城南有专门的“蕃坊”供他们居住,其中聚宝街和青龙巷就相当于现在的商业街和金融街。蕃商们把许多中东的元素烙印在了泉州: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清净寺、人们头上戴的蕃巾、发髻上装饰的花卉……

还有一部分阿拉伯人从此留下来,成为地道的泉州人,比较著名的有陈埭丁氏、百琦郭氏、达埔蒲氏等,我身边的不少朋友就是阿拉伯人后裔。虽然他们都与当地汉人通婚,在习俗上也早已汉化,但是仍然可以从五官上依稀分辨出有所不同。如今,他们依旧保留了先辈善于经商的传统,成为泉州经济发展的一股强劲动力,以及“一带一路”走向世界的先锋。

沙特签证

沙特的签证号称世界上最难办的签证之一,是少有的没有旅游签证的国家。我只好委托旅行社帮忙制作相关手续,办理了全程中最贵的3000块钱的沙特商务签证。其实沙特并非没有旅游资源,光是麦加和麦地那两个圣地就可以吸引来全世界十几亿穆斯林的朝觐之旅。我想,之所以不开放旅游签证是为了不让外来文化对其固有的生活习惯造成过多的冲击吧。

万幸的是,我是男性,而且不是穆斯林,12月也不是朝觐的高峰期,最终如愿办理了沙特签证。我当时已经被埃及难吃的食物折腾得准备要绝食了,在收到从中国寄来的护照后,立马兴高采烈的收拾行李准备前往沙特,起码有东西吃了以后什么问题都好解决。

2015年11月26日,我来到开罗机场,心里不免有点忐忑。虽然到了沙特可以解决吃饭问题,但是每到一个新的国家又会冒出新的问题来。就像唐僧西天取经遭遇九九八十一难,我的漫漫东游路上一样充满了未知的挑战,我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上了前往沙特吉达的飞机。

得益于互联网的便利,每当我要前往一个新的国家,都会有热心朋友介绍很多当地人给我。光是在沙特的第一站吉达,我就联系上了在当地的泉州老乡小杨和沙特人Makeeno。

飞机刚落地,我就第一时间跟他们发了信息。Makeeno立马就给了我一个坏消息,原来吉达机场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糟糕的机场,让我做好耐心等待的心理准备。我心想,无非就排队排得久一点呗,反正老乡小杨已经到机场接我了,没什么好担心的。

当我走到入境大厅时,被眼前神奇的场景震惊了!身着各种不同颜色的长袍和头巾的人们整齐的排着队伍,就像奥运会开幕式的运动员方阵似的。原来,吉达距离圣城麦加很近,只有不到100公里距离,而到麦加朝觐是穆斯林的五功之一,所以朝觐团从各个穆斯林国家飞到吉达,吉达就成了他们的集散地。

我顾不上惊叹,赶忙在心中一遍又一遍的复习着跟海关人员的说辞。因为我办理的是商务签证,但是却穿着运动装,带的行李包也很明显跟商务不搭边。如果海关人员过问的话,只能说来谈生意,顺便带着自行车过来骑两圈。但是,又有谁喜欢在这个满是沙漠又高温的国家骑车呢?这个理由也不是很说得通。

还好,在经历了繁琐的指纹录入后,工作人员什么也没问就让我通过了,顺利入境沙特!

Albaik

领取行李后,我坐上了前来接机的老乡小杨的车,此时已是晚上11点了,小杨问道:“饿坏了吧?一起去吃个夜宵?”

飞机上的餐食连塞牙缝都不够,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了,我也就厚着脸皮欣然答应了:“好呀!”

车子开到一个叫“Albaik”的餐厅旁停了下来,从外观上看,也就是类似于KFC的快餐店。小杨说:“就这里吧!”

