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草一废,全年白费!河蟹养殖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别让它拖了后腿

 水产前沿 2020-10-16

本文主要以好润公司提倡的“6S整体解决方案”为核心,同时涵盖了“轻施肥、重提肥”理念、“多碳多硫多矿、少氮少磷少脏”理念、“强氧化改底”理念等,另外也加入了笔者这几年在养殖一线服务中总结的一些感悟。
  • 文/图 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许长青

伊乐藻是河蟹塘口比较常见的水草,但是今年早期受疫情影响,很多存塘货不能及时销售,导致部分地区清塘工作受影响,清塘不彻底,塘底环境得不到充分晒塘氧化,对于伊乐藻的生长是有一定阻碍的。本文主要分享影响伊乐藻中后期生长的条件,以及伊乐藻中后期长势不好的处理方法。

一、影响伊乐藻中后期生长的条件

1、溶氧(主要指底层溶氧)

伊乐藻的营养来源核心是通过根须吸收,再由茎杆传输到叶片中,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把各类无机盐转化成有机物,用作伊乐藻的生长,所以根须的健康及良好的生长环境非常重要。

我们知道种植花草树木是需要定期松土的,其目的就在于提高土中的溶氧条件,有利于植物的根呼吸。伊乐藻也一样,当底泥中的溶氧较低时,伊乐藻根呼吸受阻,长时间的根须缺氧会直接导致根细胞坏死、根须萎缩,形成黑根、烂根。其次,在低溶氧的土壤中,专性厌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分解残饵粪便等有机质,过程中会产生还原性的氨氮、亚硝酸盐,缺氧严重时会产生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硫化氢和底泥中的二价铁结合会产生黑色沉淀物,大量聚集在根须表面,也会形成黑根,抑制根须正常生长。

黑泥臭泥含有氨氮、硫化氢等还原性耗氧有毒物质

2、营养

正常情况下,伊乐藻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有16种,伊乐藻吸收营养主要靠根须,其次可以利用叶片吸收营养(根外营养)。中后期的伊乐藻常出现根须发黄、扎根不深、烂根漂浮、茎杆细脆易断、叶片卷曲发黄发灰等现象,其中分别对应几种微量元素的缺失。

根须的生长需要进行细胞呼吸、细胞分裂。细胞呼吸作用需要磷元素参与合成ATP;细胞分裂需要钙元素和硼元素的参与,钙也参与了细胞壁的组成,硼参与了细胞膜的形成,缺钙缺硼会抑制新细胞的形成,导致根须细短;磷元素可以促进根蘖(分根嫩芽)的生长,缺磷即会导致分根少,根须单薄、抓地力差,容易漂浮。

茎杆的生长如果想要韧性增强,必不可少的元素就是钾,钾元素促进茎秆维管束发育,茎壁增厚,髓腔变小,使机械组织内细胞排列整齐,缺钾的茎杆外在表现就是变细变脆,同时限制根须和叶片之间的营养物质运输。

叶片的生长需要光合作用不断合成有机物,叶片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含有大量叶绿素,合成叶绿素的主要元素之一就是镁,镁元素也是许多酶的活化剂,缺镁的伊乐藻外在表现就是叶片颜色发黄发灰,没有光泽,继而卷曲萎缩坏死。二氧化碳的含量也是限制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

3、透明度

中后期的塘口由于大量的饵料投入,底肥过剩,经常出现水浓水绿的现象(水华),水体透明度降低,伊乐藻光合作用受阻,生长异常。

中后期水浓影响透明度

中后期存在野杂鱼,以及由于pH或水体溶氧变化导致螃蟹吃料区域变化,都会出现螃蟹吃不饱、活动量增加,水体泥浆浑,透明度降低的现象。

水体总碱度总硬度异常,藻相菌相不均衡,悬浮杂质过多,鞭毛藻类过多,附着在伊乐藻体表,同样相当于透明度下降,抑制光合作用,影响伊乐藻生长。

4、温度

养殖中后期气温较高,伊乐藻不耐高温,持续晴天高温时,应保持伊乐藻整体低于水面,防止伊乐藻烫伤腐烂;另外底层水温不能过高,且要低于表层水温3度以上,防止底热缺氧,影响根呼吸。

