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努力的程度之低,还远远不到拼选择

 简七读财 2020-10-16


今天讨论的话题,可能稍微有点沉重。

引子:看起来毫无选择的人生

A:

我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山区,全家年收入不到3000元。初中毕业以后,父母便让我回家务农;

B:

我出生在一个七线小县城,没考上大学便跟着邻居去了沿海城市打工,换了七八份工作后,仍然在做收银、外卖一类的岗位上;

C:

我出生在一线城市,45岁之前都在国企工厂流水线上作业。忽然涌入大量外来人口,一方面引进科研人才导致流水线所需的工人变少,另一方面外来人口愿意接受更低的工资,我的饭碗说没就没了。

以上三种情况,你觉得哪一种更可怕?再进一步想,如果真的是你,你该怎么办?

一、关于公平

我曾经跟朋友讨论过“付出是否就有回报”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个人起点不同,怎可奢望一样的终点。农村的孩子面对的压力、掌握的资源、可想象的选择,都没法跟大城市的小孩比。

朋友反问我,就算不出生在农村,又有大小城市之分;就算都在大城市,又有贫富之分;就算都衣食无忧,又有个人资质或家族势力之分。资源永远不可能均匀分配,你在任何一个位置上,都必然会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无奈和限制。这个问题,后来我在这篇文章里也谈过:

欢乐颂里,每个人处在什么社会阶层?

既然每个人注定情况不同,那么“人人生而平等”,在讨论的究竟是什么?

最近在读的一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一个人是否可能在健康、智慧、情绪平稳和其他品质上都明显地、可得以证实地低于他人,而在本质上与其他每一个人平等?当我们说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尊严,或每一个人都应该被当做目的而不只是一种手段来对待时,我们似乎就是在阐述这种观念。

再结合当年跟朋友讨论的结果,便是:

我们作为微观个体,去接受那些自然的不平等,比如:

他比我聪明;

她家里比我有钱;

我比大多数人瘦弱多病;

...

但坚信内在本质的平等:

永远不向命运低头,为自己的目标奋战到最后一刻。

同样这句话,也许有人觉得悲怆,有人觉得热血。

但这是我们能做的最好选择。

人生虽然有很多不公平,但还是好得很。

二、“含泪”15载,他带着全家改变了阶层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一部豆瓣上9.1分的纪录片,叫《含泪活着》。


主人公叫丁尚彪,1954年出生于上海,小学毕业后就插队落户,1981年调回上海。回到上海后第八年,月薪不到100元,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只能算是“三等公民”。

1989年,用5角钱买了一份日语学校资料,学校学费42万日元,于是怀揣女儿能拥有好的教育的梦想,他35岁离开妻儿,负债赴日留学。

来到北海道后,他发现那个地方太偏僻,连日本年轻人都待不下去,于是他逃到东京,此后一待就是15年。期间他一个人打好几份工,平时省吃俭用,最终靠一己之力供女儿去美国读书。

因为在日本算黑户,15年间他从未回国。

赴日7年后得见女儿,见面时间不到24小时;

赴日13年后得见妻子,见面时间不到72小时。

丁尚彪在片中哭了3次,前2次都在同一列轻轨上,分别送妻儿离开,最后一次是离开日本的飞机上,他眼含热泪,双手合十——任务完成了,女儿顺利在美国成为一名医生,他终于可以回家了。回家时,他已经50岁,头发稀疏、门牙脱落,腰背不直。

太拼了。这是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

确实,35岁-50岁这样正当壮年的黄金岁月,与家人长达15年的分居,非一般人可以忍受。在纪录片中,老丁在日本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然而他最励志的地方并不在于吃苦耐劳。

世界上比老丁艰辛的人多的是,那些拾荒者、乞丐、流浪汉谁不是“含泪活着”,他们的遭遇会让你同情,但绝不会让你感动。

感动之余,却没有几个人愿意与他交换人生。父亲与丈夫的角色长期缺位,像机器人一样做多份重复性高的体力劳动,每个家族突破阶层都需要有人做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你是否愿意做那个牺牲者?又或者,你用怎样的思维寻求解决方案?