鉴于刚刚在埃及遭受了将近一个月的糟糕食物的摧残,我的内心对于快餐店是抗拒的。再加上有过埃及第一餐吃KFC的经验,我顿时有种不祥的预感:沙特的食物该不会跟埃及一样难吃吧?再吃不下东西,我就该饿死了!但是出于客气,我还是答应了。

我们慢慢走近餐厅,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这里的餐厅竟然有两个门,上面写着“Family Section”(家庭区)和“Single Section”(单身区),两个区域是完全分隔开的。

小杨笑嘻嘻的说:“涨知识了吧?这里男女是分开用餐的,今天我们运气好,有个女孩子帮忙带路,所以可以带你去体验一下家庭区。”

原来男生要进家庭区,还要有带女生才可以进去呀!我们幸灾乐祸的看着隔壁拥挤的单身区,很幸运的走进了没什么人的家庭区。我很好奇的扫视了一下家庭区:点单区没什么两样,但是用餐区却成了一个个的小隔间,门口都用帘子封得严严实实。在这里,只可以看到点单的人,却看不到用餐的人,真是好神奇呀!

我们拿着餐盘走进了小隔间,其实跟一般餐厅的座位没什么两样,只是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空间而已。我们坐下之后,小杨开始娓娓道来:“沙特这边的女孩子是不能让人看到脸的,平时都是穿着罩袍带着面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只有在用餐的时候才把面纱摘掉,而坐在包间里面,就不会被外人看到啦!”

哇~真的是好独特的风俗!可是饥肠辘辘的我早已顾不上这么多,抓起了盘里的黄金色的炸鸡,大口咬了下去。霎时间,酥脆的外皮和鲜嫩多汁的鸡肉带来无与伦比的口感,炸鸡的香气在嘴巴里绽放开来,不断刺激着味蕾,我顾不上说话,直接消灭了一大盘的炸鸡。如果说埃及是美食的地狱,那么我一定是到了天堂啦!

小杨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得意的说:“怎么样?好吃吧?这家店在沙特很有名的,就连王子都想加盟呢!”

这确实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炸鸡,直到后来每次看到炸鸡,我都会想起远在沙特的Albaik,看来美食还能够为国家印象加分不少呀!

我又瞄了一眼桌上的账单,三个人一共才吃了46.5元里亚尔,折合人民币才80元。如果用标准化的商品来衡量,一听铝罐可乐才2.6元人民币,这土豪国家的消费一点都不土豪啊!

沙特里亚尔

吃过夜宵,我们继续往城里走,我说想去ATM取点钱,结果车子没往银行开,而是开到了加油站。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加油站里面取款,而过后才知道,加油站在沙特的用途远远不止是加油而已。

每到一个国家,都要换一种崭新的货币。几个国家走下来,我的脑子里以及充斥着各种不同的汇率了。沙特的货币叫里亚尔,在当时的汇率是1:1.73。

到了小杨家,放下行李之后,我就急不可待的向他探听在沙漠骑行的情况。从红海沿岸的吉达到波斯湾沿岸的达曼,由西向东的穿越整个沙特,这其中需要骑行1500公里的沙漠,其中只有塔伊夫和利雅得两座城市,公路的路况和沿途的补给情况是对我来说是关系到生命的重要信息。

“我平时都是家里和工作两点一线,从来也没往沙漠深处走过,也不清楚里面是什么情况耶。”跟绝大部分的中国人一样,出国主要都是为了工作,小杨也不例外。

“不过你可以在沿途的加油站补给,甚至可以住到里面!”小杨紧接着说,“沙特的加油站里面并不只有ATM,还有超市、餐厅、住宿和清真寺,就像是个小型综合体。你可以用谷歌地图搜索‘Station’,根据加油站的位置来安排每天的行程。”

“可是我从来没用过谷歌地图啊,怎么用?”当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可以想象小杨额头上顿时拉下来三条黑线的样子。

小杨就像看到了外星人似的:“那么你一路是怎么认路的?”