底层水温不能过高,且要低于表层水温3度以上

5、螃蟹活动

今年螃蟹水瘪子较多,大部分水瘪子的形成是因为螃蟹营养积累出现了问题,一个是吃不饱,第二是吃不好,饵料不够或者肝胰腺病变时螃蟹会夹草,活动量增大导致水浑影响水草生长。

缺料、螃蟹活动以及总硬度总碱度失衡,导致泥浆混,透明度低

关于吃不饱的问题很多养殖朋友会陷入一个误区,觉得自己饲料投喂量已经很大了且没有杂鱼,螃蟹不会吃不饱。上面提到螃蟹的吃料区域不固定,当持续晴天光照较强时,水体上层溶氧爆表、pH超标,这个时候螃蟹在深水区吃料较多,当气压较低,池塘缺氧时,螃蟹在浅水区吃料较多,所以喂料区域要根据天气及塘口实际情况作调整,而不是全塘均匀喂料,否则就会出现饲料喂的很多,但是总有一部分螃蟹吃不到饲料的情况。

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很多饲料厂家在调整配方缩减成本,饲料的营养品质得不到保证,另外还有很多养殖朋友因为养殖理念偏差,连年亏损,自行缩减养殖投入成本,选择长期投喂玉米、土豆、小麦等纯植物性蛋白饵料,或者选择投喂低档饲料,都会导致螃蟹吃不好。(长期投喂冰鲜鱼也会导致油脂摄入超标,螃蟹出现脂肪肝,体质下降)

6、药害

养殖中后期蓝藻、甲藻、裸藻等水华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很多养殖朋友选择用化学杀藻药处理,化学杀藻药一个是自身对于水草的影响,第二就是大量藻类被杀后沉底分解,导致塘底耗氧严重,轻则水草烂根,重则螃蟹大量死亡。

左示伊乐藻挂脏,叶片光合作用受抑制,右示水草老化、萎缩、受高温以及药害影响,生长异常

青苔在螃蟹养殖中后期已经不再是主要矛盾,这个时候尽量不选择用杀青苔药处理,而是用生物方法抑制分解,防止出现某些不安全的青苔药伤草的情况发生。

二、伊乐藻中后期长势不好处理方法

1、勤用强氧化性改底产品,直接或间接提高塘底溶氧量,提高底泥氧化还原电位,减少厌氧菌的繁殖,减少氨氮、亚盐、硫化氢等还原性物质的产生(硫化氢氧化细菌针对处理硫化氢等缺氧问题,要仔细盘查塘底环境,把高质量的底改产品用在黑臭较严重的底部区域定向高效改底,而不是用量大、质量差的便宜底改产品铺撒全塘),促进伊乐藻健康根呼吸

今年江苏南京高淳、江苏洪泽湖区域、安徽马鞍山以及湖北部分区域受洪涝影响,塘口被淹,水位过深,池塘底部缺氧的概率大大增加,出现了很多烂草、死螃蟹的现象,对于这类情况,我们建议轻易不要放弃,多用增氧类底改产品提高底部溶氧条件,能够较大程度缓解烂草死螃蟹的问题,同时不要放弃喂料,一旦长时间不喂料,塘口的螃蟹在能逃走的情况下肯定会逃出去找食物,但是继续投喂,不仅能保住大部分自己塘口的螃蟹,还能吸引从其他塘口逃出来的螃蟹到自己塘口觅食。

2、降低水位。除了晴天高温的中下午时间段之外,表层水温不烫手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水位,避免池底缺氧。

3、多补充矿物质微量元素。以碳、钾、硫、钙、镁、硼等元素为主,少施氮肥,巧用磷肥,补充多矿还可以提高水体总碱度总硬度,对于平衡藻相菌相,抑制蓝藻、青苔等有害藻的生长也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可以促进螃蟹的蜕壳生长,提高螃蟹的抗应激能力。

4、喂料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要为了方便而选择“全塘均匀喂料”,避免饲料喂得多、喂得均匀但吃不均匀,从而出现水浓水绿油膜多、底臭底脏底缺氧现象。

5、无根漂浮的伊乐藻要在晴天不缺氧的时候定期使用有机酸、EM菌、水剂或粉剂保草产品维持活力撑过螃蟹蜕5壳。有烂草要及时捞出,底部过热时可以使用硫代硫酸钠干撒降温,已经没有草的塘口可移栽水花生等水草(外源性物质进入塘口要及时消毒)。

6、少用甚至不用化学杀藻杀苔类药物。

聚焦 | 回顾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