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联与碑帖|《对联话》里的集字联

 文山书院 2020-10-16

`

前  言

《对联话》载集字联数,颇觉有趣,遂选知名者编成此辑。知名者何,如林则徐、俞樾、曾国藩、翁同龢,此名联家也;又如《曹全碑》《黄庭经》《瘗鹤铭》《大唐中兴颂碑》《兰亭集序》,此名碑帖也。

另,俞樾颇擅集字联,其传世联集或自为一辑,于右任亦有集兰亭帖集字联数比,惜《对联话》皆未录。又有管沐之集字联三比见之《对联话》,惜皆为集禊帖之作,为避重之嫌,故不编入此辑。《对联话》另载莫友芝集汉碑一联,因不知其所本,本辑亦不录。

又,此辑中所涉碑帖集联,由本人以其传世影印件剪辑制作,如有雷同,纯属意外,如需转载,请注出处。所载联语出处,皆系《对联话》原文搬运(或有删节),辑中所附联作者简介以及碑帖介绍,皆根据网络整理,如有讹误,烦君自察。庚子秋莫非于古商都。

01

林则徐&洛阳桥碑

   【《对联话》载】凡题署有以短幅见长者,兹集录之……一、林文忠题福州西湖宛在堂集《洛阳桥碑》字联云:

长空有月明两岸;

秋水不波行一舟。

   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谥文忠。清朝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嘉庆三年(1798)中秀才,就读鳌峰书院。嘉庆九年(1804)中举,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后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先后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嘉庆二十五年(1820),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道,任上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后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于史学界有“近代中国第一人臣”之誉。

   《洛阳桥碑》,系北宋书法家蔡襄书其所撰《万安桥记》。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在今福建泉州鲤城区洛阳镇洛阳江上,皇佑五年(1053)由北宋泉州太守蔡襄倡建。碑文全文共153字,楷书,记载造桥相关事宜。现存碑刻有二:其一为损毁后,于1963年摹拟原作重刻;其二为北宋原刻,原露天崖刻于岸左,宣和年间(1119-1125)由蔡桓蔡襄曾孙其时任泉州市舶司、知州拓本重刻立于忠惠蔡公祠内。此碑不惟书法端庄遒丽,且文字精炼,工刻细致,誉为文、书、镌“三绝”。朱熹赞曰:“颂公之功兮万安有碑。楷法草书,独步当世,文章青史,见重列淡。”

02

俞樾&曹全碑

   【《对联话》载】又,俞曲园集《曹全碑》字赠曾文正联云:

退之工文辞,学者从而师事;

司马相中国,远人服其威名。

可谓声大而远。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清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后居苏州,潜心学术达四十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等,弟子遍及海内外,有“朴学大师”之尊。所著凡五百余卷,称《春在堂全书》。除《群经平议》五十卷、《诸子平议》五十卷、《茶香室经说》十六卷、《古书疑义举例》七卷外,其《第一楼丛书》三十卷、《曲园俞楼杂纂》共百卷。《清史稿》有传。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因曹全字景完,所以又名《曹景完碑》。系东汉王敞等人为郃阳令曹全纪功颂德而立。此碑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于明万历初在郃阳(今陕西合阳)莘里村出土,现保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藏有明拓本。《曹全碑》属东汉末隶书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其结字匀整,用笔方圆兼备,而以圆笔为主,风致翩翩,美妙多姿,是汉隶中秀美风格的代表。

03

潘伯寅&黄庭经

   【《对联话》载】又,潘伯寅集《黄庭》字题酥醪观养正庐联云:

出月入日是吾道;

寸田尺宅可治生。

出有禅机,可贵

   潘祖荫(1830-1890),清代官员、书法家、藏书家。字在钟,小字凤笙,号伯寅,亦号少棠、郑盦。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咸丰二年一甲三名进士,探花,授编修。数掌文衡殿试,在南书房近四十年。光绪间官至工部尚书。通经史,精楷法,藏金石甚富。有《攀古楼彝器图释》,并辑有《滂喜斋丛书》《功顺堂丛书》。

