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何曾为例,看问题的视角展示人的层次

 QDLF888 2020-10-16

《经世奇谋》

      晋朝何曾(公元 199~278 年),字颖考,晋武帝时为丞相,加赠侍中,又进位为太傅(侍中、太傅都为荣街),每天三餐要花上万钱之多,还嫌说不知有哪样菜好吃。

     何曾侍奏皇上宴饮,回去之后,告诉他儿子何遵、何劭说:

“国家承顺天命,接受了魏朝的禅让,创立基业,延续正统。可是,我每次与皇上宴饮,不曾听皇上提起治理国家的大政计划,只是谈一些家常琐事,这不是为后世子孙计谋着想的现象,这一番基业大概自身过去就结束了,后世子孙可能不堪设想。”

    又告诉何遵说:“你们大概可以平安的过一生。”

     随后指着诸位孙辈说:“这些孩子一定会遇到动乱危亡。”

     后来,何遵的儿子何绥被杀,何绥的弟弟何嵩悲伤的说:“我祖父真是圣明啊!”

       在《经世奇谋》里,何曾是以见事机先被后人津津乐道。觉得能从小事中,看到未来的发展,这是眼光独到的表现。是有见识,有境界的人物。是可以被人学习可模仿 的榜样。


  在《贞观政要》里也记载了这个故事,但作为帝王的李世民却给出了另外的评价。


      李世民 说:  “我听说晋武帝灭掉吴国之后,只顾骄奢淫逸,不再关心国家政治。

    太傅何曾退朝回家后,对他的儿子何劭说:“我每天都看见皇上不谈论治理国家的雄才大略,而只是说一些日常生活的俚俗之语,这和治理国家的道理相去甚远呀。这难道不是将灾祸遗留给子孙吗?国家在你这一代还不至于混乱,因而你的性命暂且可以保全。”

      他又指着他的孙子们痛惜地说:“可是到了你们长大的时候,必定遇上朝廷变故而性命不保。”后来孙子何绥果然遇上晋王室之间为争夺王位而发生的内部叛乱,结果他在叛乱中,为荒淫的酷刑所杀害。

    以往的史书称赞这事,说何曾有先见之明。我的看法与之不同,我认为何曾可以说是不忠之臣,他是罪大恶极的。作为臣子,上朝应思考如何指陈时政、尽忠直言,退朝时应废寝忘食,弥补皇上的过失。这样使君主的美德不断得到发扬,错误不断得到纠正,就是常说的君臣同治的道理。

      何曾地位尊贵,权势显赫,应当直言进谏,谈论治国大道,匡扶时政。然而他在退朝后才说关于朝纲的言论,朝见时,在晋武帝面前却没有勇敢地直言规劝,说他是明智之人,难道不荒谬吗?如果国家危亡却不知道辅佐扶持,哪里还用得着这样的官吏呢?”

     同样的故事,2样的评价。说明人在看问题的时候,站的角度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也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一样不一样。争论往往是角度不同、三观不一样的争论。这样的争辩跟浪费时间还有什么2样。  

         我们还看到,古代经常有暴徒作恶,朝廷一般会出兵镇压。这不也是以暴制暴,是以乱制乱的重复运用吗?都知道这样的事情不会得到真正的心悦诚服,是表面的做法,可为啥明明都知道的道理,却依然有人采用呢?  

    古代的每一位帝王,都不希望江山葬送在自己手里。可为啥,最后的帝王都背上了淫乱无道的罪名呢?

       帝王富有四海。把国当成家。把国内的臣民看做是自己的家庭成员。尤其是哪个隋炀帝,知书达礼。写的文集还非常好,可以说,不是一位能轻易被人迷惑的人。隋朝的国力当时也是很强盛的。为什么如此强盛的国家偏偏在短期内就衰败了呢?

          我们看看魏征的观点:

    过去隋朝统一天下的时候兵力是多么强大啊,三十多年来,大国的威仪不可一世。谁想到后来竟毁于一旦,叛乱一起,国家政权就拱手让人。

         难道是隋炀帝厌恶国家安定,不希望社稷长治久安,所以就采取桀纣那样的残暴统治,自取灭亡吗?肯定不是这样的。我看这是因为他倚仗国家富强,为所欲为,不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所造成的。

       他在位的时候,奴役天下所有的人来满足他一个人的私欲,收集天下所有的宝物供他一个人玩赏,挑选各地的美女供他一个人淫乐,寻找异域奇珍供他一个人消遣。

       他居住的宫殿极其华丽奢侈,修筑的台榭无比瑰丽雄奇。这就必然造成徭役烦琐,战争不断。再加上朝廷之外,列强虎视眈眈;朝廷之内,大臣险恶奸诈。

        这样,谄媚阴险的人必然青云得志,忠诚正直的人必然性命难保。整个朝廷上下,君臣之间都互相蒙蔽欺骗,心怀二志。民不聊生是大势所趋,国家四分五裂在所难免。

         就这样,至高无上的君王——隋炀帝,到头来为叛贼所杀,死于非命,他的子孙也被杀尽,最终落得被天下人耻笑的结局,这难道不叫人痛惜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