三,努力和选择之间
50后的终身学习者

由于时代的原因,老丁小学毕业后就去农村插队落户,像他这一代人历史上有个称呼叫“知识青年”(知青),其实他们最缺乏的就是“知识”。

所以老丁一回到上海就坚持上夜校恶补知识,从初中一直读到高中,后来又读了上海市电视中专的行政管理专业,同期一起参加学习的19个人最后都放弃了,只有老丁一个人毕业。

虽然这种学习和接受正规教育性质不同,但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因为他读过点书,知道周恩来、鲁迅、郭沫若都去日本留过学,正好当时流行出国留学,他也想效仿前辈赴日留学,一圆大学梦。

后来我们都知道老丁非法滞留日本打工,但这并不是他最初的选择,其实他一直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家庭的命运。

即使受到这么大挫折,老丁也没有放弃学习。他通过自学考出了5张技术执照,凭借证书找工作明显顺利很多,即使经济环境再差也没失业过。

老丁还喜爱写作,经常在当地的华文报纸发文章,次数多了也渐渐有点名气。正是频繁投稿才让他有机会和纪录片导演结识。在片中我们只看到老丁埋头苦干,却不知他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还有如此充实的精神世界。

后来有记者采访他的现状,发现到美国后,他仍然没有停止折腾:

这几年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主要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写作水平,毕竟我没有好好读过书,写回忆录很难。现在认识许多文学界的朋友,参加许多文学社团的活动,听他们的讲座、聊天,学到很多知识,上次听了王安忆的纽约演讲,也是由侨报组织的文学活动,认识了知青文学的前辈周励(上海人在纽约)作者。看到自己的文章在北美最具影响的世界日报,世界周刊屡屡发表,感到非常有成就感,也为自己晚年学习生涯定了方向,做了准备。

他的所做正如他所说的:“生命的长度你没办法控制,生命的宽度,你可以给它控制的。我现在是将生命的宽度掌握。”

尽可能地研究和遵守规则

老丁一边打工一边也很关心女儿的将来,和普通人一样,他希望女儿通过读书出人头地。当他还没出国的时候,他就经常忙着给孩子辅导功课。也许是遗传了他好学的基因,女儿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至于让她出国读书的念头,则是在他碰巧从广播中听来的。

当时广播里有个讲座介绍如何申请美国留学,老丁从中得知原来申请留学不一定要经过中介机构,于是他把相关材料寄给国内的女儿。在那个资讯不发达的年代,别人还在为留学到处打听的时候,老丁的女儿考完托福就申请国外大学,中间光报名费就省去不少。

可是赴美签证需要经济担保证明,老丁又怎么证明自己身份呢?他早就想到这一点,所以一直坚持主动报税。每年纳税不仅让他有了收入证明,也避免他由于黑户口被遣返回国。

虽然日本拒绝给他合法身份,他还是可以通过纳税证明自己是“良民”。假如他抱着侥幸的心理逃税,最后一旦暴露也就前功尽弃了。

女儿的留学之路每一步老丁都花了心思,他提供的不仅是经济上的资助,更是智力上的支持,尤其是对规则的理解就不是一般打工者能做到的,这也和他平时善于学习思考的习惯非常吻合。

寻求出路,拥抱改变

我们可以看到老丁有这样几个特点:吃苦耐劳,勤奋好学,深谋远虑且目标明确。这样的人为什么不留在国内发展,而是选择走一条背井离乡的打拼之路?原因是当时中日两国巨大的经济差距。

80年代末的中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什么都要凭票供应,这个时候的日本经济却十分景气。老丁在日本打工只半年时间就还完了债,因为在日本一天打工能赚1000多人民币,相当于在中国要干10个月,差距实在太大。

同样是底层打工,在中国一辈子也不可能攒得起钱供女儿去美国上大学,而在日本打工的15年,他不但攒出学费,回国后还能用于购房。

老丁自己曾分析,假如当时留在上海,后来恐怕第一批就下岗了,因为他没技术、没文凭,肯定被淘汰;但是在日本他感到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事实上当年和老丁一起出国的人很多,大多数人坚持没几年也就回国了,强者和弱者的不同就是,前者不会抱怨环境,只要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就拼命抓住它。


最 后

老丁牺牲十多年的亲情换来女儿在美国的学业有成,在此期间他们不能像普通家庭那样生活在一起,这到底值不值?

在老丁看来,要拼出一条通向社会上层的通道,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有的人认为用全家团聚的幸福换取成功,有点很残酷。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决定了他们会做出不同的取舍。

幸运的是,老丁的家人彼此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他们认可各自的选择,即使是天各一方,在精神上从来没有分离。对于这家人而言,一个大圆满的结局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老丁一家的大团圆结局靠的不是“含泪活着”,艰辛的背后是他们对教育的重视,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善于搜集整合多方面信息做决定,对彼此有着极强的认同和信任……

难怪有人说他们的思维很超前,因为这不是低收入家庭普遍的选择模式,反而在中产家庭里很常见。他们花了15年摆脱了不属于自己的阶层,回到自己本该待的地方,这一切都是他们应得。

对于文首提出的问题,和分享这部影片,我并不是想试图给出答案,而更是想跟小伙伴们一起探讨过程。欢迎留言告诉我,在所有别人觉得艰难看不到光的日子里,是什么支持你坚持下去?

最后补上昨天漏掉的图:

看了市面上160只QDII,我得出了这个结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