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骄傲!世界2/3的养殖鱼是中国的!中国3/4的鱼是养殖的!为中国水产打Call!

 水产前沿 2020-10-16

从20世纪80年代的“吃鱼难”到现在的“无鱼不成宴”,中国水产品市场丰富多彩,鱼虾贝藻应有尽有。

  • 文/图 水产前沿 李静


视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宣传片

2016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8346千公顷,养殖水产品总量为5142万吨,水产养殖产量占渔业总产量的75%,约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60%。可以形象地说,在中国,4条鱼中有3条是养殖的;在世界,3条养殖的鱼中有2条是中国的。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的“吃鱼难”到现在的“无鱼不成宴”,水产品市场丰富多彩,鱼虾贝藻应有尽有。”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5月15日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主办的首届绿色渔业发展大会上提到。

大会现场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总经济师张合成、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等农业农村部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等特邀专家,科学技术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蒋丹平等科学技术部领导,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肖放、中国水产学会书记张锋、中国渔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林毅、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等部属单位和行业协会领导,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驻华代表处等国际组织以及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严虎副董事长、水科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研究员徐皓、大连海洋大学教授刘鹰、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方建光、水科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研究员刘兴国、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堂林、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家寿、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执行院长张炳良、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金显仕、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处长栗倩云、挪威海洋研究所教授Øivind Strand、复旦大学教授陈家宽、海洋管理理事会战略总监Francis Neat、水科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鲁民、海洋原料组织运营总监Francisco Aldon和其他各省(市)渔业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校、省(市)级水产研究院(所)、企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及媒体代表共30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部分参会嘉宾

正值改革开放40年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成立40年,本次大会回顾40年来渔业科技走过的历程和取得成就,围绕绿色渔业发展主题,重点就科技促进绿色发展进行学术交流研讨,促进绿色渔业科技创新,推进渔业绿色发展。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 崔利锋

“ ‘不忘初心七十载,砥砺前行四十年’,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40年来,水科院逐步发展成为拥有14个法人科研院所、近3000名职工,学科齐全、布局合理的国家级水产科学研究机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成为中国水产科技工作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建院以来,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3800余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760多项,其中国家奖57项,以占全国水产科研单位20%左右的科技人员,取得全国水产行业约50%的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成果。”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崔利锋在大会开幕上做了精彩致辞。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 张桃林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也在本次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在我国农业和渔业快速发展的历程中,科技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论断的提出,为我国科技腾飞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国农业发展已从过去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新时期,科技对于农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也在不断迈上新台阶,突出表现在源头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机制创新呈现新局面等方面。

  • 精彩报告分享

主旨报告:《绿色发展与渔业未来》
报告嘉宾:中国工程院 唐启升院士

中国工程院 唐启升院士

中国渔业是世界渔业发展成功故事的典型事例。1950年中国渔业产量约100万吨,占世界6%,养捕比约8:92;2016年总产达6900万吨,占世界近40%,养捕比为75:25,水产养殖产量为占世界2/3,渔业产量大幅度增加。1950年,中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仅1.7kg,世界7.7kg;1985年中国7.6kg,世界18.0kg;2015年中国达48.7kg,为世界23.8kg的两倍,人均水产品占有量大幅度提高。

与世界其他主要水产养殖国家相比,中国水产养殖具较高的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且优势度显著,海淡水均为6个养殖种类占70%的产量,中国水产养殖种类不投饵率从1995年90.5%降至2014年的53.8%,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保持较高的水准(淡水35.7%,海水83.0%)。

中国水产养殖种类营养级低且较稳定,由于配合饲料的广泛使用及其鱼粉鱼油使用量减少,近年营养级略有下降,从2005年较高的2.32降至2014年2.25(淡水2.35,海水2.10)。

