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浣熊钻进冷冻货柜'偷渡'到越南,35天吃冷冻肉活了下来??!

 transpacificm 2020-10-16

希望大家看完故事多点“在看”,喜欢的话也点个分享

这样事儿君的推送才能继续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才能继续跟大家分享每个开怀大笑或拍案惊奇的好故事啦~

9月29日上午,越南胡志明市一家食品公司的员工打开海运货柜,准备检查来自美国的货品。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让他震惊了:货柜里的食品包装各种破损不堪,凌乱摆放一片狼藉!

仔细一听,货柜深处还传来奇怪的声响,
循声看去,居然有一只“不明生物”出现在货柜里,咋一看还有点凶。


工作人员连忙拨打电话求助当地的动物保护机构,经过一番努力,才将“不明生物”顺利捕获。


原来是有只“干脆面君”浣熊潜入了货柜里,这一路历经35天不间断的航行,不远万里从美国“偷渡”来到了越南。


浣熊是原产于北美的夜行性动物,杂食性,不挑食,能食用捕获的大部分猎物,小龙虾、青蛙、鱼、蜗牛这些都吃。
虽然是野生动物,但浣熊也非常适应人类城市的生活,鸡蛋、坚果、水果、蔬菜之类的也爱吃。
有些生活在城市近郊的浣熊,甚至常会潜入人类住处偷窃食物。

(资料图)


而从美国发往越南的这个货柜里,装着的都是食物,其中包括不少冷冻肉品。
浣熊应该是8月下旬在美国时就悄悄潜入进去偷吃食物,但工作人员没注意到,直接把门给锁上了。

值得一提的是,运输期间这个冷冻货柜里始终保持在零下18摄氏度,经过35天海上航行才抵达越南。


货柜里都是吃的,浣熊就像置身于自助餐厅,不用担心会饿肚子,
同时得益于自身厚实的皮毛,即使被禁闭在零下18摄氏度的环境里,也没有被冻死。

这一路漂洋过海,浣熊吃掉并糟蹋了货柜里的大部分食物。
等到越南的员工打开货柜检查时,就见到了开头一片狼藉的场景。


经过当地动物保护组织的协调,浣熊被安置在西贡动植物园里。
之前浣熊已经在冰冷环境里待了太长时间,
所以一开始先把它放入四周都是冰块的空间里,1小时后才转移到温暖环境,里面有树枝、人工洞穴。


这是西贡动植物园第一次接收来自北美的浣熊。
不过园里还有另外一只从越南中部岘港而来的浣熊小伙伴,平时倒也不寂寞。


在动物园里生活一周过后,“偷渡”而来的干脆面君表示情绪稳定,每天可以吃掉大约一公斤的牛肉和鸡肉。
园方还准备了葡萄、香蕉和一些蔬菜,不过干脆面君偏爱香蕉。


因为偷吃不明不白就从美国老家来到了越南,
一路自助餐各种吃吃吃,换了个新环境还是“吃香喝辣”,
如果单从恰饭的角度来看,干脆面君这波误打误撞的操作,你看如何=。=



Ref:
https:///racoon-spends-over-30-days-in-shipping-container-from-us-to-vietnam-24911.html
https:///vietnameng/american-raccoon-lost-life-in-a-meat-container-back-to-vietnam-for-35-days-to-arrive-at-saigon-zoo-and-botanical-gardens/
https://e./news/news/raccoon-sneaks-into-vietnam-from-us-aboard-refrigerated-container-4172300.html
--------------------
pinmm: 穿着貂儿,吹着空调,吃着自助,豪华游轮游……

酸不拉几柚子皮:不挑食 抗冻 然后终身监禁 但是也算拿到了金饭碗?

小林一獭:笑死了 是什么人生赢家啊

叫我贝蒂BettyLyu:进出口行业从业人员关心的是理赔部分,这该由船公司,还是保险支付损失?
睡不醒的小橘子::FOB和CIF的物权转移都是货过船舷,不同的只是运费保险谁付。浣熊应该是集装箱上船之前就进去的,所以应该是发货方责任,要看这种情况保险给不给理赔了

陈喷喷-:我没仔细看 就想问问为啥冻不死

到明年的今天我才不会丧气满满呀:我在加拿大冬天零下三十度。院子里成群结队六七只浣熊过来翻我家垃圾桶找吃的哈哈哈哈哈

咪咕咪咕是只喵:干脆面:这是我吃过最爽最长时间的自助了!好评!

Ian想日卢走天:吃的比我好,我都不能天天吃牛肉鸡肉和水果

…………………………

事儿君有品,

专为大家准备英国的各种值得推荐的好产品~

纯结晶蜂蜜

源自上万公里外的甜蜜之选

交易担保 事儿君有品 Waitrose英国原装进口纯天然结晶蜂蜜454g 小程序

各位小伙伴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