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剖析如东小棚春、秋虾养殖差异五大关键点,让秋虾不再难养

 水产前沿 2020-10-16
  • 文/图 科环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谢邦河

笔者梳理了如东小棚养殖的过程,总结了小棚模式中春虾和秋虾养殖差异的5个关键点,希望帮助养殖户找出秋虾养殖失败的原因,让秋虾的养殖成功率也能像春虾一样高


气头发白,水质过于清瘦

近年,发展较早的几个水产养殖大区经历了从早期的高成功率导致的疯狂扩张到近期的迅速衰败,无数南美白对虾从业者被迫转养或退出,我们都很困惑:养殖的设备一年比一年好,投资的成本也越来越多,进入行业的门槛也逐年提高,然而养殖的成功率却一年不如一年,各种莫名的病害也越来越多。以前的红体白斑现在几乎不谈了,各界更多关注EMS和虾肝肠孢虫,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是环境变了,还是病害不同了?在无数摸不清脉络的疑惑面前,我们应当如何去避免这些可能遇到的问题?

笔者在如东从事水产行业3年,以如东小棚对虾养殖为例谈一谈笔者对该模式的体会。如东小棚养殖每年春季的成功率都相对较高,而秋季的养殖成功率却低得难以置信,不少客户经历了几年秋虾的失败更是望而却步,或者哀叹一声“都是苗不好”。笔者认为与其怨天尤人,不如静心从整个养殖过程去梳理,对比春秋的不同,找出导致失败的原因,克服它,弱化它,让秋虾的养殖成功率也能像春虾一样高。春虾和秋虾的不同有如下5点:

一、池塘条件的不同

春虾的池塘条件和秋虾的池塘条件具有非常大的区别,这也是前期投苗成功与否的一大影响因素。首先在池塘的硬性条件比如钢架、薄膜、管道的整修、增氧机的保养上,春棚经历过一个漫长冬季的修整,可以说是准备充分,甚至春季的锅炉棚连温度都能控制,春季锅炉保证了虾苗能够在最适宜的温度慢慢发育(基本控制棚内水温在25-28℃)。其次,经历漫长的冰冷冬季,可能隐藏在薄膜和地膜之间、土壤和钢架的接缝、配水池连接到大棚的管道内的弧菌都消失殆尽。但对于秋虾来说,如果有弧菌的进入这几个地方,就算是掀了大棚暴晒,换了管道都未必能处理干净。

其实,这里讲的池塘条件最主要的还是指塘底不同,池塘底部是饲料、粪便、死藻和弧菌最集中的地方,对虾在这里找寻食物和栖息,底部最关键也最复杂。春虾池塘底部经过一个寒冬冷冻,加上翻耕、石灰炝过,更有养殖户灼烧过,长时间的休整使池塘条件改良很多。而秋虾的池塘处理总体显得太过简单,2015年中期雨季多,不少养殖户掀开大棚,塘底水都没办法排干,有的中造虾养殖户简单一进水就继续养殖秋虾,给整个养殖过程留下很大的隐患。

二、养殖模式的不同

同样是小棚养殖,但春虾和秋虾的养殖模式却不同。目前,如东大部分地方都配备了锅炉,春虾大部分都采用了标粗模式,以一张45米长度的棚为例,大部分人放50万尾左右虾苗(规格为0.8cm/尾左右)标粗,经过20多天暂养,一般待达到1300头/斤左右规格时匀苗到外面的池塘养殖,再经过大概50-60天即可上市(2016年比较特殊,早期温度低,且长时间不升温,很多养殖户标到一斤几百条规格时才匀苗到外塘,此后又长期低温,对虾体质特别差,不肯吃料,这也是今年锅炉苗成功率低的最主要因素)。

这种模式在前期集中标苗的过程中,方便管理,能较好的进行营养保健和弧菌预防工作,也能节省人工、电费、饵料和药品的成本。并且,如果这个过程发生不可治愈的病害,损失比直放苗而言相对要小。此外,集中标苗后再匀苗到新塘口,此时由于水质优良,温度适宜(一般3月20日前后即可匀苗),池塘底质好,匀出去后对虾长势较快,养殖周期短,正常情况下60天左右可以上市。