研究表明,中国水产养殖结构相对稳定,变化较小,预计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其结构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实施渔业绿色发展的重大建设和管理措施,建设环境友好型水产养殖业,实施养殖容量规划管理(建立区域养殖容量评估体系、建立水产养殖容量管理制度、发展生态健康的新生产模式、提升养殖现代化工信技术水平、健全养殖管理执法),是一项解决水产养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一项十分艰巨的科技与管理任务。

旨报告:《新时代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战略选择与重点举措》

报告嘉宾: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 张显良局长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 张显良局长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重捕捞、轻养殖思想影响下,渔业生产一直依赖海洋捕捞,发展受到很大制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5年中央确定“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并实施一系列市场化政策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水产养殖大国。

但我国水产养殖业当前仍面临以下主要问题:1.发展空间受到严重的挤压;2.近海养殖网箱密度过大,水库、湖泊中的养殖网箱过多过密,可以合理利用的空间尚未开发等;3.局部地区养殖污染环境、冰鲜幼杂鱼直接投喂、养殖密度过高、病害防控违规用药等。

我国水产养殖业应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1.划定水产养殖发展空间;2.推进水产养殖方式转变,推进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推进人工全价配合饲料、推进设施装备现代化、推进养殖生产数字化;3.整治养殖环境突出问题;4.发挥水产养殖生态修复功能;5.大力发展现代水产种业;6.强化养殖绿色生产监管;7.促进养殖生产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8.实施水产养殖提升工程;9.做好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科技支撑、增加资金投入、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养殖执法等保障措施。

主旨报告:《中国淡水养殖发展历史与展望》

报告嘉宾:中国科学院 桂建芳院士

中国科学院 桂建芳院士

桂建芳院士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以下六种水产养殖模式的变革:

1.从不同食性的多种鱼类共养到多营养级复合养殖模式

2.从水生植物和湿地的水质净化功能到鱼菜共养生态养殖模式

3.从传统的稻田养鱼到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4.从传统池塘养殖到工程化智能化的池塘养殖模式

5.从工厂化养殖到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渔业模式

6.从污染严重小网箱到大网箱以及净水渔业养殖模式

最后,他总结到,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食品生产方式之一,淡水养殖已为全球食品安全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生态优先和生态文明建设驱动了水产养殖模式变革,新的水产养殖模式将在更为合理更加有效的管控下,必将为中国以致全球的食品安全和经济增长产生持续的利益。

主旨报告:《以生物技术创新驱动水产饲料高质量绿色发展》

报告嘉宾:中国工程院 麦康森院士

中国工程院 麦康森院士

麦院士在报告中生动地解释了“什么叫高档水产饲料”,他认为高档水产饲料必须具备以下特点:1.性价比高;2.健康,抗病力强;3.保证产品品质与安全;4.保证环境持续利用。做优质的高档水产饲料很难,同时极大的技术挑战,必须要敢创新。

我国高档水产饲料的主要矛盾是鱼粉、鱼油高质量原料的紧缺,要用低质量原料制作高档水产料,必须要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那么如何化腐朽为神奇?麦康森院士认为现代生物技术是高档水产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生物技术分基因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发酵工程技术、微生物技术、细胞工程技术等,通过生物技术可以拓宽原料来源,提高营养价值和动物的健康水平,保障食品安全。

除此之外,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严虎副董事长、水科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研究员徐皓、大连海洋大学教授刘鹰、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方建光、水科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研究员刘兴国、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堂林、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家寿、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执行院长张炳良也分别在大会上做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渔业绿色发展》、《深蓝渔业战略与构架》、《陆基工厂化养殖的现状与发展展望》、《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池塘绿色养殖的工程技术及模式》、《稻渔综合种养:现状、问题与展望》、《新时期大水面渔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天邦绿色渔业产业链进展》的报告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严虎副董事长

水科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研究员 徐皓

大连海洋大学教授 刘鹰

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方建光

水科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研究员 刘兴国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张堂林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刘家寿

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执行院长 张炳良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