我一脸淡定的回答:“看地图和路牌呀~”

像我这样只看地图的老古董真的不多了,看来在沙特必须破功,要使用谷歌地图才行得通。我安装好谷歌地图,搜索了加油站后,在吉达和达曼之间的沙漠里,浮现出一个个小红点。

这些散落在公路两旁的红点对我来说,就像是沙漠中的生命线一般,是完成骑行的基本保障。红点密集的地方,补给相对来说容易些;而红点稀疏的地方,则需要带足了补给才可通过。我仔细查看了1500公里的路线,其中补给最少的地方位于沙漠腹地,需要至少100公里才有一个加油站。地图上显示的加油站是否还在运营,亦或是早已废弃,都还要打上个问号,有待骑行路上核实。

虽然我曾经在埃及去过黑白沙漠,但是那是开车去的,而且沙漠的规模跟沙特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在《阿拉伯的劳伦斯》中,劳伦斯率领突击队穿越到亚喀巴的时候,在见到绿洲时的欣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沙漠中的自然条件无疑是极度严酷的,沿着现代化的公路骑行虽然不会迷失方向,但是酷暑、大风、饥渴是必然要经历的困难。跟先前游览式的骑行不同,在沙特可以说是用生命在骑行,以个人的微薄毅力去克服大自然的恶劣环境。

在沙特的第一晚,我的脑海里带着满满的问号入睡了。

沙特友人Makeeno

第二天一早,由厦门太古公司的Sunny和诗诗介绍的沙特朋友Makeeno就过来小杨家接我。我下楼四处张望,也没看到传说中的镀金豪车。这时,一辆丰田越野车的车窗拉了下来,一位身着阿拉伯长袍的人向我挥手:“Hi, Liu.”

看来,还是我这东方面孔在这儿的辨识度还是比较高的。打过招呼,我一阵小跑上了车。上车之后,我的第一个动作不是系上安全带,而是下意识的往后座瞄了一眼。嗯,很好,后座上没有网络上流传的猎豹或者狮子,于是我放心的扣上了安全带。

Makeeno是一名到美国留学过的沙特人,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他思想比较开放,而且英语说得很溜,沟通上完全没有障碍。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将领着我在吉达做好骑行沙漠的准备工作。

水上清真寺

车子驶入大街,但是却没有了昨晚的热闹,会不会是因为白天太热而没有人出门呢?我随口问道:“怎么大街上空荡荡的呢?”

“今天是周五,现在是大礼拜的时间,所以商店都不营业。反正现在也没地方去,走吧,我带你去清真寺逛逛。”随即,Makeeno调转方向朝海边的清真寺驶去。

虽然在土耳其和埃及也逛过不少清真寺,但是每个国家的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沙特的清真寺看起来很新,没有历史的沧桑感,但是却壕气十足。我们所去的水上清真寺是吉达的地标性清真寺,它就位于红海海滨,建造在海滩的水泥平台之上,远远望去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我们一起迈入清真寺,眼前是一幅壮观的场景,大厅里来自不同国家的穆斯林正在一起做礼拜。其实伊斯兰教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基础上创立的具备包容性的宗教,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只是到了后来,宗教和政治搭上边了,分化成不同的教派,对古兰经的解读有了不同的释义,从而导致教派之间的纷争。麦加是最具包容性的伊斯兰圣地,全世界不同教派的穆斯林都汇聚在此,而吉达作为麦加的门户,自然也是敞开胸怀迎接八方来客。

以基督教为主的西方世界历来与其水火不容,从历史上的十字军东征,到近期的911恐怖袭击作为导火索引发的一系列冲突。在西方主导的世界主流媒体上给伊斯兰教贴上了诸如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的标签,再加上中东战乱不断,我在没到过伊斯兰国家前也是忧心忡忡。但是当你深入接触后,会发现穆斯林本性都很善良,新闻里的极端主义分子只是一小部分人而已,没必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主流群体。毕竟这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信众的宗教,如果人人都搞人肉炸弹,那么人类早就在地球上消失了。能够存在一千多年的宗教,即是符合人类普遍的价值观的,不可只听从一面之词便妄下定论。

Makeeno指着高处的小阁楼说:“你看,这是专门给女性做礼拜用的包间。”

沙特是一个严禁给女性拍照的国家,女性必须穿着黑袍和面纱,还有专门的宗教警察在监督。对外国人来说,沙特女性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存在。我充满猎奇心态的问道:“要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看到女孩子的脸呢?”