秋虾由于投苗时间比较仓促,大部分人都是在8月投苗,且由于温度较高,大部分人都是直接投放,很少经过标粗过程。这也是基于往年秋造虾养殖温度高,对虾长得特别快,没标粗多久就又要匀出去,加上高温天气匀苗的风险大,成功率低,比如前几年最常见问题的就是匀苗后虾肝白膜消失,然后开始出现肝脏问题,接着掉苗。所以,这两年秋虾标粗的模式基本少见。

春虾标粗相对秋季优势明显,相对成本小,管理方便,管理比较到位,养殖周期相对短,池塘底质压力小。秋虾前期的水温较高,且棚数多,在浑水前,前30天的水质调控是一大难点,所以建议养殖户在管理上应有区分。

春季温度低,放苗前可以适当肥水(藻类前期提供营养并且具有一定保温抗应激效果),待水中藻类起来,用菌稳定水色后即可投苗。投苗后为了保持水温和水化指标不波动,尽量前期在不漏水的前提下少进水,到温度上升,或者水开始老化可以适当加水,使水质保持新鲜,促进对虾蜕壳。

秋虾前期投苗水温太高,建议有条件的最少提前一周在池塘中进满水,让水体中的重金属自然沉淀。通过自然肥水后,水中的氨氮被藻类吸收利用,再用漂白粉消毒,到放苗前3天用大苏打解毒,并开始曝气,第二天使用有机酸解毒,过3小时开始打芽孢补充有益菌,防止中和余氯后藻类过度生长,最好放苗前能够使用一次生物分解型底改(要活菌型的而非肥水型),补充底部有益菌,分解杂质,保持水质清爽。

放苗前期,不用肥水,保持水色清爽不见底即可。若是水色太清,可以使用腐植酸钠(45米长的棚用2.5斤),配合少量EM菌使用(有条件可以适当加点红糖活化后用),这样基本前期水质问题不会太大,投苗后记得及时补充蛭弧菌(市面上水剂多不稳定,建议用粉剂)。前期进水要根据自己家水质的不同来判断该如何操作,如水温高,自家井水氨氮低,矿物质不高可以多加水,但是要注意补充有益菌。自家井水水质欠佳者,前期尽量不要进水,补充蒸发量即可,或者经过外塘沉淀后进棚(秋虾外塘容易发病,笔者并不建议使用外塘,若是用外塘建议勤测水质,确保没有弧菌,下雨后注意消毒解毒后再使用),这就是投苗前期,在水质调控上的一些区别。

三、温度气候的不同

春虾和秋虾养殖最大的区别还是在于天气,多个气候因素中笔者认为影响最大的是温度。温度对对虾的影响有很多方面,比如:生长速度、耗氧量(COD、BOD)、摄食速度、菌藻(有益菌、弧菌、优良藻类和有害藻类)的生长周期的影响等等。

养殖春虾时,温度由低到高,虾苗的长势由慢到快,吃料由少到多,很大程度上遵循了生长规律,水质前期温度低,易控制,后期浑水后水温高可以较大水量的套水。大部分人春虾后期基本不关水泵,有利于排出水中较高的亚硝酸和水里的有机污染物,同时有利于辅助增加溶氧量。

此外,由于后期水温高,要求开始掀开棚两端,夜间使用增氧片,因为每年升温季节大虾蜕壳、溶氧不足导致的暴棚现象非常多。不少朋友表示夜里进棚虾会跳,笔者认为,如果溶氧充足对虾是不会跳的,如果跳则一定要注意溶氧或蜕壳。如果棚特别多,工人实在来不及操作,建议可和饲料一起撒增氧片,可以节约时间。另外,增氧片的作用时间不可能是一整夜,市场上一些产品标注48小时的都是夸大其辞,最多4-5个小时内保持功效就很好了。夜间有氧片的辅助,可以大大减少氧债,缓解底部溶氧压力。