   《黄庭经》,王羲之书,小楷,一百行。原本为黄素绢本,宋时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朗之意态。传山阴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书法,因知其爱鹅成癖,遂许以一笼白鹅为酬。王羲之为之书经,笼鹅而归。唐李白曾有诗:“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故《黄庭经》又称《换鹅帖》。此本无款,末署“永和十二年(356)五月”,今所传为后世摹刻本。

04

翁同龢&瘗鹤铭

   【《对联话》载】又,翁松禅集《瘗鹤铭》题金山寺玉砲堂联云:

天旌厥事事乃集;

江裹此山山不浮

出幅静穆,对幅沉雄,非三折肱不办。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近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咸丰六年(1856)状元,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卒后追谥文恭。翁同龢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有《翁文恭公日记》《瓶庐诗文稿》等。

   《瘗鹤铭》是原刻于镇江焦山西麓崖壁上的楷书书法作品、摩崖石刻,其书者传为南朝梁的书法家陶弘景。原石刻因山崩坠入江中,后打捞出,只存五残石,现陈列于江苏省镇江焦山碑林中。《瘗鹤铭》内容是一位隐士为一只死去的鹤所作的纪念文字。此铭字体浑穆高古,用笔奇峭飞逸。虽是楷书,却还略带隶书和行书意趣。铭书自左而右,与碑不同,刻字大小悬殊,结字错落疏宕,笔画雄健飞舞,且方圆并用,无论笔画或结字,章法都富于变化,形成萧疏淡远、沉毅华美之韵致。《瘗鹤铭》的书法艺术对后世影响很大,为隋唐以来楷书典范之一,被历代书家推为“大字之祖”。

05

麻维绪&大唐中兴颂碑

   【《对联话》载】桃花源山中,联语极多佳者,兹录如下……一、麻维绪集《中兴碑》字云:

镌磨六代斯文在;

歌呼四山明月生

   麻维绪,回族,生卒年不详,广西临桂人。咸丰六年(1856)举人。历任宜章、平江、桃源、湘潭知县,湖南知府赠太仆寺卿衔。为官十余年,所到之处,皆有惠政。有《留别平江士民》《养福亭记》传世。

   《大唐中兴颂碑》为摩崖刻石,此为戡平安禄山之乱后,举国上下欢庆中兴,上元二年(761)由元结撰文,颜真卿书丹。颜时年六十三岁。当时安禄山叛乱时,颜真卿与从兄杲卿等人起兵讨贼,亲历此事件,颜氏写“中兴颂”正是最佳人选。十年后,即大历六年(771)六月刻于湖南祁阳浯溪崖壁之上。书法奇伟宏大,钱邦芑《浯溪记》称“为平原第一得意书,亦次山之文有以助其笔力,故与山水相映”。

06

田中玉&兰亭集序

   【《对联话》载】自入民国,伟人国老每有婚丧以文为庆吊者。山陬海澨,不胫而走。盖印邮便利,为之媒介也。所感困难独吾辈操觚者耳,然亦时有佳作。兹录范子瑜师长印卿太公寿联数章。一、田中玉集《禊帖》贺范子瑜师长印卿太公寿:

老怀可娱,引觞终日;

后贤在列,能将万人。

   田中玉(1869-1935),字蕴山,直隶抚宁人。北洋武备学堂出身。曾任北洋第一镇炮队第一标统带、兖州镇总兵等职。1908年,出任东三省督练分所总参议。辛亥革命后,历任代理山东民政长、曹州镇总兵、兖州镇守使、陆军第五师师长等职。后调京任陆军部次长,转年任察哈尔都统。袁世凯死后,任山东督军兼省长。后去职,于天津寓居。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饮酒赋诗,此即王羲之为之序文手稿。此作书文并秀,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惜原本已佚。传世以唐贞观年间冯承素所摹本为最著,盖因其最得右军遒媚多姿、神情骨秀之风神。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后纸明项元汴题记:“唐中宗朝冯承素奉勒摹晋右军将军王羲之兰亭禊帖”,遂定为冯承素摹本。此本为纸本,纵24.5cm,横69.9cm。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