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十家渔药企业抱团祭出大招?徐剑锋谈行业变革:中小药企的出路在于品牌建设

 水产前沿 2020-10-16

  • 文/图 水产前沿 李齐财

当下,渔药行业面临内部和外部的双向挤压。内部压力来自于养殖生态的恶化,尤其是对虾养殖成功率每况愈下,外部压力来自于环保高压引起的原料上涨、生产成本的上升。渔药行业变革在即。

7月29日,湛江市水生生物保健品行业协会(下称“协会”)会员大会暨第四届理事会换届选举大会在湛江召开,广东粤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湛江市海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博尚生技实业有限公司、湛江祥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湛江市帮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湛江海必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绿百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湛江恒兴养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东雅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数十家协会会员单位代表与会。

协会成立于2007年7月17日,是湛江市从事水生生物保健品生产、经营、科教等单位自发的行业性非营利组织,经历十年发展,协会成员单位数量壮大到70余家,是湛江乃至全国水产动保行业极具代表性的行业协会。

大会现场

经大会选举,广东粤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剑锋当选为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徐剑锋就渔药行业的变革发表了观点,并介绍了接下来协会的工作方向。

湛江市水生生物保健品行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广东粤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剑锋

水产前沿:渔药行业过去的十来年经历了快速发展期,走到今天,似乎情况有所不同,您认为现在的渔药行业相比起过去有哪些变化?

徐剑锋:过去这个行业的门槛比较低,整个水产养殖业也处在上升期,很多企业将视为一个发展的机遇,纷纷加入到这个行业,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发展到现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是国家监管力度的加大,如药企的GMP考核制度;另一方面是养殖户产品意识的提高,越来越看中产品的质量和品牌。

水产前沿:目前而言,中小型渔药企业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

徐剑锋:中小型渔药企业最大问题是缺乏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缺乏自主研发能力,从而陷入同质化的怪圈,不能自我解缚。其次,中小型渔药企业营销手段比较粗放,最常见的就是赊销。第三是环保压力,生产可能因此受阻。总的来讲,渔药行业正处于一个分化的阶段,有实力的企业走上坡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可能被淘汰出局。

湛江市民政局蔡炯豪(左)向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徐剑锋(右)颁发证书

水产前沿:部分观点认为未来渔药行业将加速整合,行业大洗牌即将到来,您认同吗?

徐剑锋:目前来看,这个过程不会很快。原因在于中国目前的水产养殖业比较分散、集约化程度不高、农户养殖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中小型渔药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有生存空间,但是若要做大做强,品牌建设是必经之路。企业应聚焦于如何降低养殖成本,为养殖户输送价值。所有的产品都是服务于养殖的,帮助养殖户成功是企业成长的关键所在。我们这个行业已经出现了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这些企业可能会越做越好,相反一些企业会越做越差,呈现两极分化。

水产前沿:湛江水保协会是水产动保行业极具代表性的行业协会,您此次获选协会会长,希望带领协会往哪个方向发展?

徐剑锋:当选协会会长,深感荣幸,同时又有压力。接下来协会的工作重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努力打造“好渔药,湛江造”的品牌,最终让湛江渔药行业分享到这一品牌红利;两个基本点,第一是继承和发扬协会“打造行业交流平台”的传统;第二是了解和满足会员单位的需求点。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与协会外部的交流,既要“走出去”,也要“带进来”。

协会第三届理事会会长湛江市海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绪满总结上一届协会工作

大会向协会副会长单位颁发证书

大会向协会理事会成员单位颁发证书

投票环节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