“只有在相亲的时候才行。”Makeeno看到我一脸失望的表情,接着说:“不过现在有的女孩子比较开放,只要在不会宗教警察发现的场合就会把面纱放下。”后来,我们终于在一个体育博览会上看到了放下面纱的沙特女生,隐藏在面纱后面的神秘脸庞长得确实精致。

海鲜餐厅

沙特跟其他伊斯兰国家不同,它在每天五次礼拜的时间里,所有的商店都拉下门来暂停营业,专心祷告。礼拜结束后,也就意味着午餐时间到了。Makeeno问我:“想吃点啥?”

在吃过昨晚的超级好吃的炸鸡后,我开始对沙特的食物有了良好的印象。此时我已经有一个月没吃过海鲜了,吉达就坐落在红海边上,自然不可错过这个尝鲜的机会,于是我不假思索的说:“咱们去吃海鲜吧!”

我们驱车来到海鲜餐厅,里面就像是个自选超市,各种色彩斑斓的海鲜躺在冰块里供人挑选,但唯独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活鲜。这里的海鲜烹饪方式比较单调,仅有烧烤和油炸两种而已,不像吃货天堂中国那么丰富多彩。

Zamzam Water

用餐的地方是个空空如也的包间,地板上铺着地毯,靠墙的一边有个椅子,可就是不知道该在何处吃饭。

在等待之余,Makeeno拿出一桶瓶装水,颇具神秘感的告诉我:“知道吗?这是一瓶有来头的水。”

我拿起水来仔细观察了一圈,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正在我疑惑之时,Makeeno娓娓道来:“这是产自圣地麦加地下的圣水,前来朝觐的人都要带一点回去分享给朋友们,而很多没办法来朝觐的信徒则想尽办法来购买圣水,一瓶10升的桶装水在国外要卖到100美元呢!”

然后,他又播放了一个介绍Zamzam Water的影片,这个圣水的井就位于麦加克尔白东面20米,从圣经中的亚伯拉罕时代开始就源源不断的流淌至今,根据各项科学研究,圣水还具有许多神奇的功效。

我赶紧倒了一杯咕噜咕噜喝下去,看看圣水是否可以赋予我神奇的力量,助力我穿越浩瀚的沙漠。

海鲜大餐

此时,服务员端着丰盛的饭菜进来了,用一块塑料布往地上一铺,然后把它们都放到上面。我一脸懵逼的看着放在地上的大餐,Makeeno赶忙招呼我:“来吧,请用餐。”然后走了过去,席地而坐。

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坐在地上吃的呀!也跟着坐了过去。Makeeno举起右手,说:“在沙特,你要习惯用手吃饭,我们开动吧!”

其实只要把手洗干净,用手吃饭跟用餐具吃饭是一样的,只不过需要个适应的阶段罢了。午餐有烤鱼、烤虾,还有炸鱼,我就一边看着Makeeno演示,一边学习模仿着方法进食。很快的,满满的一地海鲜就被我们消灭精光了。

学习阿拉伯语

吃饱喝足,热爱学习的我便开始向Makeeno请教阿拉伯语。作为一名环球骑行者,学习每个国家的一些简单旅行用语都是我的必修课。Makeeno非常细心的为我标注了阿拉伯语和英文的对照翻译,以及发音,并且简单练习了几遍。但是因为如果遇上一些复杂点的沟通,仅仅那样还不够,他又给我留下电话,让我在搞不定的情况下,由他来帮忙翻译。

接下来,我又咨询了最为关切的骑行横穿沙漠的计划。Makeeno一脸歉意的对我说:“不好意思啊,我自己也从来没走过沙漠,平时如果出差都是坐飞机,毕竟城市之间的距离实在太远了!”

紧接着,又给我泼了一道冷水:“据我所知,连接吉达和达曼的这条公路是高速公路,理论上自行车应该是不允许在上面骑行的。但是呢,沙特也从来没人在这上面骑车,而且两地之间仅有这一条道路,如果遇上警察检查,或许可以请他通融一下。总之,你到时就给我打电话,由我来跟他解释。”

回想起曾经在意大利骑行过国道和中速公路混合的情况,虽然允许骑行,但是道路上的车速快,还是很危险的。再加上前不久在土耳其被大巴追尾的事故还记忆犹新,如果换成在高速公路上被追尾,那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

Makeeno继续补充道:“还需要提醒你一点,沙特的司机很喜欢一边开车一边玩手机,再加上长途疲劳驾驶,高速公路上是很危险的。”