而养殖秋虾时,自然温度是由高到低,前期放苗温度在7月底8月中旬前,水温基本都在36℃以上,前期水温太高,虾苗长势快,但是体质虚(长速太快常会导致肌体甚至主要器官发育不良),容易出问题。后期10月下旬开始,一场冷空气作用下就常会降温好几度,虾容易应激且长势开始慢下来。

同时水温低也不适宜大量换水,秋虾后期水比较难肥。首先,建议在形成泥浆水前提前肥起来,一般在放苗35天左右就要让水稍微肥过一点,保持良好水色。其次,建议调大增氧机的功率,高溶氧条件下有益菌容易繁殖,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提高氧化还原电位,防控弧菌的一个手法,同时高溶氧也是高产量的前提。9月到10月中旬期间,水温在28℃附近,是最适宜对虾生长的时候,这个季节应适当加大投喂量。


养殖中期水体开始老化藻类死亡

四、弧菌防控的不同

春虾前期标粗期间的管理一般都做得比较到位,在中后期要注意适当的消毒。高温季节根据水体不同选择不同的消毒产品。若水质特别难肥,建议使用蛭弧菌和有益菌防治,可以和肥水产品(如氨基酸、碳源)一起使用。若是水质杂质特别多,有机物较多,可以适当用些二氧化氯,过硫酸氢钾等,不仅可以消毒,还可以氧化有机物,提高水体氧化还原电位,有些还带改底效果;如果水里已经测出弧菌较多,建议使用聚维酮碘配合三黄萃取液适量消毒(实在没有就用三黄散煮来用)。

秋虾的弧菌防控主要在前期投苗高温季节,一般投苗前在使用芽孢杆菌时和蛭弧菌一同使用,投苗后每周补充一次蛭弧菌,到放苗30天左右形成泥浆水前用聚维酮碘加三黄液适量消毒,然后再肥水,后期基本也是用蛭弧菌较多。

五、投喂管理的不同

大家对春虾的投喂一般都控制得比较好,因为前期标粗苗多,相对来说不容易投喂过量,而且水温低,投喂量相对小,基本上料台后控制90分钟吃完问题不大。但秋虾的投喂过量却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本身水体中藻类多,对虾长势特别快,前期表现出特别能吃,这是因为水温高,此时虾长势很快,但体质其实很虚弱,按照春虾投喂90分钟来把控其实投喂量已经不少了,况且很多前期料台会漏,看到的时间更不准,非常容易加料过猛,产生红肝现象。

春虾正常一个棚45000尾苗,一天2两饲料的加料速度都在虾子的承受范围内。但是秋季前期一定不能这么加,建议小棚秋虾基本前期45000尾开始都是投喂半斤,往后每天仅加1两饲料(秋虾前期一定要补充较多营养产品,增加全水溶性多维、海洋红酵母(虾青素)以及微元的摄入),到25天后大概一万苗一餐能吃到半斤后一天2两加料,若前期水温高于35℃,控制在60分钟内吃完,到水温降低后慢慢增加吃料时间,但绝对不能超过90分钟。在投喂餐数上,春虾可以投喂3餐,秋虾建议一天2餐。秋虾若喂3餐,就一定要安排在水温30℃以下的时间段。

春虾的投喂量是越来越大,因为赶时间上市。而秋虾是要等价格,且养殖周期长,所以建议在前期适当多控料,到水温下来后适当投喂,最佳上料季节应该是9月中旬到10月底,这个时候肝脏发育好,水温适宜,可以适当上料。达到规格后,再减少投料,等待上市,所以由于养殖周期的不同,建议客户秋虾的投放密度要适当降低,春季45米的小棚投放虾苗45000尾甚至更多,秋季建议最多投放42000尾。

另外,影响秋虾和春虾养殖差异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水质指标的变化速度和菌藻的衰落周期不同、种源的不同(秋季经历台风后一些种虾场可能出现苗缺失,种虾更换不及时)、天气不同(秋虾多暴雨,易倒藻,台风破坏薄膜,冷空气突袭,后期的大雪等),本文就不一一分析了。笔者希望广大养殖户能够沉下心来,对前人的失败多进行总结,对有益的案例多分析,总结出养殖模式的关键点是我们目前的当务之急。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