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系列之《投资策略实战分析》

 亲斤彳正禾呈 2020-10-16

本书冷冰冰,上、下册共700页,大多是数据,用美股几十年的数据对各种策略进行实证检验,像字典和工具书。但正是因为其不带感情色彩,所以更加客观真实。关于美国经济和美国股市,我认为是非常值得深究,因为这可能是A股的未来。我在入行初期,曾花了均等时间研究美国、日本、台湾和英国的股市,但最终还是把精力集中在美国。关于美股,最近有本书《美股70年》也很好!在讲述《投资策略实战分析》之前,我们先花点时间讲讲美国经济和美国股市的历史。

美国经济

我在香港读博的方向是发展经济学,因此对于这本学科有过研究。按照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一个经济体会经历劳动力驱动、资本驱动、科技驱动等阶段,不断递进!但纵观整个人类历史,似乎也只有美国真正经历过这三个阶段,其他很多国家都会停留在某个阶段,所以仔细研究美国经济的全景,有利于我们把握未来的方向。

美国经济在70年代前也是投资驱动,70年代面临转型,80年代后内需崛起,同时伴随大量贸易逆差,90年代进入技术驱动。中国在2008年前明显投资驱动,近几年消费占比提升,最近开始大力发展科技产业,路径其实也是一样的。

关于美国经济的书籍很多,其中有两本书我特别推荐给大家,分别是罗布森·戈登的《美国经济的起落》和弗里德曼写的《美国货币史》,这两本书分别从经济和货币两个角度描绘了美国1860年至1970年的历史,是大家之作,遗憾是没有近50年的历史,所幸近代的历史我们多少有点了解。

美国股市

与其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还不如说股市综合反映经济的变化。从每十年的角度看,美股几乎亦步亦趋的反应美国经济盛衰、内部结构的变化,每十年的牛股都是时代的产物。通过大量阅读各种书籍,我现在对美股从1907年以来的变化比较了解,而WIND上能看到的道琼斯指数可以回溯到1896年。

从一战的阴影中走出来以后,美股即进入了喧嚣的20年代,直到1929年的高点,接下来是89%的下跌,后续又折腾了近15年才创新高,这段时间的惨烈给格林厄姆、老戴维斯、纽博格等人都带来阴影,使他们一生的投资都唯唯诺诺,从这个意义上讲,1930年出生的巴菲特非常幸运。到了五六十年代,美国股市进入“马歇尔计划”带来的战后繁荣,期间像飞机、汽车、钢铁等投资品表现良好;70年至72年的“漂亮50”是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阶段,这其实是一项伟大的投资,后续的故事也基本兑现,但却使很多投资高手铩羽而归,包括芒格;“漂亮50”破灭后,美股进入了长达八年的熊市,这段时间的杀伤力虽然不大,但时间很长、很难熬,这也是美国经济寻求转型的关键阶段,沃尔克的铁腕至关重要!从1982年以后,美国股市进入了历史长牛,一马平川。82年至94年是消费的牛市,巴菲特之所以成为股神主要也靠这个阶段;95年以后进入科技牛市,直到2000年纳斯达克泡沫破灭;2003年以后步入全球化和中国崛起带来的牛市,工业品和资源焕发新春;次贷危机后美股又走了11年的长牛,一开始是各种修复,到16年后科技和生物药成为主角。

从美股100年的变化,发现其和美国经济一一对应,50、60年代是投资驱动下的投资品、中间有一个转型预期的“漂亮50”、此后是转型期的漫长熊市、此后是消费崛起带来的消费牛市、然后是科技驱动带来的科网泡沫、再后面是全球化带来的牛市。每个阶段都有其核心驱动力,只是近十年的牛市缺乏特征,缺乏创新,更多靠宽松和享受上轮互联网创新的余波。

通过研究美股历史,我还发现一点:任何东西可能都只是历史的片段,而不是永恒,只有观察历史,才会发现自己的局限性。比如说我入行的年代,大家视煤炭有色为最好的品种,那个年代消费品只是配角。可是你只要稍微研究一下美股就会发现,消费品是更好的赛道。如今,大家都觉得消费品是永恒的赛道,可是仔细研究一下美股就会发现95年之后消费品没有超额收益,巴菲特持有可口可乐已经30年了,但可口可乐给其带来的超额收益也主要体现在前十年。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