Makeeno说的一点都没错,他自己开车就是一路玩着手机。沙特的城市都很大,城市之间距离非常远,出行需要长时间开车,无聊之余,就只能靠玩手机来消遣一下了,因此车祸频发。

被这么说了一通,心里越来越没底了。咨询了这么多人,沙漠里的情况还没能略知一二,但是却列出来了一大堆问题。看来,要穿越沙漠,不仅要靠毅力,也要多少碰点运气。

沙特美食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被Makeeno带着在城市里面到处逛。沙特并不像网络上描述的那样遍地豪车,放眼望去,车流里大多是以日系车为主,我好奇的问道:“为什么沙特人这么有钱,油价也这么低,但是大家却偏爱廉价省油的日本车呢?”

Makeeno笑着回答:“因为日本车的空调制冷比较快呗!”

对哦,哪怕已经临近12月了,沙特的气温依旧有40多度。每天我们不是坐在车上,就是呆在室内,用一句流行语来说就是——命都是空调给的。

我们也辗转很多餐厅,品尝各国的美食。当我们在日料店吃饭时,Makeeno特地叫我帮他拍张照片,说是要发给他未婚妻。这也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你的未婚妻是日本人?”

“是啊,我们在美国读书时认识的,现在正在准备结婚。但是在沙特,涉外婚姻需要政府批准才行,审批手续很麻烦,要等三个月呢。”

我继续打破砂锅问到底:“你为什么不找沙特的呢?你们不是可以娶四个老婆吗?”

他叹了口气:“这年头,很少人愿意娶四个老婆了,我们对每个老婆都需要平等对待的,太辛苦啦!现在顶多能娶两个就不错了,而且有不少人娶了外国老婆,导致现在沙特有很多剩女。”

我心里暗自想,是否应该把解救沙特剩女添加到我的骑行任务中呢?

沙特友人们

在吉达时,我入乡随俗的买了一件阿拉伯长袍,一方面是穿上当地的传统服饰,更容易融入;另一方面是方便随着人流混进商场,因为有些商场不让单身外国男性进入。

当我穿上白袍,带上头巾,再加上还留着一小撮胡子,还真有那么点意思。Makeeno的朋友们看到我这样子都开怀大笑,纷纷邀请我合影,还送了我一个新的外号——Chief Liu。在玩笑之余,他们严肃的告诉我,真的有沙特人就是长得跟我一样。在海上丝绸之路鼎盛的年代,有阿拉伯人后裔留着中国,自然也会有中国人后裔留着阿拉伯。

泉州有许多阿拉伯混血,只是经过太多代之后,已经很难分辨得出来。我的身上也有少量来自我外公这边的阿拉伯基因,我的显性主要体现在饮食上,不存在汉族人乳糖不耐受的问题,经常拿牛奶当水喝,拿奶酪当饭吃;而我儿子则体现在头发上,他是不同于汉族人的卷发。也许也是因为这样,途径的伊斯兰国家的人们都对我格外的友好。

补充户外装备

娱乐归娱乐,正事还是要办的,我紧锣密鼓的做好穿越沙漠的最后准备。除了辗转询问了许多人都没有结果的沙漠当中的情况,还要准备好进入沙漠用的物资:罐头食品、奶酪、方便面、药品、电解质、备用零件、户外用品……

当时,Makeeno和我寻找了大半个城市才找到了一家户外用品店,终于如愿购买到了做饭用的瓦斯气罐。可是,拥有丰富户外经验的我看了一下店里的装备就觉得有点不大对劲,应该是供打猎用的,便问了老板:“沙漠里面有野兽吗?”

“有的,经常有人跑到沙漠里面去打狼。”

看来,穿越沙漠的困难除了酷暑、大风、缺水、事故之外,还要再加上一个——野兽。

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狼肉要加什么调味料才会好吃呢?我带的锅是不是小了点?是不是要带把大一点的刀子切肉?天气热的情况下狼肉会不会很容易腐坏?要如何把一整块狼皮扒下来?……

无论困难再多,终归还是要迎来出发的一天,因为——路在那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