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甘五味姜辛汤 【组成】茯苓四两甘草三两干姜三两细辛三两五味半升 【用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作用功效】温肺散寒,化饮止咳。 【主治】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第十二37)。 【方解】干姜配细辛温肺化饮;茯苓健脾利水;五味收敛久咳耗散之肺气。 【方论】服前汤已,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下焦冲逆之气既伏,而肺中伏匿之寒饮续出也,故去桂枝之辛而导气,加干姜、细辛之辛而入肺者,合茯苓、五味、甘草,消饮驱寒,以泄满止咳也。(《金匮要略心典》)。 【临床应用与医案】 1.寒哮:
薛某,男,55岁,干部。患支气管哮喘15年,每由气候反常而诱发, 每次发作即用西药青霉素、氨茶碱、激素控制。 1993年12月3日因牙痛自服牛黄解毒丸后哮喘发作。 用西药治疗3天,哮喘未能缓解,两肺哮鸣音有增无减。 据其舌淡苔白,痰白清稀,及服凉药诱发等情况,诊断为寒哮,遂停用西药, 予苓甘五味姜辛汤: 茯苓15g,甘草6g,五味子10g,干姜12g,细辛9g。 水煎服。服1剂即明显好转, 继进1剂喘平,两肺听诊哮鸣音消失。 [孙恩贵.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寒哮.山西中医,1994,(6):36]。 2.支气管炎(咳喘) 刘某某,男,33岁。1987年3月10日诊。患咳嗽、气紧、胸闷半年余, 经透视诊断为支气管炎。 屡服中西药,其效不佳。 症见:咳嗽痰多,清稀色白,胸闷不适,气紧,不能平卧,口渴喜热饮,四肢不温,背心冷,得温则咳嗽缓解,舌苔白滑,脉弦滑。 此乃寒痰蓄肺,肺气失宣。 治以散寒肃肺,涤痰蠲饮。药用: 茯苓15g,干姜10g、五味子、细辛各6g,甘草3g。 苏子10g, 水煎服,一日1剂。 服上方3剂后, 症状减其大半。 继服3剂, 症状全部消失,惟感食欲不振、气短、乏力。 以益气健脾,实卫固表治之: 党参、茯苓各15g,白术各10g,甘草3g, 黄芪24g, 防风10g、 连服3剂,痊愈。 [徐兴亮.苓甘五味姜辛汤临床运用体会.四川中医,1990,(7):10]。 【临证提要】本方可以治疗寒饮蕴肺而体质偏虚之人出现的咳喘症,其证候特点可见咳嗽,气喘,胸闷,痰多色白而清晰,背寒喜暖,苔多白滑,脉多弦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